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绍兴文理学院办学基本情况

摘要:绍兴文理学院办学基本情况   绍兴文理学院成立于1996年,在原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和绍兴高等专科学校等合并基础上组建,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创办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先生曾任监督(校长)。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拥有62个本科专业、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地方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高校。   一、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529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026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7.06%。已有7届硕士毕业生。   学科与专业。学校拥有62个本科专业,涉及9大学科门类。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50个学科方向和领域。有省“十三五”一流学科6个。工学、人文学科、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学门类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4个二级学科方向和领域;有18个本科专业,覆盖13个一级学科,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3270人,占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24.67%。人文学科门类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8个二级学科方向和领域;有13个本科专业,覆盖6个一级学科,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3038人,占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22.92%。管理学门类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4个二级学科方向和领域;有8个本科专业,覆盖3个一级学科,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2057人,占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15.52%。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33人,生师比为14.06∶1。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861人,占比83.3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97人,占比38.4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66人(正高专业技术职务166人,其中教授135人),占比45.11%。“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39.01%。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省“151”人才44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9人。还聘请了一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担任该校“鉴湖学者”讲座教授。   教学水平。2005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十二五”优势专业,7个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省“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个“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科研水平。近五年,学校共有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97项,其中国家级190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累计校外实际到账科研经费1.87亿元,年均3735.01万元。   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5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成果奖2项、在引进的教师中有201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此前,该校曾以第一完成单位在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项,在引进的教师中有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现有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书法)1个。另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团队)7个,其中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智库1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和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基础设施。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487.29亩(不含水域),生均68.25m2,校舍总建筑面积62.55万m2,生均43.05m2,其中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1.86m2。目前,该校已全面启动校园扩建改造工程,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8亿元,生均2.21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80.03万册,生均105册,电子图书约114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期刊约172万册,数据库47个,拥有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有34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30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师范类专业实习学校68所、医学专业实习医院30所),1所直属附属医院。   办学经费。学校办学经费有稳定和可靠的来源保障。2014—2018年日常办学经费26.82亿元,年均增长12.91%,生均3.58万元。绍兴市财政按照“常规+专项”的方式,在常规经费保持逐年增长的基础上,“十二五”至今已拨予13.14亿元专项经费,用以支持学校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领导班子。学校现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11人,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熟悉高等教育,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2人来自省市地方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中,有正高职称8人,博士学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省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   二、办学特色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对接地方需求,优化学科布局与专业结构。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绍兴和浙江产业布局及地方文化特点,设置纺织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酿酒工程、土木工程、书法学等学科专业,并不断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先后停招15个专业(方向),增设康复治疗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逐步形成新材料开发与应用、建筑工程技术、生命健康技术与服务、商贸运营管理、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教师教育等多个与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紧密对应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其中,纺织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为省“十三五”一流学科,纺织工程、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科布局与专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深化产教融合,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校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设置一系列产教融合课程模块或专业方向,推出医疗设备智能化、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软件工程师、创意纺织品设计、微电子器件封装与设计、跨境电子商务等校企合作课程模块16个,成立百度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实施“业界精英进课堂”、设立“特级教师工作流动站”、共建实践基地等,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个,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明显加强,近五年在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国家和省级奖项1628项。近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强化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秉承“修德求真”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以党建引领,寓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于一体的全校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追求卓越。注重专业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有机结合,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形成有效的大思政格局。该校倡导以“感恩责任、诚信友爱”为主题的毕业生“爱心承诺”活动,持续接力22年,被评为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品牌。   学校毕业生一直以“思想素质好、专业基础实、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为社会培养了如知名学者俞可平、国家第十二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舒兴中、高被引科学家盛国栋、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宁伟及政界的知名校友和一批名医名师名校长等。   (二)服务地方能力和贡献度不断提升   聚焦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学校多年来致力于学科聚焦,打造学科“高峰”,在土木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与材料工程、人工智能与机电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与越文化、书法艺术、中小企业管理与区域发展等领域形成了优势与特色,尤其是工程学学科已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如在土木工程领域,该校聚焦岩土力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等方向,发明了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精细快速获取技术,突破了困扰40多年的Barton-bandis强度准则露天矿山应用的瓶颈;开发的基于滑动力监测的滑坡监测预警技术,可提前3~5小时预警预报。该领域的团队负责人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   注重平台建设,助推地方产业转型。浙江是全国集群产业和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学校围绕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需求,注重科研平台、创新团队与智库建设,建有“精细化学品传统工艺替代技术研究实验室”“清洁染整技术研究实验室”等一批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功能化多孔材料和绿色替代技术科技创新团队”“能量转化与储存创新团队”“新结构经济学长三角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创新团队和智库,组建了“数字纺织服装设计重点实验室”“黄酒研究院”等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医药化工、功能材料与应用、纺织品生态染整加工技术、纺织印染装备智能化等一批市级重点创新团队。加强与大院大所和名企名校合作,建立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纤维基复合材料国家工程中心分中心等一批共建合作科技平台,主动服务区域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校地合作,促进项目成果转化。学校与各县市区、企事业单位开展战略合作。组织实施“百名教授博士下基层”,累计有312人次赴企业挂职,担任技术顾问或科技指导员。一批教师担任省市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智库专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咨询,不少应用对策调研成果得到省市主要领导批示。在各县市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近五年,共承担服务地方的横向应用性课题629项。教师获得的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中,与企业合作的科技成果占88.9%。如沈润溥教授与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全合成新工艺,10余年来已为该企业实现累计销售超过50亿元、利税近20亿元。该校以“平台+团队+项目”模式服务地方发展,实现了校地共赢。   (三)文化研究与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   越文化研究取得系列成果。学校立足文化强省建设,充分依托绍兴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成立了越文化研究院、王阳明研究院、浙江省鲁迅研究会等研究机构。依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积极打造“中国越学研究”特色品牌。在越地文化和鲁迅研究等领域,近五年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项、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其他省级成果奖4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32项,累计发表一级期刊论文、出版专著84篇(部),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国际传播与交流不断深化。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中国鲁迅文化基金会联合开展“与大师跨时空对话”系列活动,先后与雨果、但丁、泰戈尔、托尔斯泰、夏目漱石、海涅等国际文学巨匠所在城市开展文化交流。承办“王阳明国际学术研讨会”“陆游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与教育部共建中外人文交流基地,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书法),先后在新西兰、俄罗斯、意大利、瑞士、加拿大、波兰、捷克、美国等8个国家开设了“兰亭书法学堂”,把中国书法艺术传播到海外,不断深化和拓展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丝绸之路”。   面向社会开展文化推广与服务。学校依托各类人文社科平台和创新成果,以文化惠民助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学生合唱团在第四届至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中共获国际金、银奖9项,其中2次获世界冠军,合唱《大禹纪念歌》成为每年公祭大禹典礼上的经典节目。书法团队研发的“现代化书法教学平台”面向全社会普及书法教育,并为社会书法爱好者开设“书法门诊”100余场。“风则江大讲堂”面向校内外开放,自2005年设立以来,广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哲学与科学、经济与社会、中国与世界等重大主题进行演讲和报告,已累计举办300余场,被誉为“没有边界的文化,没有校门的大学”,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浙江省优秀社科普及基地。   三、办学定位与目标   办学定位:扎根绍兴,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面向国内外,建设一所以“工、文、管、理”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人才培养定位: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培养具有高度责任心、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创造性解决本专业较为复杂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发展目标: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近期为1.8万人,中远期为2万人。到“十三五”末,人才培养质量和内涵建设得到显著提升,应用型办学水平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到2025年,成为省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建设示范高校,2~3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力争实现博士点突破。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8116次访问,全刊已有724471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