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绍 兴 香 炉 峰 之 巅 有 禹 穴

   期次:第502期   作者:●李鸿翔   查看:114   

文章介绍了绍兴会稽山禹穴的由来和位置,标识了禹穴标识点,其中香炉峰之巅的禹穴虽没有标识,但其也因大禹藏书之处而著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可以访问相关网站或咨询专业人士。


关于会稽山上的禹穴,历来众说纷纭。据现存文献史料记载,以黄帝藏书处为禹穴的似有三处:一在宛委山阳明洞天之飞来石罅中;二在郦道元《水经注》所载距禹庙七里的禹井中;三即是距禹陵西南约五里,东与宛委山相毗连的香炉峰巅之飞来石处。又以大禹安葬地为禹穴的有两处:一在禹庙大殿东侧的窆石之下;二在禹庙前坐东朝西,依会稽山麓而筑的“大禹陵”碑后侧,为明郑善夫所考证。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创,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编制的《绍兴禹迹标识导读》已标识了会稽山上阳明洞天处的禹穴、以窆石为标志的禹穴、明郑善夫所考证的禹穴,唯独没有标识香炉峰之巅的禹穴。

会稽山可指地理学上的会稽山脉,亦可作为绍兴城南诸山的通称。历来的经史地志对会稽山载有诸多别称,如苗山、茅山、衡山、釜山、防山、覆釜山、栋山、南山,后还细分为石匮山、石帆山、葛山、射的山、白鹤山、石伞峰、香炉峰等。若从历史文化的视角考察,会稽山的区域范围主要指宛委山及与之相毗连的香炉峰一带。宛委山最早见载于先秦文献《汲冢周书》:“禹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得通水之理。”而西汉纬书《遁甲开山图》则又载为:

禹治水,至会稽,宿于衡岭。宛委之神奏玉匮之书十二卷以授禹,禹未及持之,四卷飞入泉,四卷飞上天,禹得四卷,开而视之,乃《遁甲开山图》。因用以治水,讫,乃缄书于洞穴。

会稽山别称衡山,此处“衡岭”即会稽山别称衡山之岭,而不是湖南的南岳衡山;“宛委之神”即宛委山的山神。“玉匮之书”十二卷大禹得其四,后大禹治水毕,复藏于宛委洞穴。同样的神迹,虞世南编撰《北堂书钞》引《玄女兵法》载:

禹问于风后曰:“吾闻黄帝有胜负之图,六甲阴阳之道,今安在乎?”风后对曰:“其图,黄帝藏会稽之山下,其坎深千丈,广千丈,镇以盘石,求之者亡,视之者见,致难得也。”禹北见六子,问海口所出,禹乃决江口,鸣角会稽,龙神为见,玉匮浮。禹乃开而视之,中有《天下经》十二卷。禹未及持之,其四卷飞上天,禹不能得也;其四卷复下陂池,禹不能拯也;禹得中四卷,开而视之。这个宛委洞穴,因大禹得皇帝藏书并复缄书于此,后称其为黄帝藏书处的禹穴。自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他“上会稽,探禹穴”后,凡到越中任职和游历者莫不以探此穴为要务,并留下了许多有关探访的诗文。而香炉峰之巅的禹穴,历代文献史料及探访诗文对其记载亦不在少数,今历述如下:

其一,香炉峰在大禹陵西南约五里处,因其东北与宛委山相毗连,唐宋以前的越地志书常将之与宛委山记为一山。因此,这一点位的史载很容易与阳明洞天处的禹穴相混淆。东汉赵晔编撰《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作如下记载:

乃案《黃帝中经历》,盖圣人所记曰:在于九山东南天柱,号曰宛委,赤帝在阙。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瑑其文。宛委山因峭壁高耸,直立如柱,亦载为天柱山;山上的金简玉字在“其岩之巅”,而磐石之下,即被视为黄帝藏书处的禹穴。《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接着还续载:

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山发石,金简之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上述所载禹登“衡岳”即会稽山的别称“衡山”;《尚书·大禹谟》:“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故知大禹名曰“文命”。而“倚歌覆釜之山”中的“覆釜”亦即会稽山的别称“覆釜山”。禹在黄帝岩岳之下斋醮三月后,登山、发石、授书,得通水之理。

其二,南朝会稽太守孔灵符作有《会稽记》,沿袭了《吴越春秋》中的记载:

会稽山南,有宛委山,其上有石,俗呼石匮,壁立干云,有悬度之险,升者累梯,然后至焉。昔禹治洪水,厥功未就,乃跻于此山,发石匮得金简玉字,以知山河体势,于是疏导百川,各尽其宜。宛委山上有石匮,又称石匮山;因打开石匮,禹得到了金简玉字。此亦系为黄帝藏书处的禹穴。但如从《会稽记》所载“壁立干云,有悬度之险,升者累梯,然后至焉”的具体描述看,其所指十分接近至今被称为拾级而上、旋折如螺的“炉峰之巅”,而非位于宛委山东南的阳明洞天处。炉峰之巅亦称为“天柱峰”,南宋《嘉泰会稽志》有载:

释法慧,持律甚严,隐禹穴天柱峰,诵《法华经》,足不履人间者三十年。为周颙所师礼,王公贵人得一识面,以为美谈。

南朝宋大明间(457~464),在炉峰之巅就建有天柱山寺,时名天柱精舍,高僧慧静住寺弘法多年,并著《文翰集》10卷行世。继其衣钵者法慧,隐修天柱峰,且天柱峰与禹穴并称。

其三,因香炉峰之巅云雾缭绕不绝,如香炉之青烟,其名遂逐渐形成于唐宋时期。唐时东游越中的诗人络绎不绝,谒禹陵、游若耶、宿夜云门寺者,亦多登临香炉峰览胜。孟浩然在《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有“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的诗句;白居易在《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诗中亦有“石凹仙药臼,峰峭佛香炉”之句。徐凝作有《香炉峰》一诗,其诗为:“香炉一峰绝,顶在寺门前。尽是玲珑石,时生旦暮烟。”南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中亦载有“香炉自烟,天柱可梯”之句。其时,香炉峰已被称之“越中佛国”“天竺胜境”。南宋《嘉泰会稽志·山》所载的“茅岘”上的一峰始称为“香炉峰”,且与石匮山一并记载:

茅岘,在(会稽)县东南一十五里。茅君隐于此。一名玉笥。出美玉,其形如笥。山阳一峰,状如香炉,又谓之香炉峰。茅岘与会稽山接。旧经:会稽山一名苗山,亦名茅山。疑只此山。然旧经茅岘有香炉峰,盖会稽山之别峰也,今因之。

……(下转第8版)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在线投稿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2461次访问,全刊已有739728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