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绍兴文理学院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绍兴文理学院护理学专业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和卫生保健事业、护理科学发展需要,以“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和着眼点,探索能适应现代护理发展需要,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人才培养质量高、综合实力强、特色鲜明的护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办学历史        我校护理学专业的办学历史可溯源至1917年的福康医院高级护士学校。  1917年,绍兴福康医院创办绍兴福康医院护士学校(简称福康护校),由毕德明女士担任首任校长。学制4年,主要采取半工半读、以师带徒的方式教学。1921年,福康护校正式向中华护士会(Nurses Association of China)登记注册。福康护校毕业生的特点是职业意识强,护理技能熟练,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1945年,学校更名为绍兴福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2年9月,福康护校与浙江省立绍兴医院卫生技术学校合并成立浙江省绍兴卫生学校。2000年起,学校并入绍兴文理学院,开始大专层次的护理学专业教育。2004年起获准设置本科专业,平均每年招收护理学专业学生200余名。2019年开始招收护理学本科国际留学生。近100余年来,我校已为社会输送护理人才10000余人。  二、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护理人员培养多元化的需求,秉承以“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做”三位一体,“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实践”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构课程体系        1.重构“交互渗透”的课程框架。  “交互”平台:①公共、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交互”平台:公共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贯穿于第1-6学期,课程门数和学分逐渐减少。同时从第1学期开始,开设临床专业课和认知实践,课程门数和学分逐渐递增。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交互”,强化公共、基础知识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认知,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②课程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交互”平台:在课程实施中,减少课堂理论教学,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自我构建知识能力的培养。如在第3、4学期的《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的理论课程学习和相应的实验实训后,学生分别到临床实习2周,加强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和护理评估实践。  2.遵循“淡化学科界线”,优化课程内容        公共课程:体现专业特色。重组公共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公共课的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适当增加医学发展史的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社会实践内容调整为结合社区卫生发展情况的调研。  基础课程:符合专业需要。课程内容摆脱原有以生物医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的框架构造,打破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根据专业需要,将原有的《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8门课程整合、重组为以结构演变为主线的《人体形态学》、以功能变化为主线的《人体机能学》和以人与环境关系为主线的《病原生物学》。同时对专业基础课实验进行整合,组成《机能实验学》,以减少重复性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专业课程:适应专业发展。根据医学模式转变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打破原来以“疾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以“人为中心”、人的成长周期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老年护理学》,重组整合为《母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将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如病理生理学中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的发病机制)整合入临床专业课中,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增强基础知识的应用性和基础与临床的连贯性。  (二)建设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三位一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总体框架包括四个层次——“认知实习+教学实习+综合技能实践+毕业实习”。学生从入学开始接触临床实际,并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培养中提升职业能力。在具体落实中,注重突出关键环节。首先建立“四双”实践教学模式,即“双纲”(理论、实践大纲)、“双线”(理论、实践双线)、“双师”(教师、技能系列)、“双基地”(校内、校外);其次,注重临床师资的培养和实习过程的管理;第三,建立考核体系,做到过程和结果考核、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并重。  (三)推进教学改革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模式研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沟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等能力尤其显得重要。任课教师能结合课程教学实际需要与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实行多种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组合。  1.开展问题导向教学,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设计学科整合型的PBL案例,开展PBL讨论学习。案例中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查阅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自由讨论、查阅文献、汇报交流等环节逐步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2.采用护理查房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以精选的典型病例为载体开展护理查房,学生围绕案例认识疾病,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病情评估、现况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设定预见性策略,实现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教学过程注意理论与技能的结合、学科知识的延伸、过程评价的合理,帮助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结合,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3.采用情境模拟教学,引导沉浸式学习        根据各章节具体内容设置相应临床案例情境,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剧本,通过学生参与情景、在情景中解决问题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了护理人文素养。  4.组织社区服务学习,强化学生实践技能        布置社区实践课题,学生分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福利机构、幼儿园、居民家庭等诸多场所完成社区调研、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等实践活动。通过项目的完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思维。  5.建立团队小组学习,培养协作交流能力        学生建立学习团队,以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开展课堂内外学习,从案例讨论、情景剧展演、社区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等方面开展小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职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都得以提高。  6.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基础上,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开设课程站点,发布课件、学习资料和视频等进行在线授课辅导、在线作业发布和批改、在线考试等,实现在线教学、网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护理教师还利用钉钉、企业微信、QQ群、微信等信息化平台,推送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病例信息、视频信息,与学生开展在线授课、问答互动、教学反馈。  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既有个体学习、查询、实践,也有团队形式的疑难分析、问题讨论,因而在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等多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提高。  三、人才培养特色      (一)强化实践技能培养,适应社会用人需求        1.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护理学专业已经形成四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认知实习+教学实习+综合技能实践+毕业实习),学生全程参与实践实训。认知实践旨在引导护生对护理职业理念和精神、护理工作职责和服务本质、患者就医需要与服务流程、护患关系与沟通交流、医院文化环境与护理、医院人性化管理等问题的正确认知;教学实习旨在促进学生专业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巩固护理学基础基本理论知识,强化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集中进行强化训练,以案例为基础开展基本技能、专科技能、临床思维的强化训练,缩短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增强护生实习的适应性;毕业实习是全面学习护理学知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针对专业发展现状,以课程为基础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在专业基础课中,对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三门课程的实验进行整合,组成《机能实验学》,以减少重复性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实验;在专业课中,不断尝试以案例设计为基础和解决问题为特征的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考核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病人的情境考核,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沟通、关爱患者的职业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学生申报和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倡导以学生为实验教学主体的综合性护理技能训练,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创新思维;通过每年举办院、校二级护理技能竞赛、参加省护理知识技能竞赛等活动带动实践教学改革,努力创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良好的氛围。  3.完善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实践途径和内容        校内基地在现有医学实验中心的基础上,参照医院的病区设置,引进信息化、智能化设施,改进实践基地的布局;根据“成长周期”主线重组原有的设备、设施;增设有大数据中心、智能化教室等,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医学在线学习、无人值守开放预约管理等系统,实现智能助教、在线学习、开放预约等智能化教学和管理。校外基地新增绍兴市区范围的社区服务中心、福利院及老年院作为学生实践基地。近5年来共有1000余名专业学生进行基地实践,参与社区健康促进活动,编制并发放近万册健康指导手册,开展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糖尿病防护、中医养生等15个专题健康讲座,社区健康竞赛20余次。与校外基地共同培训建有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发挥临床护理教研室的作用,加强专、兼职教师间的联系与互动,为专业教学实现课堂与临床实践“零距离”提供保障;不断完善学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联动的护理学专业实习教学管理体系。  (二)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促进科学人文结合        护理学专业积极探索贯穿护理教育全程的护理人文整合路径,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多层面开展护理人文教育,形成了入学到毕业四年不间断的“认知——感悟——践行”的人文素养培育模式。  1.认知教育促进人文关怀理念的建立        新生入学开展始业教育和授服仪式帮助护生对护理职业有较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树立起护理职业的荣誉感、自豪感,提高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兴趣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第一学年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认知实践,对护理职业理念和精神、护理工作职责和服务本质、患者就医需要与服务流程、护患关系与沟通交流、医院文化环境与护理、医院人性化管理等问题,进行正确认知,帮助学生建立护理人文关怀理念。  2.课程教学实现人文素养的全面养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构建三阶段递进的护理人文课程体系。第一阶段,主要设置导学课程,如护理学导论、美学与礼仪,帮助护生对护理职业有正确认识,提高审美修养,认识护士角色和专业形象。第二阶段,设置“伦理和关怀”、“思维和沟通”、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卫生法学等相关课程。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师言传身教,帮助学生了解与护理相关的道德、伦理、心理、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沟通、决策、关怀、分析等社会化技能。第三阶段,通过临床技能实训和整合性PBL课程,训练学生的护患沟通技巧、人文照护等人文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自觉地把护理科学知识与护理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教学、启发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人文体验和感知。如视频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等注入临床人文议题,辅以临床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感知“以人为本”;增加互动式、小组讨论式和激励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深化人文思考;体验学习则实施递进的人文实践体验训练,促进人文关怀。  开设多门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兴趣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中选读法学、社会学、文学、管理学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  2.形成性教育重视人文素养的多维度整合        依托综合大学的优势,结合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营造蕴含人文精神的校园氛围,通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多维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环境育人。以绍兴历史名人命名的树人路、景岳路、元培路等流淌人文精神,润物细无声;“修德求真”校训和“崇德尚医”院训浸染学生血脉;南丁格尔、白求恩等医学大家事迹,诉说大医精诚;阳明书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滋养学子心灵。  文化育人。风则江大讲堂“感受名家风采、共享学术盛宴”,致力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杏林讲堂”旨在培养学子汇通文理、关怀众生的人文情怀;人文仪式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始终,增强“悬壶济世”使命;人文体悟从病人、专家、学生三重视角,感染和触动学生。  实践育人。礼仪培训、就业面试模拟训练、暑期送医下乡等活动加强学生的专业人文关怀技能。辩论赛、人文知识讲座、社团巡礼、科技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和组织沟通能力的培养。  3.临床实践教育强调人文关怀行为的践行        临床实践才是人文知识转化和应用的重要平台,护理学专业重视护生见习、实习期间的人文训练与实践,注重将抽象的人文技能形象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学生实习前,举办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的系列活动及医学生授服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实践教学过程中临床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有机地将护理人文教育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教学内容,包括护理评估过程中的语言沟通、礼仪形象、行为规范,告知义务中的法律要素,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思维能力、护患合作理念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等,随时随地随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学。  四、人才培养质量        护理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社会对护理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在人才培养上获得了一定成效。  1.就业质量好        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成为浙江省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中国教育报曾先后两次重点介绍我校护生的培养特色。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大于96%,2014届毕业生一年后就业率为100%,排名全校第一。专业对口相关度高,为92.35%,居全校第4位。70%以上护生在三级医院就职,起薪水平居全校第二位。  2.社会满意度高        社会评价最能反映毕业生的整体质量状况,从而客观地反映教育的质量、教学的效果、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等。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较高,在校期间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很快地运用于临床工作中,对母校教学质量、实践技能、学校环境、育人氛围等均较为满意。护理学专业通过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向医疗机构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也给予较高评价。医疗机构普遍认为,护理专业毕业生政治思想好,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作风朴实,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3.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护理学专业不仅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还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们立足课堂、面向社会、追随前沿。在技能成长方面,学生获首届全国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本科组团体一等奖(浙江省唯一的获一等奖的学校);全国首届本科临床护理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2项;浙江省大学生护理技能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在科研学术成长方面,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指导学生科研项目,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形成。最终以现实实践性科研带动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四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校级大学生科研多项;学生发在国内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护理专业经过十年“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教学、人文素质培养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在“培养模式的学术性和市场性”、“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和“双师型师资培养”等方面尚需作深入的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2353次访问,全刊已有724575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