《绍兴文理学院报》  

第01版:第01版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

全国『两会』精神等专题学习

摘要:

本报讯3月17日上午,绍兴文理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学习会,对全校学习贯彻工作作出部署。校党委书记汪俊昌主持会议,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党群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研讨。

汪俊昌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两会”精神。汪俊昌强调,今年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纵深推进“十四五”规划、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年。全校上下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落实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强党的建设、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部署中去,融入到学校改革发展事业的各项工作中来,团结奋斗,攻坚克难,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汪俊昌对全校学习贯彻工作提出四方面要求。一是进一步强化政治首位意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魂、武装头脑,进一步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行职责,切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两会”精神在学校落地见效。二是围绕铸魂育人,坚持教育理念主引领,树立科学的大学职能观,着力打造教师队伍主力军,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评价改革主抓手,构建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深刻领悟和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意蕴,主动创新求变,以稳步持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以贯彻落实核准修订的学校章程为重点,持续深化人事、后勤、资产等领域的专项改革,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彰显新形象。四是对标全年工作,对照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明确干什么和怎么干,主动作为,奋力推动“六个文理”建设大踏步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校长赵阳领学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党委副书记沈赤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委副书记张宏,副校长寿永明、柳国庆分别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作交流发言。(彭江)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校召开新学期干部大会

摘要:

本报讯开学伊始,新学期全校干部大会暨2022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述职测评会议、全校警示教育大会在风则江大讲堂报告厅召开。校党委书记汪俊昌讲话,校长赵阳作2023年工作部署,校党委副书记沈赤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张宏宣读表彰文件。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校中层领导人员、近三年退下来的校级领导、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教代会执委会成员、高级职称教师代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23年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绍兴文理学院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聚焦“六个文理”建设,以更高目标、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强特色、优治理、拓空间、促融合取得新成效,高质量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浙江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为推进绍兴高水平网络大城市的建设,加快实现“五个率先”,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贡献更多的文理担当。

汪俊昌指出,2022年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项工作部署,锚定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战略目标,深入推进队伍能力建设,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各项事业稳中有进,发展态势良好。

汪俊昌强调,2023年学校的建设依旧任重道远,我们要以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高质量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一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学校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要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思路,充分认识浙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对高校建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绍兴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对学校提出的新使命。二要聚力高校办学的职责使命,准确把握加快学校建设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要聚焦党建引领,全面汇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势能;聚力学科建设,不断夯实内涵建设发展基础;强化校地融合,积极开拓社会服务的崭新局面;坚持稳中求进,全力确保学校发展行稳致远。三要提振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全力助推学校更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领导干部要观大势增强一个“高”字;善筹谋着力一个“快”字;下苦功写好一个“实”字;严规矩强化一个“廉”字。

汪俊昌同时对学校选人用人工作做了回顾。

赵阳从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更加有力、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改革攻坚和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开放办学和服务社会成效不断彰显等五个方面对2022年和寒假主要工作进行了回顾,向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赵阳围绕纵深推进“六个文理”对2023年学校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一是聚焦“三个高地”,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实力。要聚焦重点,建设“学科高地”;聚引并举,打造“人才高地”;聚力培育,共建“创新高地”。二是围绕铸魂育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着力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着力提升本专科教学质量,加强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三是主动创新求变,着力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要协同推动综合评价改革,持续优化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系统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改革。四是坚持“四个面向”,全方位提升社会服务成效。要优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全面推动地方服务提质扩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领域。五是突出数字赋能,系统提升校园管理服务保障能力。要持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推进校园改扩建工程,全力提升全域化综合保障能力,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六是深化“四个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保障事业发展的作用。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履行管党治校政治责任,全面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持续深化“四个融合”,一起推进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工作。

会议表彰了2022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全校干部大会后,召开了2022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述职测评会议、全校警示教育大会,开展了2022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述职评议,全体与会人员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镜鉴》。(严许媖)

一句话新闻

摘要:

★近日,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浙江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2022-2026年)》,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土木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为拟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

图片新闻

摘要:


3 月 22 日,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周三就业集市”开市仪式在南山校区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汪俊昌和绍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荣社共同为大学生就业集市揭牌。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抢抓春招关键期,全力攻坚促就业。将在每周三下午举办一场“小而精、专而优”的主题招聘会、宣讲会,开展“简历门诊”“政策解读”“权益保障”等咨询服务,通过“1+1+N”特色组织形式,建设一批专用场地,协同举办专场招聘会;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建立常规化的交流机制,共同研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一种工作模式,打造全市高校就业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实现全市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求职-招聘”双方需求精准对接。   (周晶/摄严许媖/文)

这样的思政课,听得有“知”有“味”!

摘要:

新学期伊始,学校精心组织以“开学第一课”为重点的系列教育引导活动,书记校长带头,深入学生一线,与全校育人力量一起为学生讲授“开学思政第一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同学们齐称正能量满满。书记校长带头讲“开学第一课”2月22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汪俊昌走进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以《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做新时代的卓越青年》为题为学生上“开学第一课”,带领青年学子共同回顾一起走过的三年抗疫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转变,深刻感悟“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勉励学生心中有梦、肩上有责、脚下有路、眼里有光,争做理想信念的坚定者、民族精神的传承者、知行合一的实干者和学习生活的热爱者。他寄语同学们在新的学期,坚定信心、踔厉奋发,以全新的面貌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新的挑战,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展现全新的自我。

“同学们的如约返校,让寂静冷清的校园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有你们真好”,校长赵阳深情饱满的讲授“开学第一课”。他回顾了三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包括我校师生在内的中华儿女抗击疫情、战胜疫情的伟大实践和成就,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大势,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叮嘱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胸怀山河、挺膺担当,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爱校情怀”“勇毅笃行,惟实创变”“眼里有光芒,心中有诗意”,不断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以奋斗之姿展现别样青春。全体师生同上“开学思政第一课”为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学校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问题为导向,确定开展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开学思政第一课”,并为授课教师提供统一的课程教案和PPT课件。全体思政课教师认真备课、磨课,一堂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政大课拉开帷幕。

校领导带头走进课堂、站上讲台,瞻国际形势,析国内大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开局之年第一课”和省、市当下发展与未来愿景,生动、深入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核心要义和重大意义等。“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土耳其地震、非洲新冠等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提神醒脑,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国家的强大是多么重要。作为当代中国青年,要勇敢地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应有的担当”学生胡羽澄课后说道。

“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在2023年2月13日正式发布。”裘斌教授在课堂上说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他详细介绍了绍兴市“社科赋能共同富裕”团队赴上虞岭南乡青山村践行“兴村共富”的调研成果,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田野调查,把文章写在祖国乡村大地上。

“阿瓦提县纺织产业园的建设,鲁迅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设立,阿克苏地区的柯柯牙绿化工程落地,都展示了绍兴在经济、教育和生态等方面对新疆的支援”。教师王明亮结合自己援疆支教工作的经历,以“对口支援”这一中国特色的扶贫方式生动解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

班瑞钧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发展”为主题开展了研究生《政治学》课程的教学工作。“现代化何以成为问题、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困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这种以探究式、研讨式教学方式,穿插党史、中国近代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相关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的政治发展如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筚路蓝缕、踔厉前行。(下转第2版)

我校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新晋ESI全球排名前1%

摘要:

本报讯日前,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发布最新一期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统计数据显示,我校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这标志我校又一学科领域迈入了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目前我校已有工程学、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3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ESI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公认的评价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ESI排名前1%的学科一般被视为国际高水平学科,进入ESI前1%的行列,侧面体现了一个科研机构(大学、科研院所)的学术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将人才引进与学科团队建设紧密结合,推进高水平学科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围绕如何提高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学校相继出台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政策文件,鼓励学院、学科和教师紧盯学科学术研究热点和前沿,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激励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不断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科技处)

第02版:第02版

我校胡保卫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摘要:

本报讯日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us-sianAcademyofNaturalSciences,RAEN)代理院长丽达.乌.伊万尼茨卡娅、名誉副院长维克多.让.阿伦斯向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胡保卫教授发来贺信,祝贺他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并肯定了胡保卫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做出的成绩。此次评选经院士推荐、形式审查、材料审核、学部选举、主席团审议等流程,经过三轮严格的学术评审和遴选程序最终确定。

胡保卫教授现为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环境工程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和水体的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等关键技术和环境修复新材料”和“农业生物质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牵头研发的《基于高温热解技术的年产3万吨生物炭绿色植物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在绍兴落户,用地46亩、投资3亿人民币,形成年产3万吨生物质炭、2.5万吨高效炭基肥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国家环保部重点督办项目《浙江省绍兴市贺家池环境损害污染修复工程综合示范项目》等大型生态修复项目技术负责人;“基于纳米复合材料提升绍兴黄酒水质的技术与应用研究”获2020中国酒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在SCI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多篇,入选ESI高被引用论文15篇,热点8篇,封面文章3篇;担任国际学术期刊《BIOCHAR》(中科院1区)、《CARBONRESEARCH》编委;2020年以来先后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出版著作6部,专著《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获第30届浙江省树人出版奖,编著《生态文明知识读本》入选第一批全国环境保护优秀培训教材。担任浙江省之江科技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环境影响评价评审专家、浙江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专家、绍兴市第四和五批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绍兴市重点实验室(绍兴市平原河网地区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绍兴市重点学科“环境科学”负责人、绍兴市五水共治专家团副团长,为首批绍兴市、浙江省博士创新站负责人。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ussianAcade-myofNaturalSciences,RAEN)是联合国认可的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社会性科学院,成立于1990年8月,1991年4月由俄罗斯联邦司法部注册,是俄罗斯三大跨行业科学机构之一(其他为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于1995年1月获得联合国正式认可,2002年7月被授予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的经济与社会特别咨商地位。(张颖)

第二期“卓越志愿者”训练营开营仪式暨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启动

摘要:

本 报 讯

3 月 19 日 , 我 校 举 行 第 二 期“卓越志愿者”训练营暨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 者开 营仪式 。校党委副书 记张 宏,绍 兴奥 体中 心场馆 主任尹铁雄, 学工 部、研 工部 、校 团委等 相关部门负责 人出 席,亚 运会 赛会 志愿者 培训师和新招 募预 录用志 愿者参加本次开营仪式。

校 党 委 副 书 记 张 宏 围 绕 想 不 想 成 为“ 卓 越 志 愿 者 ”、 能 不 能 成 为 “ 卓 越 志 愿者”、是不是“卓越志愿者”三个方面,对全体志愿者 提出了 要求 。张宏 强调, 志愿者要增强服 务亚运 的荣 誉感和 使命感 ,满怀感恩之心、胸怀“国之大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 亚运 工作的 重要指 示批示精神,以 更高站 位、 更优标 准、更 实作风、更严纪 律全力 以赴 完成各 项赛会 志愿培训和服务任务。

现 场 , 举 行 了 第 二 期 “ 卓 越 志 愿 者 ”授旗、亚运 会培训 师聘 任仪式 。化学 化工学院韩超峰 老师, 马克 思主义 学院冯 萃萃同 学分 别作为 亚运会 志愿者 培训 师和学 生代 表发言。

志愿服务是学校育人的一大特色和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历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卓越志愿者”第二期训练营将通过课 程培 训、配 岗排班 、实地 演练 等训练 内容,致力打造具有文理辨识度,有大局观、大担当、大胸怀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为亚运会等各类大型赛会成功举办和学校发展贡献蓬勃的青春力量。(裘锦儿)

图片新闻

摘要:

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加入浙江省社会治理研究智库联盟

摘要:

本报讯近日,经校人文社科处推荐,浙江省社会治理研究智库联盟牵头单位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审核,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同意我校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正式加入浙江省社会治理研究智库联盟。

我校“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要依托单位,整合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力量,从“协商民主基础理论研究”“基层协商模式及适用性研究”“浙江基层治理经验研究”等三个方向开展研究。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人员均拥有博硕学位,聘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担任兼职研究员。中心研究人员专业分布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法学等多个一级学科,获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立项多项,多项决策报告获省、市委领导批示。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科学研究为支撑,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2018年3月,聘请我校杰出校友原民革中央宣传部长吴先宁先生为鉴湖学者讲座教授;4月成立校级研究机构——“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吴先宁教授担任研究中心主任,校党委书记汪俊昌教授担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18年12月,中心被列为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2020年12月,中心被确定为绍兴市示范社科研究基地;2022年9月,中心入选绍兴市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3年1月,中心被命名为2022年度示范社科研究基地。

据悉,浙江省社会治理研究智库联盟成立于2021年9月,由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牵头,来自浙江省内共11家研究机构成为浙江省社会治理研究智库联盟首批成员单位。该联盟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人才和智力优势,推进资源共享,开展政策研究、咨询论证,加强学术交流,共同推动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研究。随着我校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的加入,该联盟目前成员单位已达18家。(潘晓瑜)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

全国『两会』精神等专题学习

摘要:

-----------------转版-----------------

(上接第1版)在俞婉君教授《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2》课堂上,两名大学四年级的思政专业学生,带着教育实习及竞赛的经验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示范课。王子莹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体会:“以《青春的情绪》这一课为例,我们应致力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并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情绪推动具体实践,在未来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不少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开学第一课”有高度、有温度,饱含深情、发人深省,让新学期的课堂里飘出了浓浓的思政味,听得很“过瘾”。

据悉,学校高度重视以“开学第一课”为重点的2023年春季学期系列教育引导活动,并已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下一步,校院领导、思政教师、“三全育人”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政工作队伍将继续深入学生班级、党支部、团支部、社团等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课、系列宣讲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诉求、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开展思想引导和帮扶关注,切实打造后疫情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良生态,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地落实。

(彭江肖海岳)

绍兴市大中小学协同教研“‘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


日前,绍兴市大中小学百余名师生以“‘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开展协同教研活动,全力构建大思政一体化格局。

融合“大师资”,校地同心守护育人主阵地。“我们创新和运用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制度,交出了‘零上访’‘零刑事案件’的乡村治理答卷……”枫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骆根土向大学生讲解治村密码。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由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依托绍兴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名师工作室联盟,合力用好“大师资”,同心汇聚社会育人能量。

用好“活教材”,以现场式教学激活“大课堂”。在活动现场,诸暨市西湖小学教师杨旦霞以“有事好商量”为题精心设计感知教育环节,从班级管理的片段教学入手,启蒙基层治理的基本理念。

枫桥镇中学生在上虞春晖外国语学校教师陈昊的带领下,探寻“枫桥经验”的“秘密”所在,为法治精神、公共参与素养、政治认同打下思想基础。

诸暨市牌头中学教师楼雁带领学勉中学学生,以“枫桥经验”的传承和发展为议题,从学理化角度深刻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灵魂在于以人民为中心。

绍兴文理学院的学生们则在教授裘斌的引荐下,聆听诸暨市枫桥镇“老杨调节中心”主任杨光照的故事。杨光照用38年警务工作和志愿调解服务所凝练成的“人民调解”七法与技巧,以点带面,发挥“田野思政”学以致用、铸魂育人的教学功能。

利用枫桥经验陈列馆、枫桥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枫桥经验发源地枫源村等“活教材”,绍兴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名师工作室联盟分定教学目标,以现场沉浸式教学激活社会“大课堂”。

擦亮金名片,党团队联手共奏红“枫”和音。此次红色研学活动也是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的有效实践,以党建带团建、队建,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我们00后青年宣讲员有义务让更多人了解‘枫桥经验’,用真实动人的奋斗历程、可触可感的现实图景讲出枫桥味、青春味、思政味!”绍兴文理学院“越讲越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团长王玉瑶说。

“本次枫桥之旅我收获颇多,作为新时代的藏族青年、一名准思政课教师,我一定会把‘枫桥经验’带到雪域高原。”绍兴文理学院藏族团员布姆琼瓦说。

(肖海岳盛金锦张颖)

文理 视 窗

摘要:

陈燮君教授做客风则江大讲堂3月20日晚,“风则江大讲堂”335讲专题讲座在铁城科教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上海市新学科学会会长、二级教授、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燮君应邀作报告“智慧大运河与文化创新”。(张冉)我校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果丰硕近日,省民宗委组织民族宗教工作专家对2022年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果进行评审。我校李子华教授调研成果获一等奖,陈蘅瑾教授和葛天博副教授的调研成果获三等奖。(苗欣)我校新增3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近日,浙江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公布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浙教办函〔2023〕41号),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纺织服装实验教学中心获得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绍兴文理学院——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全科医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轻纺城跨境电商产业园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绍兴文理学院——长电绍兴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绍兴文理学院——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医药化工实践教育基地获得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立项。截至目前,我校共有6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务处)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团队成果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日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线上发布《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公布了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团队1篇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Re-centadvancesonpreparationandenvironmentalapplicationsofMOF-derivedcarbonsincataly-sis》(作者:Hao,Mengjie;Qiu,Muqing;Yang,Hui;Hu,Baowei;Wang,Xiangxue。来源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21,760(4):143333+。被引次数:172)入选。(科技处)我校2个智库成为绍兴市新型智库联盟专业委员会牵头智库近日,我市成立“城市发展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社会治理研究”“新时代文化绍兴研究”四个智库联盟专业委员会,其中城市发展研究专委会和新时代文化绍兴研究专委会分别依托我校的绍兴市兰亭智库中心和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中心作为牵头单位。(叶芳芳)我校教师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表彰2022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决定》,表彰对我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沈润溥教授被授予“2022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人才办)我校教师获“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近日,民革中央决定,对五年来在参政议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我校民革支部屠世超老师获“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苗欣)

第03版:第03版

关于毛泽民牌头之行的一些考证

摘要:

漫漫的时间长河,总要湮没、沉积一些峥嵘的历史篇章和慷慨的英雄豪杰,这些残编落简能否重现人世,以使大家能瞻仰当年的跌宕、丰采,不仅是他们自身的机缘,亦是文史爱好者的使命。

毛泽民先生来过诸暨牌头的详细信息,最先见于张韶九先生儿子张慈挺老师的《诸暨谱牒文化·毛泽民来水霞张》的回忆录(2013年第6期),该稿也曾投过市新四军研究会的《浣江大地》,当时主编杨成刚老师仔细分析时间点和文中涉及的当事人,认为谬误颇多,故没有录用。此前我市文史专家杨士安先生在2005年10月,也询问过来市图书馆访问的周幼勤女士(钱希均养女),问毛泽民有没有来过诸暨?周幼勤回答也是否定的。

2020年10月,社科之家举办周浙平的口述史讲座,结束时我与周幼勤女士作过交流,我将自己的旧文《名重允都话张洲》(张洲是张韶九父亲)一文与她探讨,她指出文中这段是错的:“1929年10月,毛泽民偕夫人钱希均来诸暨指导工作,在他们家住了近一个月,张韶久不仅参与全部活动,还护送毛泽民夫妇安全出境……”这部分我是节录张慈挺老师文章的。她表示,毛泽民、钱希均夫妇来诸暨是1931年4月,那时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毛泽民夫妇经香港赴江西革命根据地,特地来老家辞行、祭祖的。2005年至2020年相距十五年,周幼勤二次就毛泽民夫妇来诸暨回复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周女士在整理母亲史料过程中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我受市史志研究办、牌头镇志办同志委托,对毛泽民夫妇来诸暨一事作全面调查。先去牌头水霞张,张秋人烈士兄弟后人张伟良、张建初都肯定地回复来过水霞张的,张伟良先生是续修2011年《暨阳芝泉水霞张氏宗谱》理事会会长,他出示了张韶九的文传,里面介绍:“1931年毛泽民、钱希均夫妇来诸,他冒着风险,精心照顾,并亲自护送一程,使他们顺利到达苏区瑞金。”张秋人另一个侄子张仁良先生说:“毛泽民、钱希均来水霞张那年(1931)他刚出生,母亲抱给钱希均去看(钱按张家辈份称姑姑的),当时她给我一块白洋做见面钱,这事是母亲生前讲的。”现在牌头镇志办工作的张学翔老师也讲述他祖母生前多次说过这件事。我又去采访了张建根老师,他思路清晰,说:“1976年绍兴师范陈祖楠先生曾带几个学生,来采访张秋人烈士的革命生涯,时任牌头公社教育干部的张建根老师陪他们去张韶九家(那时还健在),张韶九先生详细介绍了张秋人一生,同时也介绍张秋人与钱希均关系缘由,同时还谈及毛泽民以丝商身份来水霞张活动的经过。”也有人反映毛泽民那年还去过原属新民的上下岭脚、椒山坞村。牌头镇志几个编委一起去过上下岭脚调查,受访者大都语焉不详,只是听说而已,无法确切的提供时间及当事人。

2022年11月,我和友人去椒山坞村了解(现称新五村),先至村委办公室查阅了档案,文书档案资料不全。之后我们又拜访钱光英老人,他曾主修过《斗岩钱氏宗谱》,因筹建王家宅的红色纪念馆与周浙平、周幼勤有过接触。周浙平应该叫钱浙平,是王家宅钱氏子孙,父亲原名钱理清,参加革命时化名周沛然。钱老从卧室里拿出一本家族史《风雨跋涉九十载》,该书作者是钱克明,生于1929年,曾就读华东军政大学,后又推荐到中央军事学院学习,参加过抗美援朝,是解放前牌头“永丰饭店”老板钱竟成的儿子。书中写道:“1931年初,毛泽民和希均嬢嬢回牌头镇,父亲为了保证毛泽民的安全积极提供掩护条件,一再转移住处,并且安排和地下党同志见面谈话,以鼓励斗志……”

毛泽民来牌头一事,我也咨询俞广平老师,他提供了钱希均年谱的相关资料,同时发来2021年4月21日刊登在诸暨日报《诸暨档案馆珍藏一条毛主席赠送的毛毯》的电子文稿,里面都谈到“1931年6月21日,与毛泽民一起离开上海,乘船经厦门、汕头抵香港。此次两人路经回诸暨王家宅,得到钱竟成(永丰饭店老板)掩护帮助,宿永丰饭店二日。”

综合上述走访和文字资料,1931年毛泽民、钱希均来过牌头是有依据的。至于张慈挺老师《毛泽民来水霞张》一文,主要事件是真实的,但也有臆想成分。由于时间跨度过长,当事人或能见证的人都已全部离世,此行本是钱希均夫妇因白色恐怖匆匆来诸暨辞行的,当时环境险恶,没有留下照片和文字记录,要想完整恢复当年的始末也根本不可能了,只有将一些残存的记忆碎片,拼凑一个大致轮廓,和文史诸君作个探讨。

《陶庵梦忆》中的酒香

摘要:

从明代开始,绍兴酒因其优异的品质而香飘万里,绍兴酒盛行天下,深深地融入到了社会活动、文化休闲和节日民俗中。明人笔记《西斋偶得》记载,明之中叶,绍兴酒、昆腔曲、马吊戏,为天下盛行三事。

《陶庵梦忆》是晚明小品文的杰出代表,为张岱所著。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直居住和生活在江浙地区。《陶庵梦忆》一书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江浙生活,不仅对江浙的湖山园林、士绅清娱描绘细致,也对市井的节日民俗、里巷游乐等民间文化刻画深入,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那时酒风、酒俗、酒业的视野,从字里行间透出了浓浓的酒香和酒韵。

在明代,酒是一种寻常饮品,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达官贵族甚至普通百姓,饮酒成为一种风尚,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席,相见时、告别时、看戏唱曲时、赏月观灯时、看雪独处时……都有酒的存在,酒渗透在社会各阶层的角角落落。我们先从张岱说起,虽然因为基因,张岱喝酒容易脸红,但设酒宴、赴酒局仍不亦乐乎。在《鲁王宴》一文中,张岱迎接从山东来的鲁王,先献茶,再敬酒,“趋待坐,书堂官(宦官)三人,执银壶二,一斟酒,一折酒,一举杯,跪进。”到越地的鲁王喝的应该是绍兴酒,几杯下肚,直喝得脸色发红,当车辇来时,他已经走不了路,需要两个太监扶着才能上车。鲁王还特意让太监传旨说,“爷今日大喜,爷今日喜极!”《湖心亭看雪》中“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张岱遇到了同道中人,也“强饮三大白(杯)而别”。文化人相遇更是坐而欢饮。陈章侯是诸暨枫桥人,大画家,在《陶庵梦忆》中都是以畅饮者的面目出现,在《陈章侯》《鲁王宴》和《不系园》中,陈章侯都在喝酒,后两篇甚至都至酒醉。

文人雅士、达官贵族交往、交流以酒为媒介,酒是情感交流、催发灵感和创作的催化剂。酒对平民百姓来说也是一种寻常物品,并深入到民俗民风中。张岱给我们奉献了一位好酒之徒“张东谷”人物形象,他贫无立锥之地,却好酒而生性滑稽。与此同时,酒俗众多,如每年的正月初一,要喝屠苏酒。清明扫墓及庙会供品要有酒或酒浸食品,酒也成为聘礼中必不可少的礼品。《越俗扫墓》中,老百姓扫完墓后回程过程中就听曲喝酒,有的喝多了还酒后发疯,与同伴嬉闹。这种情况从二月初一到夏至这段时间里,绍兴城基本上天天都是这种景象。

《陶庵梦忆》告诉我们明时酒不只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们也会喝酒,也善喝酒,这真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在《陈章侯》篇中,陈章侯在西湖的画舫上与陌生女子深夜痛饮,将一坛酒喝个精光。张岱在龙山(府山)举办灯会时,“相传十五夜,灯残人静,当垆者正收盘核,有美妇六七人买酒,酒尽,有未开瓮者。买大罍一,可四斗许,出袖中蓏果,顷刻馨罍而去。”皆巾帼不让须眉。

从此书中,我们很容易得出明朝时酒在江浙大受欢迎的现实,同时也折射出酒业的繁盛。首先是黄酒酿造技术的成熟,家家户户可以自酿家酒,用糯米、用高粱,有的还配以相关水果,生产出果酒。绍兴樊江的陈氏,用高粱酿酒,酿出的酒十分香洌,色泽金黄,如同琥珀,被好酒人称道。像张岱家族豪门大户更是如此,应该质量更为上乘。张岱请陈章侯喝酒不少就是自己的上好家酿,嗜酒的陈章侯喝着喝着就高了。《禊泉》一文更是透露了酿酒当时普及和兴盛的细节。好水才能出好酒,当张岱发现绍兴城的契泉“清洌爽口”后,就被人用来汲取酿酒之用,最后竟惹得到绍兴上任的董太守封锁了禊泉。

与家酿并行的,一些上规模的酒作坊盛行,并且形成了品牌。正如在《蟹会》中提到的,吃蟹必须要配上“冰玉壶”的美酒。六月酷暑时分,张岱在卧龙山下乘凉,饮的是“香雪酒”。

不难想象,明代茶馆酒肆林立,服务业兴盛。爱酒如命的徐渭曾不无感慨地说“春来无处不酒家”。《二十四桥风月》中也可以窥见这个酒楼业的发达,五六百名“歪妓”汇集在茶馆酒肆边,有纱灯上百盏,可以“一白遮百丑”。

《陶庵梦忆》是张岱“国破家亡、无所归止”之时,“遥思往事,忆即书之”的忏悔之作,却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小品百科全书,成为我们了解明时酒风的珍贵文献。

月光下

摘要:

晚饭后下楼散步,在小区外遇到一个约摸刚过周岁的萌萌哒小女孩,在人行道上“咯咯”笑着欢快小跑。她那不过50岁上下的奶奶紧跟其后,迈着小碎步亦步亦趋,小女孩不时回头看看她奶奶有没有跟上,猛地立住,抬头举着胳膊,指着天上的月亮奶声奶气直嚷:“球球!球球!!”“月亮!月亮!!”奶奶忙不迭地纠正着,仰着头的小女孩睁大眼睛满脸好奇,看着“球球”大惑不解,“球球”怎么突然挂到了天上……好在前面不远处就是乐惠购超市,小女孩“嗨”一声抬腿用力登上超市台阶,三步变作两步溜了进去。

我倒为那奶奶庆幸,孙女没有纠缠不休非要“球球”,否则今晚那个奶奶头就不是一般大了,宝贝孙女哭闹非要奶奶将天上挂着的“球球”摘下来怎么办?看来人类幼兽天生都是诗人,萌派小诗人姜二嫚7岁时写的《月亮》:为了跳到天上--月亮先爬到---树上。惊叹于她小小人儿的超凡想象力。

想起某电影里的情节,男人对依偎在怀中的女人说,我要摘下月亮送给你,女人满脸的陶醉幸福样,我心中暗笑,男人只是不想让女人知道,他有许多星星,一颗,二颗……亮晶晶罢了。男人说你是他的月亮,女人沉醉在爱情之中。旁白:白月光呀!你若不在,便是晴天。哈哈!赶紧刹住。切换成满脑子的“诗词大会”,李白的“欲上青天揽明月”,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伤感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而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传唱不衰的千古佳句。

月亮对我而言又是什么呢。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平常时日,都是借着月光,摸索着回家。在月夜里,心是整个沉淀的,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人类之命运

——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性”研究》

摘要:


在人类历史的关键十字路口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历史车轮驶入21世纪,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利益深刻变动、国际格局重新洗牌、国际关系深度重塑的大背景下,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都无法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人类历史的关键十字路口,只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才能推动大变局朝着造福世界人民的正确方向前进。绍兴文理学院洪波教授撰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性”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别出心裁地拓展出一条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术路径,其研究旨趣正如书中所言:“面对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我们应当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框架下,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时代变化,深刻把握实然与应然、继承与发展、一元与多元之间的碰撞,通过变革和机制选择寻求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只有从人的类主体出发,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架构中才能够有效促进人类在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道义下实现马克思所冀望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在世界历史维度中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全球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与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不断放大与提升,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历史中已经成为一种经验事实。各国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研究》一书围绕如何以“世界历史性”作为新全球化时代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作者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历史发展和共同体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共同体样态,其实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逻辑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变革发展的必然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对一个静止状态的全球格局思考,而是指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可能路径;不是自由王国和理想社会的实现,而是必然王国和现实世界的需要。面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迈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共同体,它为理想共同体的实现提供基础和创造条件,推动着世界历史持续积极的发展。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化进程正遭遇“逆风”和“回头浪”,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正全面加剧并呈现出新的态势,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结构性调整和转换。在这关键的历史拐点,尤其需要以一种宏阔的视野审视时代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正是对世界历史发展新阶段人类现实境遇的中国回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一书从“世界历史性”的“秩序”“主体”“议题”“时空”和“愿景”五个维度,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建构,很好地应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的不断开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作用,愈发成为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意味着对其进行“鲜活”的思想阐释而非空洞的解读,在思想中把握的时代,进而引领时代世界历史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我们要深刻认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旗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开创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文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作为一种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积极扬弃,它强调文明交流互鉴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要性,倡导多元文明的差异性共存。《研究》一书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依据世界历史新阶段各国相互依存、不断融合的整体性发展态势,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指明了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了对西方话语和狭隘的民族国家视域的超越,开启了一种新型的文明方式,并以此纠正西方的‘普世文明论’对人类文明的权杖及其发展向度的误认。”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推动人类求同存异、互学互鉴,促进人类新文明和世界新秩序的生成,彰显了新世纪“文明自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勾勒出文明发展的全新图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终将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机活力,推动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形成。

第04版:第04版

在文理遇见『

摘要:


冬去春来,风则江畔柳枝摇曳,暗香浮动,初露花蕊,岸边烟雨,一壶春绿,无不散发着春的气息。   春天的校园,是处处花开的欢喜,是绿上枝头,微风与叶共舞,是阳光和煦,绿荫场上的飞奔,在“寻春”的镜头里,一幅幅春意昂然的景象。文理师生用镜头捕捉着校园的每一处美景。

第05版:第05版

论鲁迅的一位学生——冯克书

摘要:


1919 年 5 月 7 日,北京高师师生欢迎被拘学生回校的热烈场面。站在高处的即为获释的爱国学生。

遐山哥英鉴:

久疏问候,抱愧良深!顷接华函,不胜感激。近日京中之事,弟之所以迟迟未报者,恐吾哥悬念耳。近来事已可告一段落,而吾哥由报中已知之,则弟当详细情形据实报告,如家姐未知详情,可勿叙述,以免悬念;而已知者祈详细一说,庶可稍安耳。

民国四年五月七日,日本无理要求二十一条款,俱与中国存亡有关系。政府畏其强硬,不得已承认之。故五月七日为中华民国国耻纪念于今四年矣。今者,欧战告终,已开和平会议。吾国被德国前所夺去之青岛当然归还中国,而日本欲继承德国之后。夫青岛为山东咽喉,山东又为南北之要道,倘一旦青岛入于日本之手,则南北隔绝,中国必亡。

青岛存亡,即中国存亡之问题也。欧洲和会既开,吾国专使力争青岛归还中国,不准为日人所夺,而日人以借口密约,必欲得青岛而后已。考密约原因,由交通总长曹汝霖、驻日公使章宗祥、银行总裁陆宗舆等朋比为奸,借日款饱私囊,身居显威,置国家于不顾,此等所谓卖国贼,人人得而诛之。但彼等势力比大总统大,故虽有爱国之士,俱敢怒而不敢言。弟到京之后于今两载,心中愤怒不可言状。盖国之不存,家亦不保,国家俱亡,身也焉附。况今之亡国,与古不同。古者一代兴一代灭,所谓楚得楚失,同是一家人。今者国家若亡,非灭种不止。至于做奴隶牛马尚小事耳。彼卖国贼弱国丧权,只图一己之利,同学等每怀思及靡不痛心疾首者也。

至今年五月,欧洲和会将签押,将青岛为日本所有。加以国耻纪念日(五月七日)亦至于是。同学心中之火,一发而不可遏,遂于五月三日与各校联络,谓现在救国非学生不行。夫学生本无势力,但合群为之,所谓群策群力,虽不成,亦听天命可也。与其为亡国之奴,不若为民国之鬼。首先提议先将交通总长、驻日公使等卖国贼打死,然后再作外交后援。议决后,即于下午一句钟会集各校学生(共三千余人)于天安门(都门)往交通总长家。而曹贼知势不好,即逃。惟章宗祥(驻日公使)尚在,遂大肆殴打,本欲将他打死,后因不能认明此贼是否章宗祥,故留他一线生命。方群打章宗祥时,忽然屋中火起,少息,而步兵、马队、警察、消防队星罗齐集,学生遂各散去,时被捕者共三十二人。弟见机而作,尚未被捕,而幸免者,甚险。自后各校遂组织学生联合会面将三十二人要求释放,一面讨论进行事宜。被捕同学三十二人,吾校之被捕者八人。各校长、教员均与学生联合一气,共同进行,遂上书总统。第一,不准签字(青岛);第二,将交通总长等卖国贼惩办。一方面自己发布传单、印刷物等;一方面四出讲演。

后京中下令戒严,不准学生讲演、发布传单,而学生不理,仍旧继续进行。第一日被警察捕去者十余人,学生始终不怯。第二日被捕者数百人,第三日数千人。警察所、拘留所最多不过容积(纳?)数十人,彼等遂异想天开,将大学讲堂为牢狱,然学生终于不怕。第四日,全北京各校学生四出讲演,警厅没有法子,拘也不能拘了,即拘去之人,吃饭须警所出钱,而饭钱每人每日只【至】少二角,故警厅所经费吃也吃穷了。警察总监遂见大总统,要求办法。大总统亦无法,遂与教育部商量,并借经费与学生之被捕者吃饭。教育部说,学生再高尚可贵,谁叫你拿人?警察厅没法,遂请被捕学生回校,而被捕学生云,你前既捕,后无故放我们,视学生如儿戏?不肯回校。日后警察所再三哀求,遂议决须有三事办到后,始肯回校。第一,须政府向学生谢罪;第二,将卖国贼罢免;第三,青岛不签字。当是时也,各省罢市、罢工、罢课者络绎不绝,电报之来呈校表示赞成取一致行动者,不可数计。

政府不得已,始肯应允,学生等遂欣然回校。日下,事虽告一段落,而后患正未已也。弟今年决不回南,暑假期内住在学生团办公处,通信仍高师可也。弟在京一切均自知谨慎小心,请勿锦注。惟今年预算所用经费比去年较多耳。暑假期内讲演团仍继续进行,校中自五月四日以后罢课至今。现校中已放暑假矣。余言后述,不一。

特此草草,即复此请台安并祝阖第均吉!

弟克书鞠躬信到日祈赐回信,以免悬念。盖恐此信落于贼人之手也。

又及:仁山哥,现在何处?致意。便时,代为道侯。

六月二十一日这是一位绍兴籍赤子的家书,绽放“五四”之光。这位赤子当时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名叫冯克书,曾经是鲁迅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时的学生。迄今为止,笔者仅看到过闻一多的“五四家书”,关于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情况,几乎都是见诸报纸的大量报道、评论。冯克书作为一位爱国青年,亲自经历这场伟大运动,这一五四家书通篇是为祖国、为人民一往无前的豪情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流露出最真挚的感情,体现了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冯克书辈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对投身运动的热忱,对家人亲友的眷念,种种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民族大义,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吟读这封“五四家书”,那场激动人心的历史大事件便浮现在我们面前,仿佛听到了热血青年们的呼号、呐喊,看到他们英勇的抗争。

古人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冯克书的“五四家书”颇有独特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和其他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冯克书(1896-1948),字德峻,号继香,浙江绍兴人。他在绍兴县立师范学校(前身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1912年民国肇建后易名)毕业后,于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不忘恩师,曾于1918年7月14日晚上看望过鲁迅,是日《鲁迅日记》亦记载:“晚冯克书来,字德峻,旧越师范生,今在高师。”据分析,在北京的绍兴同乡常有聚会和其他社交活动,除此以外,冯克书与鲁迅会面的可能性极大,但被鲁迅漏记的可能性也不小。在校期间,冯克书也编辑过北京高师的《平民教育》。1921年毕业后,冯克书先后担任广西、浙江和四川等省教育厅科长或督学之类职务,以及四川十六专区教育视察员、四川省立威州乡村师范学校校长、广西师专行为心理学教授等职。他一生忠诚教育事业,力所能及地做了许多值得称道的实事。1930年,冯克书以省教育厅督学身份到浙江平阳视察,看到当地乡贤黄溯初出巨资在万全郑楼建起蚕桑学校,其环境优美,校舍宽敞。黄溯初鉴于浙南民众文化水准不高,已有改办中等学校的想法。对此,冯克书发表意见,说:浙南师资缺乏,教育滞后,亟须发展师范教育,黄溯初辈听了认为言之有理。冯返杭后正式向浙江省教育厅提出建议,并很快获准,这样,一所温州师范学校顺利地创办起来,后来发展为温州师范学院,最终形成了温州大学。

冯克书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忠诚践行者,这突出表现在他任四川十六专区教育视察员和威州乡村师范学校校长期间。十六专区和威州当年说来是藏羌民族边远地区,但他能深入穷乡僻壤,克服物质短缺、语言障碍等艰难险阻,与藏民、羌民交朋友,很快写出了《理番考察述要》《松潘考察述要》等有份量的材料,更把陶行知的“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理念贯彻到对学生的日常培养之中。“作为一名师范生,应该明白怎样才能做到‘教学做合一’?”这是他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为了让学生知道稼穑来之不易,他在学生用餐的地方亲书“思来处”三字,意在教育学生父辈种植庄稼很辛苦,我们应该珍惜粮食,珍重父辈的劳动。平时,他组织学生参加拉煤、挑货物等体力劳动,拉近他们与父辈劳动人民的距离,同时促使学生更能了解社会,体察民情。作为一位正直、爱国的教育工作者,他在四川大后方,还经常开展抗日救亡教育,曾在学生寝室门楣上方亲书“卧薪尝胆”等激励学生。一位高姓教员被理番县国民党抓捕,他挺身而出,高声抗议道:“高老师是我聘来的,我负责任,你们不能把他带走!”后来,冯克书多次前往狱中探望,并想方设法营救他。

1948年,冯克书因患癌症不幸病逝,留下遗著《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第一部分革命以后之概况》《教育儿童》《儿童天禀的差异》《儿童的本能与教育》和前面已提及的《理番考察述要》《松潘考察述要》等。如《理番考察述要》长达一万两千余字,详细地叙述了理番的历史沿革、自然资源、经济文化、习俗民情等,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理番人口,汉民约5%,故一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均应着眼于夷民。理番县土地(面积)之大,荒山之多,非内地各县所可论比;森林之盛,实为天府之处女地。唯以交通不便,货弃于地;文化低落,开发无由;教育不继,政令难于推动。经济艰窘,事业不能发展。”最后,围绕发展交通,启迪民智(提高民众文化水平),培养基干(基层公务员),教育设科办理(政府下设专门机构,专人主抓)和发展生产与保护森林(鉴于乱砍滥伐严重)等方面,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此件虽是向四川省政府及其教育厅提出的书面报告,地方当局却束之高阁,无动于衷,但它涌动着冯克书的一腔热血和对藏羌边缘地区兄弟民族的深情关爱。冯克书的这些建议,即使在今天,对于我们支援少数民族和边远落后地区,还是有启迪和借鉴的地方。

唐人龟山歌吟

摘要:

中唐时期,会稽郡名士咸集,李绅(772年-846年)、元稹(779年-831年)、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和方干(836年-888年)等都曾在此为官或交游。其中元稹和李绅留下了一组有关“龟山鱼池”的组诗,赵嘏和方干亦有诗作歌咏龟山寺,然诗作中均未提及该寺的具体位置,史料之中也无明确记录。本文拟梳理、比对相关文献,对龟山及龟山寺的位置做一考证,并简单介绍当时文人歌吟的韵事。

绍兴有三座龟山,皆因外形似龟而得名,要确定龟山寺的位置首先必须对这三座龟山进行比较鉴别。第一座龟山位于绍兴城南,与卧龙山、蕺山鼎足而立,称为“绍兴小三山”。《嘉泰会稽志》卷九记载:“龟山在府东南二里二百七十二步……一名飞来,一名宝林,一名怪山。”可知南宋时此龟山已有三个别名;嘉庆《山阴县志》卷三载:“塔山,在卧龙山之南。下有宝林寺,上有应天塔,旧名龟山。”据以上两条史料可知,这座龟山就是今天的塔山。第二座龟山现名大和山,位于今柯桥区安昌街道北部,原名“乌风山”。嘉庆《山阴县志》卷三记载:“乌风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一名龟山,滨海……今名白洋山。”而同书卷四记载:“龟山鱼池,在县西一百步,龟山下。”两者地理位置相去甚远,龟山鱼池不可能位于此龟山。第三座龟山就是今天绍兴文理学院南山校区东侧的小山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记载:“印山,去县西南五里。地理家传为府治前印,故名。其形如龟,俗人又呼为龟山。”结合文理学院位于绍兴古城西南这一方位信息,可以判断印山即文理学院校园内的龟山。这座龟山位于古镜湖之中,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山,李绅《龟山》诗自注曰:“龟山,在镜湖中,山形如龟,山上有寺,名永安,则元相所移置者。”可作为证据,城中塔山不可能在镜湖之中。至此,可以判断龟山寺当位于今文理校园内的龟山之上,“龟山鱼池组诗”也题写于此。龟山被地理家传扬为“府治前印”,其中“印”意为印把子,这意味着龟山具一种祥瑞的寓意。文人们络绎前往龟山,又使龟山增加文学内涵,这是龟山这一方宝地的双重内涵。

元稹与李绅私交甚密,经历也颇为相似,都曾做过宰相。更巧的是,他们先后到越州担任“浙东观察使”一职,这段共同的仕途经历正是“龟山鱼池”组诗形成的契机。元稹不仅在龟山修建永安寺,还修建了龟山鱼池以警醒僧人。在《修龟山鱼池示众僧》中,他以长者的姿态劝诫僧人:

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诗歌前两句严格要求僧人首先要看护好这个鱼池,其次不允许寺中僧人及外人有任何垂钓或捕捞的行为。后两句则立足于佛教的立场,告诫僧人要耐得住性子,不要厌烦打坐念经。僧人能诚心诵经却不厌烦之时,便是他们修得正果之日。此诗流露出元稹关爱生灵的博大胸怀,同时也可见他历经官场浮沉后的释然心态。

在元稹题诗龟山寺后,僧人并未听从元稹的教诲,而是明知故犯。根据《嘉泰会稽志》记载:“未几,果有寺僧罟于池中者。故公垂因形之于诗云。”公垂是李绅的字,其《龟山寺鱼池》云:

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前两句歌颂筑造鱼池的行为,建造者不辞辛苦挖出放生池,养活了一池白莲,而白莲之下则有无数的鱼儿,一片生机盎然。后两句则与元诗相似,也是规劝僧人看好放生池,守护其中的生灵。但二者诗中的语气截然不同,元稹诗中语气似长者苦口婆心,而李绅诗中语气则如命令,有警醒之意。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的说法,李诗后两句大概是责备龟山寺中的僧人是庸俗之人,不懂得元稹的慈悲苦心,如果再犯,就让僧人自行沉于镜湖喂鱼。

此外,李绅还专门为龟山创作了一首《龟山》诗:

一峰凝黛当明镜,十仞乔松倚翠屏。秋月满时侵兔魄,素波摇处动龟形。旧深崖谷藏仙岛,新结楼台起佛扃。不学大蛟为水怪,等闲雪雨害生灵。他通过“一峰凝黛当明镜,十仞乔松倚翠屏。秋月满时侵兔魄,素波摇处动龟形”,为后人勾勒出一幅锦绣山水图。龟山被苍翠欲滴的植被包裹着,会因湖水随风摇荡而“改变”容貌,这样仙气缭绕的场景无疑使人心驰神往。

除了元稹、李绅曾与龟山结缘,赵嘏和方干也在龟山留下了一则佳话。赵嘏因陪伴好友元稹参与龟山寺的重阳节宴会,而有诗《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此诗记录了龟山宴饮的盛况,以及周围的美景。雨过天晴之后,湖光山色之中,欢会渐渐拉开帷幕,众人共同庆贺佳节的来临。此情此景,正与荆州风物相似,诗人不禁为此感慨。这首诗所描绘的龟山寺景,湖光山色皆备,恰能印证龟山寺正位于今文理校园内的龟山之上。

方干在镜湖隐居的时候也曾作诗一首,题为《题龟山穆上人院》(《玄英集》卷五):

修持白发过半百,日往月来心更坚。床上水云随坐客,林西山月伴行禅。寒蜩远韵来窗里,白鸟斜行起砌边。我爱寻师师访我,只因寻访是因缘。在经历了意外缺唇、仕途失意、社会动荡等众多磨难之后,方干选择远离世俗,回归心灵的净土。他沉浸在眼前镜湖龟山的美景中以求内心的解脱,希望这旷达幽静的环境能够使自己超脱世俗,消解心中的悲苦。

有关龟山的题咏是浙东文学史上的一段风雅往事,本文只举较为世人熟知的诗人诗作与大家共享,其中有许多细节尚待深入研究,期待各方的批评与指正。

指导老师:俞志慧(本文在写作时得到绍兴文理学院2022届毕业生金航丞学长的点拨,特此鸣谢!)

第06版:第06版

从《山阴瓜田庙记》说到簪缨世家后马周氏

摘要:

柯桥城区坂湖公园旁有瓜田庙戏台。广陵书社2011年12月出版民国《绍兴县志资料》,在第二辑第四类《建置·祠庙一览表》中,记载瓜田庙位于柯桥镇后马村,所祀之神相传为杜姓讳某,建修年月为明季万历间募款建造,潘汝炯有《山阴瓜田庙记》,载见《石舟文剩》。一寻访《山阴瓜田庙记》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二辑第十八类《文征》,收录《山阴瓜田庙记》,由繁转简,点校如下:

山阴瓜田庙记自鉴湖迤西,又东折而北汇者,为黄垞湖。双流若带,绕瓜田,有莲塘,有芦堤。其右曰驷潭,宋高宗驻跸于斯。前有山,梅子真之所游也。后有曲巷,刘后村之故宅也。而岿然峙于左者,则为瓜田村之瓜田庙。村为马氏旧里,后唐天成间,族甚繁,分处村之前后,因有前、后马之名。今之环村而家者,曰言氏、刘氏、缪氏、周氏、余氏、宋氏,凡六族。而周氏为道国苗裔,簪缨更盛,地之灵,不可谓非神之佑也。吾闻诸故老曰:神姓杜,讳某,相传世居芦社,距瓜田四里许,宋时农人也。高宗为金兵所追,其兄弟十人,以耰锄击贼被害,高宗得脱,乃敕封社神。於戏,何其壮欤!西湖岳家坟离鉴湖不远,月夜霜高,英魂往拜否?若所云马氏之定日针、金纺车,富贵瑰奇,其有无不可知;即有之,何足为瓜田重!

其事得诸故老之传闻,新旧府志、县志皆不载,或疑之。然予考大树江松杨二树渡康王事,三江闸舆皂穆龙,旧志亦皆不载,而乾隆年间所纂府志皆载之。大树事,据单国骥记;穆龙事,据顾元揆记也。单、顾皆本朝人,其所记,亦闻诸故老耳。然则故老之言,岂尽诬乎?自记。

以上从“其事得诸故老之传闻”开始,其实不是《山阴瓜田庙记》的正文,属于潘汝炯自己个人的补注说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清人别集总目》载曰: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嘉庆二十一年刻本《石舟文剩》二卷,归安人潘汝炯著。2015年5月下旬,笔者趁着赴天津出席第十三届全国读书年会,顺道去南开大学图书馆查访《石舟文剩》。是书版心宽10.8厘米,高18.7厘米,首页标有“嘉庆丙子年镌,会稽潘石舟,石舟文剩,本家藏板”字样,当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本。潘汝炯(1737-?),字石舟,又字四春,浙江会稽籍山阴人,住安昌镇西市。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历任江西临川、信丰、广昌等知县,擢广西上思州知州,未到任,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奉母归家,以诗文自娱,设帐授徒。《清人别集总目》谓潘汝炯系归安人,归安是清代浙江湖州府的附郭县,归安人当误。《山阴瓜田庙记》篇名后标注小字“庚戌”,该年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潘汝炯回到安昌后的第四年,即潘石舟五十四岁时撰写《山阴瓜田庙记》。据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4月《绍兴古戏台》一书载,绍兴县华舍瓜田庙戏台,坐落华舍镇东周村,戏台背河面庙,单檐歇山顶,石库台基,抬梁式结构,无鸡笼顶。周围空旷,加上两岸空地,每演剧在船上停观。据庙中原有匾额和当地耄耋老人供述,戏台在晚明已经存在,以后屡毁屡建,规模较大的修葺,有清乾隆、咸丰、同治和民国十三年等数次。戏台坐南朝北,台宽5.35米,进深4.85米,台板至檐口高2.6米,台基高1.2米。近几年由于村落改造,台后河浜已填为平地。戏台前檐和后场上各置有“行云流水”“六社笙歌”匾额一方。戏台前柱旧有楹联:“自西自东共乐今时钟鼓,如幻如影伊瞻古代衣冠。”戏台两侧有楹联二,其一:“数尺地五湖四海,五更天万古千秋。”其二:“太史湖畔听渔唱,瓜田旧筑起新貌。”清末民初,常有徽班来此演出。1964年谢晋导演的电影《舞台姐妹》,1980年岑范导演的电影《阿Q正传》等,都曾在此拍摄外景。绍剧《龙虎斗》《三打白骨精》也曾在此演出。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周鉁《止巢集》载,村前大太史湖,即古黄垞湖,周围可六七顷,诸村水潆洄往复分绕瓜田。《山阴瓜田庙记》载,“今之环村而家者,曰言氏、刘氏、缪氏、周氏、余氏、宋氏,凡六族”,则“六社笙歌”含义已明,即瓜田庙为后马村诸姓六族之社二瓜田庙戏台庙。2009年11月16日,绍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瓜田庙及戏台”为绍兴县文物保护点,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2010年2月28日立碑于瓜田庙侧。三簪缨世家后马周瓜田庙所在称后马村,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氏族志·后马周氏》载:周茂,号茂庵,明初人,初居小赭,后迁居后马。末有一段附记:“后马地在绍城西北三十里。谱载,宋高宗南渡时,午饷於前墟,驻驾潭侧,因名其地曰驻驷桥,曰上午。元时马姓最盛,故名后马。周氏族自明初居此,马氏衰而周氏盛,故又名东周、西周。村之西北曰吴家塘,曰蜀阜,东南曰花墟,曰吴(湖)门。众水自西北分注於村,往复潆洄,如玉重环,而南汇於两太史湖,以达於鉴湖。”

《山阴瓜田庙记》载“周氏为道国苗裔,簪缨更盛”。道国,为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故地在今河南确山县北十公里外的道城,后亡于楚国,是周天子在汉水流域所分封的十余个诸侯国之一;苗裔,后代子孙;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因以喻显贵。后马周氏,系出周敦颐,宋封汝南伯,世称濂溪先生。濂溪后裔读书仕进,科第蝉联,据绍兴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山阴后马周氏家谱》之选举表,明清时期35名举人考中进士10人,父子登科、祖孙举人、兄弟进士等科举佳话连连。(下转第7版)

明清时期后马周氏科举人物

摘要:

姓名周宗文周景会周洪训周职迁周洪谟周洪才周懋榖周礼周盛雅周镶周毓麟籍贯山阴人山阴人山阴人山阴人山阴人山阴人山阴人山阴人,寄籍大兴山阴人山阴人山阴人周长发周应宿周发周道湖周朱城周大枢周世絪周情周鉁周绍洙周理周勋周岱龄周曰炳周一林周沐润周源绪周治润周星譼,谱名灏孙周普润,后改星誉周希文周骐,原名星诏周积仁周显谟会稽籍,山阴人山阴人山阴人,寄籍钱塘会稽籍,山阴人山阴人山阴人山阴人,寄籍祥符山阴人山阴人,寄籍钱塘山阴人,寄籍钱塘山阴人,寄籍祥符山阴人山阴人,寄籍祥符宛平县人,原籍浙江山阴山阴人山阴人,寄籍祥符山阴人,寄籍祥符山阴人,寄籍祥符山阴人,寄籍祥符山阴人,寄籍祥符山阴人会稽籍,山阴人山阴人会稽人科第及仕宦明嘉靖七年戊子科举人。仙游知县。明嘉靖二十二年癸卯科顺天中式举人。萧山知县。明万历十三年乙酉科举人。推官。明万历十三年乙酉科顺天中式举人。靖江知县。明万历十九年辛卯科举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三甲第21名进士。福建延平府推官。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顺天中式举人。良乡县知县。明天启元年辛酉科举人。尝集越中名士为“旧雨堂文会”。松陵创“复社”,推举周懋榖为越中文士之冠。清顺治五年戊子科顺天中式举人。同州知州。清康熙八年己酉科举人。台州府学教授。清康熙五十年辛卯科举人。山西隰州知州。清康熙五十年辛卯科顺天中式举人。内阁中书。清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科举人。雍正二年甲辰科二甲第80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著有《赐书堂集》等。

清雍正七年己酉科举人。乾隆元年丙辰科三甲第134名进士(榜名张应宿)。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江苏句容县知县。尤精画松石。著有《葆山诗钞》。

清雍正十三年乙卯科举人。清乾隆九年甲子科举人。拣选知县。清乾隆十五年庚午科顺天中式举人。闻喜县知县。清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罢归。十七年壬申恩科顺天中式举人。嘉兴府平湖县教谕。著有《存吾春轩集》。清乾隆十八年癸酉科河南中式举人。乾隆十九年甲戌科明通榜进士。广东嘉应州知州。清乾隆二十一年顺天中式举人。直隶深泽县知县。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举人。河南郾城县知县。著有《止巢集》。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举人。会稽县教谕。《两浙輶轩续录》卷8录其诗作《题陈老莲画》。清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河南中式举人。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三甲第58名进士。吏部考功司主事,迁云南嵩明州知州,官至广东雷州府知府。著有《存斋集》。

清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科顺天中式举人。拣选知县。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河南中式举人。保定府知府。清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顺天中式举人。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二甲第16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十二年考选山东道御史,十三年充会试同考官,官至江苏常镇道、福建兴泉永兵备道。

清道光十四年甲午科举人。亚魁。大挑二等,署嘉兴府秀水县教谕。清道光十四年甲午科河南中式解元。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三甲第44名进士。十八年任江苏金坛、常熟、吴江知县,二十三年改嘉定、丰贤知县,二十七年任长洲知县,咸丰九年升江苏常州府知府,历苏州、直隶保定知府。著有《柯亭子诗集》等。

清道光十五年乙未恩科河南中式举人。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二甲第15名进士。任吏部主事,官至安徽安庆府知府。

清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河南中式举人。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三甲第53名进士。山西宁乡县知县。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河南中式举人。安徽无为州知州。著有《传忠堂学古文》。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恩科顺天中式举人。道光三十年庚戌科二甲第53名进士(榜名周誉芬)。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同治二年授江南道御史,官至广东盐运使。著有《鸥堂剩稿》。

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举人。拣选知县。清咸丰八年戊午科举人。同治七年戊辰科二甲第33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七年改山东观城县知县。清咸丰八年戊午科举人。咸安宫官学教习。清光绪二十年甲午科举人。备注子周懋榖,天启元年举人。孙周盛雅,清康熙八年举人。《清史列传》卷71有传。民国《绍兴县志资料·文征》录存《赐书堂集》诗若干。周长发载于《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

曾孙周曰炳,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民国《绍兴县志资料·文征》录存《葆山诗钞》诗若干。《清史列传》卷71有传。民国《绍兴县志资料·文征》录存《存吾春轩集》诗若干。周大枢载于《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子周情,乾隆二十一年举人。

子周理,乾隆四十六年进士。民国《绍兴县志资料·文征》录存《止巢集》诗若干。民国《绍兴县志资料·文征》录存《存斋集》诗若干。子周岱龄,乾隆五十九年举人。子沐润、源绪,皆道光十六年进士;星譼,道光二十三年举人;誉芬,道光三十年进士。民国《绍兴县志资料·文征》录存《柯亭子诗集》诗若干。《清代朱卷集成》第89册、第17册,分别有周骐的乡试朱卷、会试朱卷,其“世居西郭门外后马村”,朱卷中记载有后马周氏科举人物。

《清代朱卷集成》第247册,有周积仁乡试朱卷,后马周氏科举人物信息丰富。

系出山阴后马周氏,后迁府城小坊口。

绍 兴 香 炉 峰 之 巅 有 禹 穴

摘要:

关于会稽山上的禹穴,历来众说纷纭。据现存文献史料记载,以黄帝藏书处为禹穴的似有三处:一在宛委山阳明洞天之飞来石罅中;二在郦道元《水经注》所载距禹庙七里的禹井中;三即是距禹陵西南约五里,东与宛委山相毗连的香炉峰巅之飞来石处。又以大禹安葬地为禹穴的有两处:一在禹庙大殿东侧的窆石之下;二在禹庙前坐东朝西,依会稽山麓而筑的“大禹陵”碑后侧,为明郑善夫所考证。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创,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编制的《绍兴禹迹标识导读》已标识了会稽山上阳明洞天处的禹穴、以窆石为标志的禹穴、明郑善夫所考证的禹穴,唯独没有标识香炉峰之巅的禹穴。

会稽山可指地理学上的会稽山脉,亦可作为绍兴城南诸山的通称。历来的经史地志对会稽山载有诸多别称,如苗山、茅山、衡山、釜山、防山、覆釜山、栋山、南山,后还细分为石匮山、石帆山、葛山、射的山、白鹤山、石伞峰、香炉峰等。若从历史文化的视角考察,会稽山的区域范围主要指宛委山及与之相毗连的香炉峰一带。宛委山最早见载于先秦文献《汲冢周书》:“禹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得通水之理。”而西汉纬书《遁甲开山图》则又载为:

禹治水,至会稽,宿于衡岭。宛委之神奏玉匮之书十二卷以授禹,禹未及持之,四卷飞入泉,四卷飞上天,禹得四卷,开而视之,乃《遁甲开山图》。因用以治水,讫,乃缄书于洞穴。

会稽山别称衡山,此处“衡岭”即会稽山别称衡山之岭,而不是湖南的南岳衡山;“宛委之神”即宛委山的山神。“玉匮之书”十二卷大禹得其四,后大禹治水毕,复藏于宛委洞穴。同样的神迹,虞世南编撰《北堂书钞》引《玄女兵法》载:

禹问于风后曰:“吾闻黄帝有胜负之图,六甲阴阳之道,今安在乎?”风后对曰:“其图,黄帝藏会稽之山下,其坎深千丈,广千丈,镇以盘石,求之者亡,视之者见,致难得也。”禹北见六子,问海口所出,禹乃决江口,鸣角会稽,龙神为见,玉匮浮。禹乃开而视之,中有《天下经》十二卷。禹未及持之,其四卷飞上天,禹不能得也;其四卷复下陂池,禹不能拯也;禹得中四卷,开而视之。这个宛委洞穴,因大禹得皇帝藏书并复缄书于此,后称其为黄帝藏书处的禹穴。自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他“上会稽,探禹穴”后,凡到越中任职和游历者莫不以探此穴为要务,并留下了许多有关探访的诗文。而香炉峰之巅的禹穴,历代文献史料及探访诗文对其记载亦不在少数,今历述如下:

其一,香炉峰在大禹陵西南约五里处,因其东北与宛委山相毗连,唐宋以前的越地志书常将之与宛委山记为一山。因此,这一点位的史载很容易与阳明洞天处的禹穴相混淆。东汉赵晔编撰《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作如下记载:

乃案《黃帝中经历》,盖圣人所记曰:在于九山东南天柱,号曰宛委,赤帝在阙。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瑑其文。宛委山因峭壁高耸,直立如柱,亦载为天柱山;山上的金简玉字在“其岩之巅”,而磐石之下,即被视为黄帝藏书处的禹穴。《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接着还续载:

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山发石,金简之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上述所载禹登“衡岳”即会稽山的别称“衡山”;《尚书·大禹谟》:“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故知大禹名曰“文命”。而“倚歌覆釜之山”中的“覆釜”亦即会稽山的别称“覆釜山”。禹在黄帝岩岳之下斋醮三月后,登山、发石、授书,得通水之理。

其二,南朝会稽太守孔灵符作有《会稽记》,沿袭了《吴越春秋》中的记载:

会稽山南,有宛委山,其上有石,俗呼石匮,壁立干云,有悬度之险,升者累梯,然后至焉。昔禹治洪水,厥功未就,乃跻于此山,发石匮得金简玉字,以知山河体势,于是疏导百川,各尽其宜。宛委山上有石匮,又称石匮山;因打开石匮,禹得到了金简玉字。此亦系为黄帝藏书处的禹穴。但如从《会稽记》所载“壁立干云,有悬度之险,升者累梯,然后至焉”的具体描述看,其所指十分接近至今被称为拾级而上、旋折如螺的“炉峰之巅”,而非位于宛委山东南的阳明洞天处。炉峰之巅亦称为“天柱峰”,南宋《嘉泰会稽志》有载:

释法慧,持律甚严,隐禹穴天柱峰,诵《法华经》,足不履人间者三十年。为周颙所师礼,王公贵人得一识面,以为美谈。

南朝宋大明间(457~464),在炉峰之巅就建有天柱山寺,时名天柱精舍,高僧慧静住寺弘法多年,并著《文翰集》10卷行世。继其衣钵者法慧,隐修天柱峰,且天柱峰与禹穴并称。

其三,因香炉峰之巅云雾缭绕不绝,如香炉之青烟,其名遂逐渐形成于唐宋时期。唐时东游越中的诗人络绎不绝,谒禹陵、游若耶、宿夜云门寺者,亦多登临香炉峰览胜。孟浩然在《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有“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的诗句;白居易在《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诗中亦有“石凹仙药臼,峰峭佛香炉”之句。徐凝作有《香炉峰》一诗,其诗为:“香炉一峰绝,顶在寺门前。尽是玲珑石,时生旦暮烟。”南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中亦载有“香炉自烟,天柱可梯”之句。其时,香炉峰已被称之“越中佛国”“天竺胜境”。南宋《嘉泰会稽志·山》所载的“茅岘”上的一峰始称为“香炉峰”,且与石匮山一并记载:

茅岘,在(会稽)县东南一十五里。茅君隐于此。一名玉笥。出美玉,其形如笥。山阳一峰,状如香炉,又谓之香炉峰。茅岘与会稽山接。旧经:会稽山一名苗山,亦名茅山。疑只此山。然旧经茅岘有香炉峰,盖会稽山之别峰也,今因之。

……(下转第8版)

第07版:第07版

地 域 文 人 社 团 史 研 究 的 通 代 之 作

——读佘德余教授 《绍兴文人雅集与结社研究》

摘要:


我国古代文人才士常有结社雅集之风,这是一个颇有兴味的话题,也是古代文学和文人生活史研究的题中应有内容。近二三十年来,学界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有泛论古代文人结社的宏观之作,如李玉栓《中国古代的社、结社与文人结社》等;也有专就某一时段立论的断代之作,如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等;又有以某一时段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的专题之作,如张宁宁《传播学视阈下的明代莆田文人结社》等,但是以某一地区为研究对象的通代之作似未经见,而佘德余教授的《绍兴文人雅集与结社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版)一书就是这样一部以绍兴文人雅集与结社为观照对象的通代之作。的启发,对这两个概念作了深入的辨析。

他认为文人雅集与文人结社来自同一源头,文人结社与文人雅集有相通之处。文人结社肯定离不开雅集,但从其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两者之间又有区别。相对而言,雅集的概念更为宽泛,诗社则是从雅集分化出来的一种特殊形式。与雅集的随意性不同,诗社对于结盟十分强调,组织形式更为严密,人员构成也相对固定,活动内容均有社规章程可依。雅集出现较早,而结社的出现较迟。绍兴文人雅集始于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与谢安等42人于会稽郡山阴县兰亭的修禊活动,其后又经历了唐宋时期的文人唱和,绍兴文人结社始于宋末元初的“吟社”“汐社”“越中诗社”和“山阴诗社”,明清时期八股文科举考试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文人结社与文人雅集的兴盛。

绍兴的文人雅集与文人结社时而并行,时而交叉发展,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近现代,这在我国地方文化史上是一种少有的现象。这是对绍兴文人社团史特征的客观论定。二对文人雅集与结社在各个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研究文人雅集与文人结社活动的开展往往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佘先生将绍兴的文人雅集和文人结社活动划为东晋南朝时期文人社团史的滥觞期、唐宋时期文人社团的发展期、宋末元代的成熟期、明清时期的兴盛期、近现代的转型期等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各设为一章,每章都有专节对形成的背景展开较为详尽的描述。

如在第二章绍兴文人结社的滥觞期阶段,着重探讨了西晋末年永嘉南渡,中原人士大量南迁,汉族政权的政治中心亦向东南地区转移,文化重心亦随之倾斜的过程。越地当时远离战乱,吸纳了大量南迁的人员,其中包括琅邪王氏、陈郡阳夏谢氏、北地泥阳傅氏、高阳许氏、太原王氏、江夏李氏、谯国戴氏、高平金乡郗氏、颍州鄢陵庾氏等世家大族。在此机遇下,会稽郡在南朝时迅速成为物阜民丰的都市,与当时的建康形成对峙。域内在政治文化上形成了一个追求个体精神自由、风流优雅风尚的文人集团,他们吸纳了少数土著士人参加,从而产生了兰亭雅集这样的文化壮举。

唐宋时期,越州州治已经成为“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的著名都市。唐代“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社会动荡,而浙东地区相对稳定,越州比较富庶的经济条件和千岩万壑的山水环境,经过王羲之、谢安、谢灵运等人的文化张扬,使得“登会稽者如鳞介之集渊薮”,不少文人骚客纷纷奔赴浙东地区,或宦游,或探访,寻求心灵慰藉。于是有李白、孟浩然、杜甫等诗人的探游,有任浙东观察使薛兼训幕府的鲍防等众诗人的浙东联唱,也有身任越州刺史的李绅、元稹和旅越隐居的方干参与酬唱。

两宋期间,蒋堂于景祐三年(1036)以吏部员外郎知越州,与僚属“曲水阁”唱和;秦观于元丰二年(1079)至越州探亲,与时任越州知州的程师孟、杭州知州赵抃诗词唱和;辛弃疾在绍兴知府任上与姜夔、张镃、刘过等人唱和;姜夔、吴文英与绍兴府官员和文士唱和;陆游于张镃北园与杨万里、尤袤等集会。宋元易代之际,由于元僧杨琏真珈盗掘南宋皇陵,妄图通过宗教手段摧残汉人的民族意识,打击江南人民反元情绪,激起了具有强烈民族感情的一批文士的反抗,他们以结“吟社”“汐社”“越中诗社”的手段,以诗词为武器,抒发故国之思,批判元朝政权的残暴。

明清时期绍兴已经失去了行政区域的优绍兴号称文化之邦,人才荟萃之地,自两晋以来,绍兴文人就有结社雅集的风尚,以后逐渐成为一种颇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文人娱乐活动。纵观绍兴文人雅集与结社1600余年的发展历史,它不仅促进了绍兴地方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丰富了绍兴地方文献,同时又培养造就了大批科举人才,成就了绍兴“名士之乡”“科举之乡”的美名。从这一角度考察,绍兴文人雅集与结社不啻是一部绍兴人才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绍兴文化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南北文士的文化交流史,它们都为当时文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绍兴文人雅集与结社研究对丰富绍兴文化史研究主题和文人生活史细节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佘德余教授具有十分深厚的相关学术积累,是担任这一课题的不二人选。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开始关注这一课题,在教学之余,摘录了不少相关资料,做成卡片,撰写了《绍兴文人结社》的长篇论文,以连载的方式,发表在《绍兴师专学报》上。后来虽因故中断了这方面研究,但一直关注着这方面的研究动向。佘先生撰写过《越中曲派研究》《张岱家世》《浙江文化简史》《城市文人——张岱传》《宦游集——域外名人与绍兴》《山阴(绍兴县)吴氏家族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力,退休后又重理旧业,孜孜矻矻、焚膏继晷地写出的这部煌煌四十余万字的论著,自然是厚积薄发、本色当行之作。

通览全书,厥有四善焉:一将文人雅集与文人结社结合在一起研究文人雅集与文人结社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佘先生早年的论文《绍兴文人结社》未能对此作出辨析,后来受他人研究成果揭示文人雅集与文人结社的影响抑或作用,这历来是这方面研究的吃重部分。但佘先生凭借着多年来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奠定的深厚理论功底,对此也有通盘的把握。他认为,绍兴自古以来,其优越的山水人文环境吸引着外籍的文人墨客,给当时宦游于越地的文士提供了文学创作的丰富资源,他们写作的大量诗词文章不仅充实了他们个人的文学创作,同时也助推了当时文学的发展,并对后来文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晋书·王羲之传》说他:“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四深入探讨了文人雅集与文人结社对当时文学创作和绍兴文化史的影响佘先生经过仔细考察,对绍兴文人雅集和文人结社的发展趋势有总体的把握。他认为,绍兴作为一个郡州府级的行政区域,文人雅集和文人结社持续发展1600余年,从参与人员的籍贯、域外文化与绍兴本土文化交流来看,大约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趋向:

第一个发展趋向,即东晋南朝至唐宋时期:绍兴在历史上原是于越族的发祥地,越国的首都,秦灭六国后成为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129)吴会分治,成为会稽郡郡治所在地,隋、唐、宋改为越州或绍兴府,但仍是浙东道治所地,具有辖领浙东六州或六府的优越地位,从而吸引了大批的中原士人,或宦或游或隐居于此。这些文士公余在越地组织诗歌联唱,如唐大历年间(767-779)鲍防、严维的浙东联唱,元和年间(806-820)李绅与薛苹的唱和,长庆年间(821-824)元稹与白居易的酬唱,方干客居越地与当地州县官员的唱和,两宋(960-1279)宦游于越的官员与越地文士之间的唱和。据竺岳兵考察,这一时期进入浙东唱和的中原文士就有420余人,形成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其实应为“浙东唐宋诗之路”。据《全宋诗》《全宋词》《嘉泰会稽志》《剡录》记载统计,两宋进入浙东唱和的诗人也有273人。此时的文人雅集与诗歌唱和仍是以外籍文士为主,本地文士只是配角、被邀请的对象。通过唱和交流,提升了本籍文士的文学创作水平,也为外籍文士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生动丰富的题材。

第二个发展趋向,即宋末至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绍兴所属八邑已经出现了一批世家望族,他们通过八股科举考试,涌现了一大批官员和文士,将文人结社、文人雅集推向高潮。此时出现了由本籍文士为主,吸纳外籍文士参与唱和的现象。不仅如此,绍兴文士还走出绍兴,参与外地的文人雅集与结社活动,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杨维桢、王阳明、徐渭、陶望龄、吕胤昌、张汝霖、王思任、祁彪佳、黄宗羲、商盘、李慈铭等。

第三个发展趋向在近现代,这一时期绍兴籍文士走出绍兴,走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通过创办学校、出版刊物、书籍等方式结社雅集,或组织革命团体,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和文学的建设。这是对绍兴文人社团主体活动发展嬗变的宏观把握。三对文人雅集和文人结社的三大发展趋向进行分析势,但由于前几代的频繁移民,经过长期的积淀,绍兴所属八邑出现了一批世家望族。随着明清八股科举制度的完善,这些世家通过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出现了大批科举人才和文士,因而推动了文人雅集和结社活动趋向高潮。这是对绍兴文人社团史文化背景演变脉络的精辟概括。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他们徜徉于会稽的明山秀水之间,诗酒风流,山阴兰亭雅集诗借助自然山水表现玄思理致,艺术水平虽不高,却为以后的谢灵远开创山水诗派奠定了基础。王羲之为兰亭修禊诗写的《兰亭集序》也成为东晋优秀的散文,为世所推重,其曲水流觞的修禊形式也为后世所继承。后或宦或游越地的唐宋文士更是络绎不绝,如李白三次来到越中,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古名篇,李绅在越州刺史任上创作《新楼诗》二十首,元稹在越州刺史任上因写下“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之句,后人遂在州宅原址上兴建“蓬莱阁”;辛弃疾在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任上,曾写下了《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词的千古绝唱,又在其相向之地创建秋风亭,亭成,又写下了《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词,引得姜夔、张镃、丘崈、李兼善纷纷和作。

唐大历年间鲍防、严维于越州的联唱,对诗歌联句体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文体发展史上对文人词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南宋遗民词人缔结“吟社”唱和的《乐府补题》之作,对清初诗(词)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大大激发了清初词人写作咏物词、隐逸词的兴趣。王沂孙最工咏物词,为清中叶以后的常州词派所推崇备至。杨维桢凭借参与顾瑛“玉山雅集”的平台,为铁崖诗派成员的创作活动与发展兴盛提供了场所,也使杨维桢成为“元末最主要的诗文家之一,在元代诗坛上也是个色彩最突出的诗人之一”(杨镰《元诗史》)。明清两代,热衷参与雅集和结社的文士更多,他们中虽然未能出现一流的文学大家,却也涌现了各具个性特色的众多诗词文作家、戏曲家、教育家、思想家。如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的王阳明、周汝登、刘宗周,诗文、戏曲、书画皆有成就的徐渭,诗人、戏曲家的吕胤昌,文学家的陶望龄,还有诗文皆擅的戏曲理论家的祁彪佳、王思任,散文家、史学家、戏曲鉴赏家的张岱、毛奇龄,诗词、戏曲家的吕师濂、吕洪烈、金烺、吴棠祯,以及诗人刘正谊、金以成、商盘、周长发、刘文蔚、童钰、陶元藻等等。近代则有著名文史学家李慈铭等,现代更有鲁迅、蔡元培等一批新型的文化人,他们为中国现代的文化、文学都曾作出了巨大贡献。

绍兴文人雅集与结社活动所创作的诗词作品大多得到保存并流传下来。东晋兰亭雅集至北宋熙宁(1072)七百年间,雅集(或集会)活动所酬唱的诗作,为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保存下来。其后雅集或集会的诗文作品,《嘉泰会稽志》《宝庆会稽续志》和高似孙编的《剡录》也有收集。参与当时集会酬唱的唐宋作家的专集,后人整理的《全唐诗》《全唐文》《全宋诗》《全宋词》也有收录。宋末至元、明、清雅集与结社的作品,大多由作者的诗文专集保存下来,明清编纂的《绍兴府志》和各县县志也有记述,此外有山水专志,如《兰亭志》《云门山志》《龙山诗巢志》等,还有大量的氏族谱中都有记载。近现代的作者都有专集流传。他们的作品不仅彰显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更是绍兴地方的巨大的文献库。佘先生于此都有详实透辟的论述,自可成一家之言。

总之,佘德余教授《绍兴文人雅集与结社研究》一书通过对绍兴文人雅集与结社活动这一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和梳理,展开了传统人文精神的深层探索。作者在自己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各朝各代绍兴文士的雅集结社活动进行个案分析,取材广泛,举证详细,说理有据,新意频出,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和思想性。

从《山阴瓜田庙记》说到簪缨世家后马周氏

摘要:

四名士周长发后马周氏诸多人物,周长发堪称翘楚。《清史列传》卷七十一《文苑传二》载,周长发,字兰坡,号石帆,会稽籍,山阴人。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二甲第八十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出知江西广昌县,改浙江乐清县教谕。乾隆元年(1736)召试博学鸿词二等第九名,授翰林院检讨,累迁侍讲学士。少刻励为诗文,才华敏捷,博闻强记,下笔即成,不亚于张鹏翀。曾应制赋《觉生寺大钟歌》,一时轰动朝野,传为美谈。先后两次奉使祭告嵩、华、吴山、江淮渎等处,每至一处,必有诗;每次归,诗必成帙。其在词馆,适逢修《通鉴纲目》《皇朝文颖》《续文献通考》《词林典故》及校刊《辽史》,俱任纂修官。所著有《赐书堂集》诗数千篇,后汰存十之一,为《赐书堂诗钞》八卷,存诗八百余首,前有齐召南、商盘、袁枚及周大枢序,乾隆八年(1743)刻,国家图书馆有藏。周长发诗多写情之作,如“临行一把相思泪,当作珍珠赠故人”,皆佳句。袁枚《随园诗话》录其《春雪十二韵》句:“堆从梨蕊辨难识,迸入梅花认亦稀。”

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二辑第十八类《文征》,收录《赐书堂集》诗作有:《六陵怀古》《晓渡钱塘》《题徐天池先生诗画真迹》《同胡云持潘冶山家园牧过祁氏寓山》《游吼山》《后村清景八首》《雨夜读毛西河集》《圣驾南巡诗》《赠胡云持》等。《后村清景八首》之自序:“予家世居山阴后村,村西有潭,相传宋高宗南渡时,驻驾潭侧,因名驻驷潭,潭左有草堂,潭北为祖墓,多古木。予村又曰瓜田昉,于明洪武年间云。村东有庙为六社神祠。”后村清景八首依序为:《板桥书屋》《驷潭紫藤》《金沙红叶》《闻亭松籁》《趣园墨池》《西园水榭》《花埂渔唱》《瓜田僧磐》。《西园水榭》:“烟扉开屋北,墟里近村西。莲叶田田翠,荷香柄柄齐。纳凉还岸帻,趁雨看扶犁。倘遂初衣原,仙源路未迷。”

周长发之故宅,称太史第。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载:太史,明清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之通称、别称。从广义上说,清代翰林院官都可称史官。周长发深得乾隆皇帝恩宠,在担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时,曾两度随乾隆皇帝出游,一次赴西北,一次到江南。民国《绍兴县志资料·文征》于《圣驾南巡诗》节录绍兴一段,诗三首,其一:“鉴湖澄澈丽云霞,竹树参差古若耶。画鹢通津回浦溆,粉垣隔岸见人家。远怀禊事临兰渚,近听鸣柳傍钓车。万壑千岩俱入胜,寺门展帖解开花。”乡里有一传说,在周太史辞官告老还乡之际,乾隆为表皇恩浩荡和嘉奖其在位时的功绩,曾让其提出要求,只要提什么,就赏赐什么。周长发提出:只要皇上赐一鱼(渔)一木作为回故里的礼物,以慰家乡之百姓。乾隆思虑良久,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当即下旨赐越中水域一处、临近后马村的大坂、小坂湖和湖塘大湖山给周长发。翰林别称“太史”,乾隆赏赐给周长发的大、小坂湖便叫“太史湖”。周长发回到故乡后,把皇上赏赐给他的大坂、小坂湖和湖塘大湖山与家乡人们一起分享。从此,后马人可以在太史湖养塘抲鱼虾,到大湖山植树伐木,逝去后可安葬在大湖山。故当地有一顺口溜流传至今:“活着大小坂,逝去大湖山。”

第08版:第08版

民国上虞曹娥庙的遭火与重建

摘要:


重建曹孝女庙开光纪念

曹娥庙,是曹娥孝女庙的简称,里人则都尊称其为娘娘庙。自后汉元嘉元年(151),上虞长度尚为孝女曹娥在今址作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改葬以来,至今已有1870年的历史。历代官民都很重视祠庙的建造和修缮,但由于天灾人祸等,庙宇也曾几经兴废。近代曹娥庙遭遇的一次毁灭性灾难发生在1929年7月:一场大火焚毁了整座庙宇。直至1936年,才在原址建起了今天被视为民国时期江南木结构纪念性建筑的典型代表作——曹娥庙。2013年3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本文叙述的是重建曹娥庙前后那段真实记忆和报道:

1929年7月22日(民国十八年六月十六日),是大暑节气的前一天,时值中午,炎热异常。世居曹娥庙井弄边的赵六九家已准备吃中饭,一大海碗的干菜活芦蒲汤刚放到桌子上,就听到曹娥庙庙祝正元师傅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庙里着火哉!庙里着火哉……”赵六九赶紧三脚两步跑到庙门口往里一看:不好了!正大殿里猛烈的火焰在噼噼啪啪的声音伴随下,正如同许多火龙疯狂地向外乱奔狂窜。赵六九赶忙转身往家中奔,对头碰见往庙道地跑来的大儿子云福,就连忙叫他“快回去拿铜锣,往上沙喊娘娘庙里着火哉!”又叫小儿子云友拿锣往下沙方向敲,“快些!快些!”他边催边赶到家里拿来水龙间的钥匙,打开存放水龙和太平桶等消防器材的土地殿山门栅栏,与赶过来的众乡民一起抬出水龙,传递太平桶到隔壁救火现场。但最终因火势实在太猛太快,水龙难以靠近这场始于暖阁的大火,凡属曹娥庙范围的建筑和8通古碑都毁于这场特大火灾之中。

当天晚上,为防止死灰复燃,当地水龙会成员赵云福(我的父亲,当年才19岁)等一批青壮年值班守备,东岳殿戏台是他们的临时休息处。父亲生前曾同我讲起:那天夜里睏在岳殿戏台上,火烧场上石板爆裂和石廊柱倒地的闷声响时有传来。在此顺便说一下:那水龙会用的铜锣、水枪、牛皮垫片、水龙间钥匙等消防器材是一直挂在我家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些东西连同我家世代保管下来的岳帝菩萨穿戴的衣冠袍靴和迎会用的旱棚、雨棚等会货才上缴或被查抄销毁了。

1929年7月27日的《上虞声三日报》曾作了《曹娥庙被焚》的报道:是年农历六月十六日上午,庙中忽然失慎,“大殿、寝宫,两侧屋,均化灰烬,已有该处人高搭簟棚木架于正殿,以示将来重建之意。台门(指山门)烧去半边,仅剩戏台一座,焦木瓦砾,满地堆积。庙旁附设沈公祠即沈文魁(奎)祠,亦被延烧,化为灰烬。”真子徐绳宗敬书”。他们俩所写的那位最早“募建正殿”者是谁呢?此君叫金阿源,曹娥三村人,“十王会”会首之一,家有田地二十五亩。当时为重建孝庙,他先卖掉了三亩地作为募款的带头人。不久便在原址建起了五开间的正殿供奉孝女娘娘。此举一出,便震动了当地的一些乡绅:你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这些头面人物脸上无光么?于是有人嘲讽他:“侬一个穿草鞋的人,家里有多少铜钿银子?想造娘娘庙哉?!”但金阿源倒也态度明确、坚定:“只要我再活9年,我会去募捐,自己底桩(打算、准备)田地卖光,每三年造一进,九年造好(孝女庙)!”

这里说句实话:金阿源虽有雄心壮志,但也确实实力不够,难怪在1934年《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1000期上所刊竹舲《游曹娥庙记》中,将他领头新建的正殿称为:“(祠庙)大部焚去,至今仅盖一临时者,供孝女像于其中。四围断壁荒凉,残痕宛在。今虽集资鸠工,亟图恢复,而遗迹氓灭,面目已非,令人不胜今昔之感矣!”该文同时还配有两张当时拍摄的照片《临时大殿与汉碑亭》《曹孝女墓》。从中让我们知晓:“(殿)庭前有石亭二,分立左右,其一置宋时重书之汉碑……被火后,虽熏烟如漆,而字迹犹隐约可辨。”此碑即今存的蔡卞所书之《孝女曹娥碑》,在以后的重建过程中,才得到移址保护。“另有石碑一,刊一诗,署名方承涛。”(此碑为乾隆己巳初春桐山方观承题并书《谒孝女祠》),此碑因受损严重,已不存,但有拓片传世。另一张《曹孝女墓》则告诉我们:火灾后保存下来的孝女墓“上下全以青石砌成,顶作圆盖形,上刊重修年月,系清乾隆己亥岁(四十四年,1779年)。外观虽整洁,而古代遗迹,已渺不可得。”该墓被毁于1967年,现存墓系1982年8月由民资重建。

我们再来说金阿源领头建庙的事,我以为:只因是有金阿源积极带头重建曹娥庙的壮举,才激励了自称“小上海”的曹娥地方乡绅,更激励了真正的十里洋场大上海的各界名流士绅们要重新建造曹娥庙的决心。

曹娥庙这次遭受的重大火灾,是当时统治者和曹娥乡民都无法接受的现实。“曹娥孝女庙,于民国十八年毁于火,距后汉元嘉元年立庙时约二千年,远近人民,信仰不衰,足见至性奇迹,万古不朽。宋元明清,代有表扬,有益于世道人心。”(《兴华周刊》1935年第32卷第29期《杂讯·曹娥庙将落成》)地方乡绅尤其难平心绪,“频年虽屡议重新建造,顾以经济无着,”遂致函上海闻人张啸林、杜月笙等人,“请其出资重造”。1931年初“闻张氏已有允许之意”。(《上虞声三日报》1931年3月12日第2版《曹娥庙有重新建造之说》)于是乎,“淞沪一带士绅,为宣扬孝烈,保存古迹起见,发起募款重建,当组织重建曹娥孝女庙委员会,公推王晓籁先生为委员长。王一亭、朱子谦、杜月笙、张啸林等诸先生为委员,积极兴工规复”。(1936年《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1735期47页《最近修复之曹娥孝女庙》)1933年10月15日《申报》新闻:“自王晓籁等发起重建曹娥孝女庙后,昨日由发起人假座银行公会召集会议,组织委员会公推王晓籁主席,讨论办法,并报告曹娥孝女庙为数千年来崇孝之古迹,史册所载,历历可稽。今之中国,欲求治国,当以教孝为先云云,并公推王晓籁为委员长……”笔者据该报导中所刊的重建委员会名单作如下统计:

委员长为王晓籁;常务委员有张载阳、张啸林、杜月笙等共16人;经济委员7人;建设委员2人;文牍委员4人;总务委员11人;委员22人(后有张德意参加过相关会议)。

该组织成员中,有上虞人何衷筱、裴云卿、王延松等3人为常委员兼经济委员;还有时属绍兴县曹娥乡的任凤奎(常务委员兼总务委员)、徐绳宗(文牍委员)、朱兆兰(总务委员)、吴椿龄(委员)等4人。

在这次会议上,还议定了(上海)中国银行、中汇银行、绸业银行、中央信托公司、(绍兴)中国银行、乾泰源钱庄、(嵊县)农工银行等诸多银行、钱庄为代收捐款处。

1934年4月,重建曹娥庙的浩大工程轰轰烈烈地在原址拉开了序幕。当地士绅乡民更是鼎力相助,真可谓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据我父亲讲,当时助力搡石灰的乡民是要排队按序号实施的。为保证质量,一臼石灰必须要搡一整天才能验收。

这里必须要介绍的是重建曹娥孝女庙委员会的委员长王晓籁先生和四位任常务委员的邑人成员。王晓籁(1887-1967),名晓赉,号得天,嵊县普义乡白泥墩人。1907年在嵊县参加光复会。秋瑾案发,避沪经商。1910年与王彬彦等创办闸北商团,后曾参加辛亥革命光复上海时攻占北火车站之役。此后,与陈其美、蒋介石、竺绍康等常有往来,1926年7月,被上海商会推为代表,去广州参加北伐军誓师大会。1927年春,策动闸北保卫团响应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起义胜利后,被推为商界代表,任上海临时市政委员会主席委员。后又任上海市商会理事长、全国卷烟税局局长等职。1930年后,任全国商会联合会理事长,在上海广收门生,成为“海上闻人”。1946年11月,当选为“国大”代表。因大胆批评政局而与南京政府不合。上海解放前夕拒绝去台湾而避居香港。1950年初返回上海,赴北京谒见周恩来,被指派为中国人民银行总代表,对交通、外贸等业务有贡献。1954年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1958年,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67年4月在沪病卒。在今存曹娥庙正殿留有落款为“民国二十四年四月·剡溪王晓赉敬撰并书”的正楷楹联:二千年庙貌重新孝崇庙典女受庙封炎汉以来一庙累朝褒孝女;百十里江流依旧曹称江姓娥易江名虞舜以后半江终古属曹娥。

何衷筱,上虞崧厦人,世代经营钱业,其祖父何久峰,是上海钱庄业中的崧厦何氏“八经理”之一。1935年10月上海钱业公会第十届主席。在曹娥庙正殿,有其敬立的楹联。王延松(1900-1976),又名王承志,梁湖玩石村人,是民国时期上海滩上著名的实业家、金融家。他曾兼多种政商职务于一身,发起组织上海绸业银行,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50年,王延松经香港去台湾,1976年在台北逝世。裴云卿,崧厦人,著名钱业经理商。曾任同丰钱庄副理,1921年,参与创办中央信托公司并任监事。1924年任新设的同春钱庄经理,1928年,任浦东商业银行董事,1931年与同乡王延松等发起创立上海绸业银行,任董事。裴云卿又曾是上海市商会常务委员、绍兴七县旅沪中学名誉校长。在重建孝庙委员会中负责经济事务。

任凤奎(1872-1939),出生于曹娥庙前街,年青时在上海从事茧行生意,后又在沪开设缫丝厂。他作为曹娥当地乡绅,不但与同为曹娥人的徐绳宗、朱兆兰、吴椿龄等人参与重建曹娥孝女庙委员会,更是义不容辞地挑起了监理和实施事务的这副重担,确实为曹娥庙的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曾一度为曹娥庙后殿等建筑工料费作过暂垫。曹娥乡民没有忘记他,至今一直尊称其为“凤奎先生”。我们再来看1935年11月的一则《重建曹娥庙委员会·议决赶速劝募捐款》的报道:“重建曹娥孝女庙委员会,于昨日下午二时假座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开会,到王晓籁、杜月笙、张啸林、徐乾麟、王延松、(田相儒代表)裴云卿、张德意、朱心佩、鲁指南,任凤奎、陈仰卿、张琮佩等。由王晓籁主席报告建筑工料全部预算,须资十万元。后殿曾已落成,计工料洋二万七千余元,各处钱庄银行代收捐款,即日止共计一万八千余元,大殿已开始动工,工程以坚固耐久、不求美观为原则。次决议,以前用款,均由任凤奎暂垫,年关将近,各工料洋必须应付,即宜归垫,不敷甚巨,应由各委员尽力劝募,向各庄行动用捐款支单内,公推委员长王晓籁、经济委员裴云卿负责盖章。”(资料中以下文字已难以辨认。)在1936年《妇女月报》第二卷第三期上。又有《重建曹娥孝女庙昨开第三次委员会》的报道:上海各界名流发起之重建曹娥孝女庙委员会,昨日下午(3月21日),假银行俱乐部,召开第三次委员会议,到王晓籁、杜月笙、裴云卿、王延松,朱心佩、张德(意)、鲁指南、任凤奎等十余人,由王晓籁主席,报告孝女庙工程,自二十三年四月兴工以来,前后大殿,行将完成,惟第一进庙门祭厅船厅左右两廊二层亭四角六角碑亭道地石砌照墙华表等工作,因限于经费,尚未动工,当经议决,积极分头劝募,以期早日完成。由于当时市面不景气,募款进度缓慢,直到1935年8月1日,正殿才得以上梁。

在重建曹娥庙期间所发生的一些历程,我曾于2007年撰写过《任凤奎疍船运木传奇闻》《高尧麟毛遂自荐绘壁画》等故事,后来发表在当地的几种书刊上。

经过重建曹娥孝女庙委员会、旅沪浙人尤其是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和当地士绅乡民28个月的共同努力,巍峨美奂的曹娥庙终于在1936年8月竣工!重建委员会为此决定于1936年12月9-29日(农历十月二十六—十一月十六日)举行为期21天的落成典礼,“柬请各界来宾分期前往参加”,“睹庙貌之重新,欣神灵之永安。”“士女膜拜,遐尔毕集。惟兹大孝,宜受崇礼。”(1936年《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1735期47页《最近修复之曹娥孝女庙》,同时还刊登了《曹娥孝女庙正门》《焕然一新之大殿》《殿后之孝女墓》等照片。)在曹娥庙遭火焚后,“是年乡民墓(募)建正殿五间,因草率未获旧观,民国二十三年(1934)有本地乡绅任凤奎发起重建曹城庙……”(1999年8月任苗根《曹娥乡志》打印本);又有1937年徐绳宗编篡的《曹娥乡志稿》(铅印本,收录于民国二十七年《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是这样写的:“民国十九年七月,里人募建正殿一进五间,……由旅沪浙人及就地公民倡募重建。遂于民国二十三年夏起工至民国二十五竣工。”

以上两位撰文者,一为任苗根,曹娥四村人,系重建曹娥孝女庙委员会成员任凤奎的嫡孙;另一位徐绳宗,曹娥一村人,曾“两次当选绍兴县议员并当选副议长一次”,是重建曹娥孝女庙委员会成员之一;也是曹娥庙重建后,最后一排楼房所设的“辰源仙坛”坛主,所以在他为曹娥庙后殿书写的楹族中,落款为“民国二十三年重建·里人率旧时曹娥庙会期间庙祝颁给善男信女的度牒重建开光盛典期间,不但在百官与曹娥两地江边专备轮船迎送各界来宾、香客,还特制了多种纪念品:诸如开光笔、手帕外,更印有12000册《孝行经图》(宋版《孝经》与民国王震手绘《廿四孝图》合订本),数量更巨、印刷精美的“度牒”(配有封套)和“重建曹孝女庙开光纪念”铜质挂件数种进行发放、答谢,以纪念此次庆典。

自有此孝德宣传载体的重现,人们似乎又重新拾回了失落的孝道。

绍兴香炉峰 之巅有 禹穴

摘要:


-----------------转版-----------------

(上接第6版)石匮山,在(会稽)县东南一十五里。旧经云:山形如匮。禹治水毕,藏书于此。茅岘之阳的香炉峰即为会稽山之别峰,又名玉笥山,亦即石匮山。宋时的香炉峰巅有依岩而筑的禅寺,山寺中供奉玉雕观音像,始称“南天竺”,后成为名闻遐迩的观音菩萨道场,又称为“炉峰庙会”。

其四,明代香炉峰巅的山寺曾一度冷落,改为比丘尼修持之所,但由于文人墨客登峰吟诗作文的热情并未减退,或赞美山势险峻,或领略旖旎风光。如曾与罗颀、张皓等结“鉴湖吟社”的诗人朱纯(1417~1493)作有《公题得天柱峰(香炉峰)送大尹》一诗,其诗为:

危峰秀出郡城边,石蹬云梯级级连。金简玉书微有迹,璚宫琳馆久无仙。空中曾堕飞来石,涧底长流洗药泉。不用凭高想鳌极,知君此去作擎天。诗题中的“大尹”即绍兴知府戴琥,因朱纯的为人和学养,戴琥对他十分敬重,还聘其纂修《绍兴府志》。朱纯此诗虽说是一首送别诗,但对香炉峰的险峻山势和远古遗迹“金简玉书”“飞来石”等黄帝藏书处的禹穴别有感慨。王阳明晚年亦常与弟子行吟越中山水,在香炉峰之巅亦留有诗作,如《登香炉峰次萝石韵》,其诗为:

曾从炉鼎蹑天风,下数天南百二峰。胜事纵为多病阻,幽怀还与故人同。旌旗影动星辰北,鼓角声回沧海东。世故茫茫浑未定,且乘溪月放归蓬。又如《观从吾登炉峰绝顶戏赠》,其诗为:道人不奈登山癖,日暮犹思绝栈云。岩底独行窝虎穴,峰头清啸乱猿群。清溪月出时寻寺,归棹城隅夜款门。可笑中郎无好兴,独留松院坐黄昏。这是王阳明和弟子从吾道人董沄酬唱诗歌中的两首,只是王阳明在炉峰之巅作诗时没有到“金简玉书”“飞来石”等相关遗迹。

其五,明末张岱在《陶庵梦忆·炉峰月》一文中描写的也是“月夜游炉峰”的经历,其中就记有“四人踞坐金简石上”的事迹:

炉峰绝顶,复岫回峦,斗耸相乱,千丈岩陬牙横梧,两石不相接者丈许,俯身下视,足震慑不提前。王文成少年曾趵而过,人服其胆。余叔尔蕴以毡裹体,缒而下,余挟二樵子,从壑底搲而上,可谓痴绝。丁卯四月,余读书天瓦庵,午后同二三友人登绝顶,看落照。一友曰:“少需之,俟月出去。胜期难再得,纵遇虎,亦命也。且虎亦有道,夜则下山觅豚犬食耳,渠上山亦看月耶?”语亦有理。四人踞坐金简石上。是日,月政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月白路明,相与策杖而下。张岱在文中写了他与友人在炉峰绝顶望月及下山的奇特遭遇。其中所记“王文成少年曾趵而过,人服其胆”事迹,未见史料记载,或为民间传说。而张岱笔下的此“金简石”即是大禹地平天成、治水竣工后的藏书之地。

其六,到了清代,香炉峰寺院又称“螺庵”,因寺前巨石环抱,直竖似炉,逆旋如螺,故名。据清康熙十年(1671)《山阴县志》记载,香炉峰“益增泉石之美,上有水锯、山房、塔院、石屋、鸥虎轩、表胜庵,轩前峭石百仞,高出林杪。石屋可容数十人。循崖而上至峰巅,旁有阳明洞及鸳鸯石、仙人坊、石罅,产茶甚佳。近有僧结庐其上,名小西天。”清光绪七年(1881),重建香炉峰寺亭,复称南天竺。清康熙《山阴县志》所载“鸳鸯石”或系张岱笔下的“金简石”,今此石上有多处摩崖石刻,如清同治己巳年(1869)孙庆书“云门”、光绪戊戌年(1898)孙鼎烈书“门对浙江潮”以及“海上飞来”等。此“金简石”即为历史文献所载大禹地平天成、治水竣工后的归藏之地。(图片来源于网络)综上,笔者以为会稽山上的禹穴虽系神迹,渺不可寻,但也不能缺失了香炉峰之巅的禹迹标识。

第09版:第09版

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等专题学习会

摘要:

本报讯3月23日下午,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图书馆813会议室举行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等。学院党委副书记石旭明主持会议,院领导班子成员、党群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学习研讨。

院长沈红卫领学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沈红卫指出,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院上下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将学习活动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结合近日教育部长怀进鹏在绍兴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沈红卫强调,坚持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学院要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培养能力;要围绕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深化数字赋能;要围绕所需所能,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切实推进内涵建设;要围绕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竞争力,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党委副书记石旭明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石旭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意义,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学院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和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石旭明强调,学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并扎实推动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见效;要紧紧围绕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要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聚焦对标全年工作,聚力“六聚力、六深化”为指引,不断推动学院更高质量发展。石旭明要求,各二级党组织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更加自觉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树标杆;全院上下要凝聚力量、增强信心,对照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不折不扣落实好学院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推动学院事业发展。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黎领学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俞国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交流发言。(陈英)

图片新闻

摘要:


3 月 8 日上午,省公安厅副厅长沈亚平一行来院调研高校警务站建设运行工作,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钱成根,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越 城区副区长、区公 安局局长胡旭东及省厅、市局等有关处室领导陪同调研。校党委副书记张宏,保卫处处长王勇,学院院长沈红卫、党委副书记石旭明及学院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陈永东/文陈英/摄)

第一季度党建工作例会暨“校地融合型”党建工作部署会召开

摘要:


本报讯3月23日下午,学院党委在图书馆828会议中心召开第一季度党建工作例会暨“校地融合型”党建工作部署会。学院院长沈红卫,副院长李黎,党委副书记石旭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俞国芬出席会议。各分院党政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党委委员、党委组织宣传部部长徐锋主持会议。

会上,党委组织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传达学习《关于全面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入实施“四个融合”行动深化“抓院促系、整固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和《“校地融合型”党建试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并对方案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清单进行说明。经济管理分院和保卫处相关负责人结合实际介绍“校地融合型”党建试点工作实践成效和工作思考。

沈红卫围绕扎实推进“校地融合型”党建试点工作,强调要“念好三字经”。一是要“真”。要聚焦目标,真实做好各项工作;二是要“久”。要有长远谋划,建立长效机制;三是要“效”。要围绕发展做出实效,多出成效和成果。

石旭明就认真领会方案要求,抓好贯彻、推进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增强做好“校地融合型”党建工作推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站位;二要深刻理解“校地融合型”党建工作,明确目标,找准主攻方向;三要结合推进“校地融合型”党建工作,注意方式方法,提高效率,多出成果。

俞国芬就下一步高效推进试点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明确目标定位,以“七张问题清单”为总抓手,努力实现“四个创新提升”;二要把握时间节奏,扎实开展“七聚焦七着力”活动,形成“共建、共商、共育、共享”常态化机制;三要做好结合文章,创造性谋划和开展工作,全面夯实党对高校的领导基础,努力实现高校党建质量整体跃升。(潘成刚/文陈英/摄)

图片新闻

摘要:


3 月 23 日 上 午 ,在 绍高 校 警 务 站 建 设 工 作 会议 在 我 院 举行。绍兴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马成永出席会议,市委统战部 (民宗)、市委政法委、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业务处室负责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教体局、公安 (分) 局分管领导及在绍高校分管校领导、保卫处长参加会议。绍兴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钱成根主持会议。   (刘小燕/文陈英/摄)

学院荣获『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称号

摘要:

本报讯近日,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第二批绿色学校(高等学校)名单,学院被授予“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称号。

2021年9月,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创建行动方案》,学院高度重视,迅速启动“绿色学校”申报创建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积极对照《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的评价指标,从“精神文化、物质条件、行为管理、管理绩效”四个方面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学院绿色发展水平。

2022年11月,学院接受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创建评价验收。经评审,学院达到了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评价规范的创建标准,成为全省第二批获得“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称号的高校之一。

(梁炎钢)

自强自信聚力奋进提升内涵实干担当

新学期 干 部大 会 召 开

摘要:


本报讯近日,新学期全院干部大会、警示教育大会在图书馆828会议中心召开。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均土讲话,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院党委书记梁瑜主持会议,院长沈红卫作2023年工作部署。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及2022年度先进教职工代表参加会议。

陈均土对学院2022年工作取得的成效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给予充分肯定,向艰苦努力、辛勤付出的广大教职员工表示衷心感谢,并结合重点全面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下学院发展面临的问题,深刻阐述充分认识积极稳妥安全有序推进工作的重要性。陈均土对推进学院更好发展提出五个“全力以赴”要求:一是要全力以赴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凝心聚力服务学院发展大局。二是要全力以赴抓好凝聚力工程。齐心凝聚教师力量,抓好课堂和学生成才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要全力以赴抓好教师发展。支持和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四是要全力以赴抓好社会服务工作。强化学科平台建设,通过平台凝聚团队,助力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五是要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稳定工作。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网格化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和机制建设,始终绷紧思想之弦,共同努力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梁瑜在会上传达学校新学期干部大会精神并就2023年学院工作作出强调:一要认清形势,自强自信。充分认识学院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二要红色强基,整固提升。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加强党建引领,深化“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巩固巡视巡察整改成果;三要盘活存量,激发活力。要把握主题、突出主线、抓好主轴、扭住主责,推动学院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四要聚焦聚力,奋力担当。紧扣学院中心工作,坚持真抓实干,突出目标导向,强化底线思维;五要镜鉴常在,严格自律。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持续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始终强化“不想腐”的自觉。

沈红卫以《增强信心激发活力推动学院更好发展》为主题,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建设,人才培养等八个方面总结回顾了学院2022年工作。围绕做好学院2023年工作,沈红卫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调,以“六聚力、六深化”为工作主线,聚力党建引领,深化“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聚力内部治理,深化推进内部治理改革;聚力“大思政”建设,深化三全育人模式改革;聚力强基创特,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聚力服务地方,深化科研服务平台建设;聚力服务保障,深化品质校园建设,着力做好优化部门考核、干部考核等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他强调,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全院上下要切实增强发展信心,凝心聚力谋发展、促提高,盘活存量,激发活力,聚力奋进、实干担当,守牢校园安全稳定底线,推动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陈英/文、摄)

第10版:第10版

学院举办2023届毕业生就业推介会
暨校政企人才培养恳谈会

携手聚力促就业校企协同育人才

摘要:


本报讯为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深化校政企人才共育合作,近日,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推介会暨校政企恳谈会在瑞丰银行商学院举行。绍兴市就业促进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祝烨,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学院党委书记梁瑜,院长沈红卫、副院长李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分院学生工作书记出席会议。党委副书记石旭明主持会议。会议邀请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新昌县人才服务中心、绍兴市人才发展集团海智汇运营中心负责人、瑞丰银行、浙江永大(绍兴)律师事务所、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用人单位代表为学院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建言献策。

梁瑜对长期以来支持学院人才培养、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级人才服务部门、行业企业表达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推动校政企人才供需对接,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希望各二级分院和相关部门以更大力度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紧密结合地方区域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产业学院建设,积极打造“一院一品”。他表示,学院将更主动与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对接,进一步做大做强校园招聘主渠道,全力为毕业生留绍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沈红卫为2023届毕业生代言,详细介绍了学院2023届毕业生生源信息及人才培养情况,从毕业生生源情况、专业分布等方面对学院2023届毕业生作了全方位推介。他诚挚邀请与会单位为元培学子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更多广阔舞台。

会上举行了学院与瑞丰银行合作共建“瑞行”大学生职业生涯工作坊揭牌仪式。学院与瑞丰银行将协同探索建设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基地,合作开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品牌活动等,构建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体系。

同时,举行“就在绍兴·元培创就业工作联络站”和“大学生就业战略合作伙伴单位”授牌仪式。学院在绍兴各县市区人才服务中心设立“就在绍兴·元培创就业工作联络站”,构建校地协同枢纽,打造稳定的人才合作通道,引导学院更多毕业生“引凤还巢”,返乡就业创业。瑞丰银行等8家重点用人单位成为“大学生就业战略合作伙伴单位”,双方将共同继续深化战略合作关系,深挖就业实习基地建设、重点领域校企合作潜力,促进双方人才引育再上新台阶。

另外,学院积极组建开放型生涯导师队伍,聘请各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学院“就在绍兴·创就业工作首席专员”,以及各单位资深人事部门负责人作为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导师”,他们将深度参与校招工作和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工作,提升学院留绍工作宣传效度,推动校园招聘品牌化。

在恳谈会上,祝烨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绍兴市大学生就业情况并作工作指导。与会领导、嘉宾逐一为学院专业设置与建设、培养目标与路径、就业指导与服务等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会议是学院加强产教融合高效统筹、深化校政企交互合作的一次创新实践,也是学院积极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务实举措。通过汇聚各方智慧与合力,加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人才供需匹配,助推校政企合作更优路径和更高频度的价值链延伸与交互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璟/文陈英/摄)

学院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

摘要:

本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3月15日,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在图书馆828会议中心举行。学院院长沈红卫出席会议,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院党总支书记、各部门人事干事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李黎主持。

会上,人事处负责人就2022年度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总结,从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制度建设、发挥党建引领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和师德涵养相结合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选树先进典型营弘扬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制定评价方案落实师德“一票否决”等五个方面全面总结学院2022年度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和成效,并对2023年度师德师风建设作详细部署。

李黎肯定了过去一年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举措和成效,她指出,师德师风建设重在教育,要以案例为警戒、以活动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切实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管理的全过程,并要求各部门要形成师德师风建设合力,分级落实建设主体责任,共同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沈红卫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的第一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要在思想认识必须高度重视,尤其是面对各类高发、频发的师德失范案例,更要引以为戒;二要切实推进,层层抓落实、时时抓落实,不断完善各类建设载体和考核评价机制;三要务求实效,让各类教育学习真正入心进脑,把正能量传递到每一位教师身上,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会议还传达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教师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处理的通知精神,并就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邵宇萍)

图片新闻

摘要:


3 月 15 日 下 午 , 绍 兴 市 国 土 空 间 规 划 研 究 院 党 委 书 记 、 院 长 金斌 受 邀 来 院 作 机 关 党 总 支 “ 崇 学 讲 堂 ” 第 2 讲 “ 绍 兴 网 络 大 城 市 解读 ” 专 题 报 告 。 学 院 党委 领 导 、 越 城 区 东 浦 街道 党 员 代 表 、机 关 党总 支 、 建 筑 工程 分 院 、 公 共 基 础 教 育分 院 等 三 个 党 总 支 理 论 学 习 中心 组 成 员 、 机关 全 体 党 员 和 学 院 首 批梁 柏 台 青 年 人 才 学 院 学 员 代 表等参加讲座。   (吴金辉/文陈英/摄)

矢志笃行绽芳华

第五届“蔡元培”奖学金现场展评会举办

摘要:


本报讯传承校园榜样力量,展现元培学子风采。3月16日晚,以“策马扬鞭正当时,矢志笃行立芳华”为主题的第五届“蔡元培”奖学金候选人现场展评会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学院院长沈红卫、副院长李黎、党委副书记石旭明以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各分院相关领导、师生代表、家长代表等500余人参与此次展评会,共同见证十位候选人(团队)的精彩时刻。

展评会上,来自不同分院的十位候选人(团队)依次上台亮相,通过自己的成长故事,展现元培追梦人的骄人风采。他们中有“以青春赴理想、用信仰铸辉煌”的火箭兵龚宇靖;有深耕团学工作“追风逐月、笃行不怠”的学生会主席应沁倪;有向往天空和梦想、战胜“黑狗”破茧成蝶的傅心怡;有“同心抗疫情青春筑后盾”、扎根分院疫情防控一线的王靖然;有“迎难而上、乘风破浪”、用舞姿书写美育的向阳舞团;有立志传承和弘扬梁柏台法治精神、做有元培底色的科研达人李以辰;有用爱心和青春谱写奉献之歌的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有勤于学善于思、探索“觉醒”之路的国奖获得者王鑫淼;有不畏挫折、战胜病魔、永不放弃的医药人夏露;有退伍不褪色、一身正气不忘使命的特巡队队长朱陆鹏……他们用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程、一句句誓言,描绘了元培学子踔厉奋发、求真务实、发挥个性、冒尖创新、努力成才的精神面貌,以实际行动诠释“进德修业”的院训精神。

本次“蔡元培”奖学金评选活动通过个人申报、组织推荐、网络投票、现场投票、现场展评等环节,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动员全院师生参与到评选中来,得到了密切的关注与支持,对学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校园民主生态,推进“学习榜样,争做榜样,成为榜样”的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真切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尤其听到他们在挫折下不断坚持自我的故事,更是令我热血沸腾。”土木2002班吕仲仁同学表示,今后将以候选人为榜样,不断前行,追逐自己的梦想,做一个披荆斩棘的元培人。

多年来,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升办学质量,全面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理念,推进“大思政”体系建设,充分调动学院、分院、班级、辅导员、班主任等力量,凝心聚力助推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章培蓓/文王乾龙/摄)

校 园 视 点

摘要:

我院与农业银行绍兴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月17日下午,学院与中国农业银行绍兴分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农行绍兴分行行长陈洲、副行长杨剑和申燕,学院院长沈红卫、副院长沈玮出席签约仪式。

沈红卫表示,学院与农行绍兴分行一直以来就是友好合作伙伴,农行绍兴分行用优质的服务、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学院推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迈上新台阶,希望双方全面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产学共赢,努力打造银校合作新典范。

陈洲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在综合金融服务、党建共建、智慧校园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领域形成更多合作成果,共同把银校合作推向新高度。

浙报集团绍兴分社陈惠社长一行来访我院3月23日上午,浙报集团绍兴分社社长陈惠、总监周智敏一行来访我院,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俞国芬,组织宣传部、语言文学分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俞国芬表示,近年来,学院通过与浙报集团绍兴分社紧密合作,挂牌成立浙报集团共享联盟元培学院工作站,开展“时政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希望双方在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接,探索新的合作形式,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融通共享。

陈惠表示,希望双方更加深入地进行信息互通、内容挖掘、亮点发现、新闻宣传、媒体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交流合作,实现校媒共赢。

2023年春季大学生新兵欢送会举行3月14日上午,党委学工部负责人带领建筑工程分院相关师生专程赴市国防动员训练基地,为学院2023年春季应征入伍的土木工程2201班曹依迪同学送行,代表学院向他表示祝贺,希望他牢记初心使命,继承发扬军人精神,在部队的大熔炉中锤炼自己、注重内外兼修、学好本领、早传捷报。

我院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桨板项目高校发展计划首批名单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复函(水上字〔2023〕94号),批准我院公共基础教育分院申报项目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桨板项目高校发展计划。国家体育总局将在桨板运动的师资培训、科研牵头、赛事组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我院授牌第二批高校省级校园足球俱乐部日前,由浙江省学校体育协会、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教育分会主办的浙江省高校体育工作培训会议在诸暨市枫桥学院举行。大会分别为69个浙江省第二批省级校园足球俱乐部等获评单位和个人颁发牌匾,我院“元培修然足球俱乐部”位列其中。

(本报记者综合整理)

图片新闻

摘要:


为深刻把握 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更好发挥团学干 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使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在致敬雷锋纪念日 60周年之际,院团委扎实推进开展“浙江有礼德润元培”系列文明新实践行动。(贺司淇/文、摄)

第11版:第11版

我院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摘要:


本报讯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学院广大干部师生积极收听收看直播,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引发师生热议。

马克思主义分院、梁柏台法学院副院长苏志富:听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欢欣鼓舞,催人奋进。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党即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及时把最鲜活的两会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进一步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加强“大思政课”建设,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效果,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人事处处长胡利胜: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需要我们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要准备把握学院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新方位新担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开放合作层次。在新的征程新的起点上,为推动高等教育创新,我们将发扬事不畏难、行不畏艰、实干奋斗的拼搏精神,守正创新,以高质量的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委学工部部长严兴尧: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一堂师生同上的思政大课。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要以深入学习两会精神为契机,紧跟时代脉搏,强化责任担当,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提升完善学风建设平台、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资助育人平台和书院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思路、新举措,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团委负责人俞丽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有国之大者的战略远见,又有见微知著的精准施策,内容高屋建瓴,思想内涵丰富。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观看大会盛况后,倍感振奋。我们必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学会“青言青语”,走进基层、深入学生,用新时代伟大成就教育青年,用科学理论启迪青年,用战略部署感召青年,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贴近青年“急难愁盼”,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孙璟: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话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对于高校而言,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就是要将就业放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优先位置,切实把就业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好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由学院、二级分院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就业工作的统筹规划,亲自关心、督促就业工作部署落实。坚持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核心,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成才梦,践行青年大学生的报国梦、中国梦。语言文学分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朱磊:过去的5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绩来之不易,但也有其必然,究其原因就是来自于党和中央政府的科学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新征程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两会”为今年的工作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缜密的谋划和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政府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和执政能力。作为教育领域的工作者,我们应该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两会的发展蓝图,为培养伟大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需之有用之才不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经济管理分院党总支书记陈晖: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两会如期举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奋进激昂,我们取得的成绩鼓舞人心。作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奋斗者,必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当好践行者和传播者,将“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分院的各项工作中,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志。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自己应尽的职责。

医药与健康分院党总支书记金超:两会的召开为中国教育事业打开了新的篇章。“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论述再次明确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中国教育将实现历史性跨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分院副教授郑余:报告处处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有温度,接地气,让人倍感亲切。简洁而又详实的报告也正是我们感知新时代新征程,了解国情的生动鲜活教材,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第一时间将政府工作报告融入思政课堂教学,向大学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分院视觉传达1901班周凯莉:政府工作报告清晰传递了求实奋进、凝心聚力的磅礴力量,指引着我们奋进新征程的方向。身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探索设计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振兴、更好服务人民、促进社会发展的更好方式,积极了解前沿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语言文学分院汉语言2001班张思玮:两会期间,全国各地的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让我深深感受到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想而不断奋斗的强大力量。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进取、大胆创新、脚踏实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为学院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本报记者综合整理)

初心如磐奋楫春华

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开展

摘要:


莺时三月,万物生长。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3月8日下午,学院院长沈红卫同来自各分院的学生代表,共聚吾育书院吾彩讲堂,以“围炉谈话”的形式,为线上线下全院8800余名学生带去一堂别开生面、启示深远的“开学第一课”。据悉,今年春季开学期间,学院在举行院长“开学第一课”的同时,还举行了“开学第一堂思政课”、“开学第一次主题班会”,全覆盖、立体化开展精准教育引导活动,丰富活动内容,为新学期注入澎湃动力。——融入学生,点面结合多维育人在吾育书院吾彩讲堂,沈红卫以“春暖又花开,征途再出发——争做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新青年”为主题,结合自身实际和学习体会,围绕“健康、安全、发展”三个关键词深情寄语元培学子:一要更加注重身体健康。疫情寒冬过后,要更加重视加强体育锻炼,从平时生活点滴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家庭分忧、为国家建设服务;二是要更加注重自身生命安全。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牢牢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警惕和预防各类安全隐患,做自己生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三是要更加注重自身成长与专业发展。学会适应孤独,多读书,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同学们认真倾听、不停记录,或点头微笑或凝眸深思。在讨论交流环节,大家围绕学业学习、生涯规划、生活保障等方面纷纷畅所欲言,积极为学院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法学2101班李以辰表示,“今后一定时刻以沈院长的殷切嘱托鞭策自己,在新学期踔厉奋进、迎难而上,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升华课堂,专题教育更护初心志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谈起,深刻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带领同学们学深悟透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他激励同学们要切实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以更加广阔的视野看待中国的发展和成就,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据苏志富介绍,本学期开学马克思主义分院共开设43场“红色基因”思政专题教育课,囊括“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凝聚迈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等主题,为大学生讲授思政专题教育课,唱响“青春强国梦”主旋律。——育人于心,主题班会呵护成长开学之际,学工线组织7个分院、250多个班级召开线上班会,200余名班主任与8800余名学生“云端”相聚,畅谈新学期规划,化解焦虑,共话成长。班主任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各自的方式激励学生,鼓励大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新学期。护理2211班班长胡永祥说:“开学的第一场班会,班主任为同学们设计了一次开学问卷调查,了解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还以线上直播形式与同学们互动交流,真正地走到了我们中间,有这样的班主任,真的很幸福。”

(林鑫隆、邢钰圆/文索子钰/摄)

第12版:第12版

第五届蔡元培奖学金获得者应沁倪:喜获澳洲悉尼大学录取

摘要:


应沁倪,财务管理1901班,院学生会主席、辩论队队长、宣讲团团长,多次荣获浙江省“互联网+”、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等省级奖项。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应沁倪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三年来,她脚踏实地、踔厉奋进,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描绘了一副又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服务同学,做好“桥梁与纽带”“根据全国学联组织选举办法,选举产生学院第十届学生会执行主席——应沁倪。”从2019年入学,成为院团委镜像全媒体干事,到成长为院团委学生会主席,应沁倪始终坚持“服务、团结、创新”,用责任担当使命,以行动践行“为同学服务”的宗旨,累计参与完成200余项学院工作,通过院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元培青年”累计推送文章230余篇,点击量超48万次。

“2021年12月,刚上任便赶上了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老师进行短暂的工作交接后,就召开紧急会议,以最快速度开启防疫工作。”作为疫情防控工作学生组织的总负责人,应沁倪毫不犹豫地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两小时内招募完成第一批志愿者,当天下午四点组织全体志愿者正式上岗。隆冬至,为确保校园食堂防疫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应沁倪常常早晨六点左右起床,帮助志愿者搬运防疫物资,督查工作进展情况,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在她的安排下变得井井有条。

“两年的校园防疫志愿服务工作,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志愿者工作的付出和不易。”应沁倪说,“对于我而言,一方面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帮助他人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作为学生干部,应沁倪十分注重与小伙伴们的沟通交流,在管理院学生会时还有着这样的“小妙招”:“工作上犯错时及时进行沟通、纠正;取得进步时毫不保留进行表扬。”这样既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也可以形成激励机制。如今,“卸任”的应沁倪还是心心念念着这个“大家庭”。“即使学业紧迫,学姐也很关心学生会‘新血液’的运转,与我分享如何协调学习和工作以及如何让团队更加有凝聚力。”新任学生会执行主席贾鑫说。留学深造,做更优秀的自己以学为本,思行并举。应沁倪认为,课堂知识吸收是必要的,课后也需要花时间及时温习。她立足专业学习,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连续三年获得综合奖学金,综合评价排名位列专业第二。

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应沁倪定下了考取悉尼大学教育学硕士的目标。“国外的大学比较看中本科阶段的绩点,这是一个简单直观的考查点。”应沁倪介绍道,“所幸自己平时功课比较抓紧,满足了悉尼大学平均绩点的要求”。除了学业成绩,应沁倪在托福考试这一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我本身在学习英语上并没有很吃力,但是口语是相对较弱的一项。”为此,她从备考托福以来,每天坚持练习口语,最终成功取得托福总分95分的好成绩。

“留学申请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从院校选择到最后顺利留学,程序比较繁琐。为了让自己有更有竞争力,我在材料收集方面花了不少精力。”应沁倪说。网申提交、寄送纸质材料、提交推荐信……她努力将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做到最好,最终顺利通过面试,拿到了悉尼大学的offer。“目前我正在自学教育学相关知识,希望自己能在悉尼大学继续钻研和深造。”寻一方“乐田”,短暂休息再出发寝室的书架上,摆着几本对应沁倪意义非凡的笔记本,笔记本内页中摘录了许多励志的句子。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应沁倪喜欢以做摘录、写日记的形式,进行自我对话,帮助自己快速找回状态,这也是她日常给自己“充电”的方式之一。“我喜欢审视自己,向内进行自我探索,每一段经历于我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进行向内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应沁倪会对每一段经历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回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找到前行的下一个目标。

工作之余,应沁倪还有着自己的“小花园”。“剪切花的茎秆一端浸没在水中,在水下面用剪刀将茎秆剪切去2-3cm,如此剪切后茎秆中的空隙便没有空气进入,花朵能吸收更充分的水分,更加保鲜。”在创业园,应沁倪经常在这里修剪着枝叶,放松、休憩,还创造性地开展了“一元换购”活动和花艺体验小活动。“埋下的种子需要用信仰注入力量才能深深扎根、用行动浇灌才能茁壮成长,始终用实际行动来不断追寻更优秀的自己,迎来更精彩的绽放。”

(王佳怡张思玮/文王乾龙/摄)

第五届蔡元培奖学金获得者朱陆鹏:追梦军旅,别样青春写芳华

摘要:


走进军营,再续军旅梦爷爷的大檐帽是朱陆鹏从军梦的“启明星”。在初、高中阶段,朱陆鹏就开始坚持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为走上从军路打下基础。高考结束后的第一次军校报名,朱陆鹏因学习成绩不佳而遗憾落选,“落选了就再继续努力,我不会放弃,我要到最艰苦的陆军野战部队去当兵!”一年后,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最终如愿入选。

初入部队,高强度、高饱和的训练让朱陆鹏时常处于身心疲惫和精神紧张的状态中,没达到及格线的十公里成绩更是给他了一个“下马威”。“哪里不行练哪里,再苦再难都要扛。”只要一有空,朱陆鹏就“钻”进操场练习耐力负重跑,努力啃下这块“硬骨头”。慢慢的,从吃力地跑完全程到能够稳定控制气息和步伐,再到以39分48秒打破个人记录获得最好成绩,朱陆鹏也越来越体会到坚持到底才能胜利。

朱陆鹏所属部队是一线作战部队,需要24小时战备执勤。他介绍道:“一周轮休一天,工作日每天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熄灯。白天被满满当当的训练‘塞’满,晚上站岗执勤。作为一名军人,必须要克服一切困难,不打折扣地完成组织交予的每一次任务。”

作为陆军野战部队,战术演习训练是必修科目。朱陆鹏回忆起最难忘的一次训练,“当时我和战友参加集团军组织的红蓝对抗演习,我们单位奉命徒步行军前往一百公里之外的军部执行任务,”朱陆鹏说道,“晚上我们依山扎营休息,可是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雨水顺势流进帐篷里,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只能强迫自己‘泡’在水里睡觉。”

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逐渐淬炼出朱陆鹏刚毅昂扬的军人精神气,橄榄绿在他热烈的青春里,留下了深刻又难忘的一笔。到达指定地域后,部队奉命组建救援突击队,连夜前往抗洪一线,开展救援工作。“我是党员,我先上!”救援现场,班长和老同志第一时间冲入暴雨中,组成人墙搬运沙袋开始紧急排险。

“在抗洪前线,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救援人民群众和阻遏水势,平均每人每天搬运沙袋五百余个,身上就没有干的地方。”朱陆鹏回忆道,“我们班的一位老同志,在救援过程中因为水势太大险些被冲走,多根手指粉碎性骨折,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真正内涵和深意。”头顶是瓢泼的暴雨当头“灌”下,腰下是齐腰深的滔滔洪水,眼前早已是模糊一片,“身上又冷又疼,汗水和泥水都混在一起。时间紧迫,就连吃饭也都是随便扒拉几口,总想着再去哪里搭把手。”

在救援过程中,朱陆鹏全身心地投入,一双手因长时间搬运麻袋和浸泡在水中而起皱,但他不喊苦不喊累,与战友们肩并肩,用身躯“搭”起救援之桥。2020年7月13日直至8月22日,为期40余天的抗洪救援任务结束,朱陆鹏被授予国家级“个人嘉奖”。前线抗洪,风雨逆行者乡村支教,爱心相伴行2020年长江中下游流域突现特大洪水。得知这一消息后,朱陆鹏第一时间提交出征申请书,跟随连队连夜奔赴前线。当天晚上“想把善良与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为那些需要陪伴和帮助的孩子送去温暖和关怀。”退伍后,朱陆鹏报名参加“筑梦浙江支教队”乡村支教活动,负责丽水、衢州两市三所学校的支教统筹工作。采访时的他,脸上带着笑意,分享着自己的支教故事。

“我不仅教一些趣味法学的理论知识,也会分享一些国防教育的知识。”课上,朱陆鹏因材施教,用学生感兴趣的授课形式进行教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课后,朱陆鹏重视和关心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每晚都会逐个家访。“在我看来,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要保证‘小树苗们’阳光、健康地成长。每一步走得踏实了,我才能更安心。”朱陆鹏说。

支教期间,当地村民都十分热情,“我们本来计划住在村委办公室里,但村民们主动提出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让我们住上了三人间。”朱陆鹏笑道,“志愿者需要自行解决吃饭问题,当地村民还会暖心地送上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临走前,孩子们不舍的道别也令朱陆鹏十分欣慰,“支教生活虽然辛苦,但对我来说,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记忆。”

走出军营,转变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朱陆鹏将在部队中锤炼出的吃苦耐劳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带到了学业上,先后荣获学院2021年综合一等奖学金以及浙江省省政府奖学金,参与大型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积极开展社会法治实践工作。“橄榄绿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时常告诫自己自律、扎实做人做事。”

(项欣怡仇培琪/文王乾龙/摄)

第五届蔡元培奖学金获奖者夏露:为爱守候,“药”路漫漫亦灿灿

摘要:


萌芽露角,青春须早为“小时候生病,总觉得中药太苦。”药学1901班夏露聊起选择药学专业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己身子骨较弱,常与药物接触;另一方面是人生老病故,让人有种无力感,我希望能够学药、发现药,救家人、救更多人。”

怀着这颗初心,2017年,夏露来到元培学院,开启理想大学之门。两年的时间里,她迅速通过了英语等等级考试,也在数学建模等竞赛中名列前茅。为了提高综合能力,她跨专业报名“化工设计大赛”,除了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外,还学会了剪辑制作、整理文档,也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为获取更多经验,身为队长的她带领两个竞赛团队,每月跑两三趟绍兴文理学院,找相关化工专业团队、老师进行探讨,认真记录修改意见,力求将每一部分都“把好关”。回忆起备赛的点点滴滴,夏露说,“通宵成了备赛时的常态,经过五个月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获取了浙江省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的荣誉。”

“书上的知识只是敲门砖”。生活中,夏露也希望自己是一位“有温度的医药人”。她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更实际的行动,积极投身到各项公益活动中去,“安宁疗护志愿”正是其中一项。夏露跟随队伍来到绍兴市人民医院,陪伴高龄病人,倾力协助医护人员,为患者解答用药相关知识。“这些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陪伴的重要性,无论是家人,朋友,亦或伴侣。”药无止境,学海勤做舟2019年6月,夏露25年人生中最大的磨难来了。她第一次坐上救护车,从此离开校园,与病魔斗争。“我失去了健康与活力,甚至失去了自理能力,只能被家人照顾,10天瘦了17斤,调整药物后,又短期增重30斤。”夏露回忆道,布满针孔的浮肿双手、身上的手术刀疤、剃光的头发、肥胖的身体,让她觉得自己简直糟糕透了。

“但好在,我身旁有数不尽的关爱。”回想生病的1184天,夏露坦言,母亲辞去了工作,全程陪伴。“有时夜里做噩梦,只要我一睁眼,就看到妈妈在安抚我的情绪。”爷爷奶奶,也对夏露倾其所有的爱。“有回过年,我在枕头下发现一个红包,里面塞满了钱。”看着家人的举动,夏露心想,无论再难,她都得撑住。

于是,“复学”的念头在夏露心里萌生。“我不想在病床上干躺着。”夏露说道,2020年,在医生的准许下,她返回学校。可病情的反复却让夏露不得不再次休学。在家的日子里,夏露暗暗地问自己:难道就这么放弃了?或许可以再挑战自己一把。2021年9月,她再次回到学校。尽管很想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但虚弱、精力不足、写字手抖、记忆力下降等状况,还是常有发生。可她并没有打退堂鼓,生病缺课,她会请同学帮忙录音,反复听讲;基础知识遗忘,会寻找网课,从最简单的听起;手抖不方便写字,就用键盘挨个敲;记忆力差,就反复抄写,利用全部时间去努力背诵。每一门课,夏露都完成了1-2本练习题。

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夏露在补修9门课并且没有重修大二因疾病而落下的科目情况下,将均分提高了3.13分,收获了当年的省政府奖学金。跨语追梦,终圆医药梦“现在,我的身体已经好多了,我想去其他地方看看,追回落下的时光。”谈起未来规划,夏露讲述道,“2022年10月份的申请中,我成功收获了诺丁汉大学药物发现、纽卡斯尔大学药物化学的研究生录取。今年下半年,我将开启全新的阶段。”

其实,在这之前,夏露也纠结过是否要出国读研。“我是一个不善于学习语言的人。所以,我申请了剑桥大学的海外课题来涉水,看看能不能克服语言问题。”面对全英文教学,夏露会为了一句话琢磨许久,悄悄地用着实时翻译软件,但她始终坚信自己可以。而事实证明,夏露做到了。正如剑桥大学的终身教授Prof.Axel对她说的:“我不认为语言是限制优秀的因素,只要你想,你就能行。”边听课,边用录音笔记录,反复巩固练习,最后结课时,夏露也得到了老师较高的评价:“无论是从面试里,还是平时的努力中,都能感受到你的认真、你的态度。”这给夏露出国读研,倍增了莫大的信心。

站在蔡元培奖学金演讲的舞台,夏露回望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病魔拖住了我的脚步,但我没有让它拖住我的人生,它成为了一个让我可以变得更强、更勇敢、更成熟的转折点。”作为即将毕业的学子,她希望自己能勇敢走出国门,去感受不同的文化,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让自己对生活、对世界,拥有更广阔的理解,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照顾家人,积累足够的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药人,为社会作出贡献。(洪洋洋罗林峥/文王乾龙/摄)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在线投稿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2348次访问,全刊已有739339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