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援鄂医疗队上返校复学第一课

摘要:主持人:张  玥,绍兴新闻传媒中心主持人访谈人:孙光胜,男,附属医院综合内科呼吸专业副主任医师,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2020年1月28日-3月19日驰援武汉。              胡芳琴,女,附属医院感染科(肝科)一诊疗组长、副主任医师,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2020年2月9日-3月8日驰援武汉。              钱瑾瑜,女,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师,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2020年2月9日-月28日驰援武汉。  主持人:卫健委发布征集令的时候,你们在第一时间递交了支援湖北、支援武汉的请战书,当时是怎么想的,动力来自哪里?家人都支持吗?  孙:两个方面吧,一个是网上看到了武汉当地医护的无助,人力缺乏,物资缺乏,心疼我们自己的医护人员,想去帮他们分担一点。另外我是搞呼吸专业的,武汉抗疫前线就是我的主场战场,如果能有幸驰援武汉,也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实际上去了收获远远大于我的预期。我去的时候只告诉了我哥,是瞒着父母的。  钱:我们医院第一批驰援武汉人员报名后我第一时间就去护理部报名了。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这次援鄂总要有人去的,我家孩子已经13岁了,比起那些4、5岁的好多了,而且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不管是重症还是轻症我都能胜任;再一个是我是科室的副职,有护士长在主持工作,我出去后不会影响科室的运作,我觉得我是最适合的人选。家人开始是反对的,尤其是我老公,因为他身体不太好,前年做了两次手术,一般家里的事都是我在安排,包括女儿的学习;而且当时疫情又那么严重,担心出去之后回不来了怎么办?所以各方面还是有所顾虑的。我那时就告诉他,那么多专家都去了,我们国家肯定能打赢这场仗,最后他是全力支持的。  胡: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召集令发布的比较急,医院后半夜出的通知,我是早上上班路上等红灯间隙看到的征集令,作为感染科医生,当时也是在承担发热门诊的工作,觉得我应该去,所以,毫不犹豫申请出征。半小时后收到正式通知,我才打电话给我老公,电话那头一开始是沉默的,然后说怎么不事先跟我商量一下?我只说了一句,你和儿子肯定会理解并支持的,只是,暂时不要告诉家里的老人。  主持人:你们在武汉具体负责哪些工作?刚开始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是什么?总共大概收治了多少病人?  孙:我们普通医疗组负责2个重症隔离病区,主要收治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病人。刚开始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来自两方面,一个是病房硬件设施改造的局限和医疗设备防护物质的匮乏,另外就是积压的大量危重症病人对我们医护及患者的心理冲击,疫情的严重程度应该是超出我们大部分人的预期的。  钱:我们在武汉主要是方舱医院,开始由于是新开舱,很多的流程、制度、职责都没有制定出来,而且大家都来自各地各区,平时工作的习惯都不一样,有些流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我们不断的沟通统一。我们先后转战三个方舱医院,累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282人,累计治愈出院1067人。  胡:我们是2月9号到达的武汉,当时还是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物资稀缺,尤其是防护物质,隔离衣鞋套经常缺,提供的口罩防护服经常不合标准,所以,大家在媒体上看到的垃圾袋作为鞋套我们曾经也干过,生活方面,虽然当地政府酒店方也是尽量在调整,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非常感谢家乡的你们,医院把压箱底的防护物资及时寄给我们,家乡的梅干菜扣肉让我们有了进食的欲望。  主持人:这次疫情有很多一线的医务人员被感染,有担心自己会被感染吗?日常是怎么做防护工作的?有没有差点被感染?  钱:当时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会被感染,那时队长告诉我们如果真的被感染了,省里会把我们接回浙江治疗,那时胆子就大了点,有坚强的后盾在安心不少。我们是先进行培训,考核,每人必须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在工作中大家穿防护服是相互监督的,没有暴露了才能进舱。尤其是开始几次,下班回来我们还会在微信群里一起讨论怎么才能做到既有防护功能,又能提高舒适度。在脱的时候我们有个院感感控员会负责监督帮助我们脱防护服。记得刚开始由于物资缺乏,我们上班之前都会先问一下所缺的物资,自己带过去。那时最缺的是长靴套,实在没有了我们就用垃圾袋代替。  胡:担心自己可能被感染的想法肯定都有。武汉的一线医务人员感染,大部分是在早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的。方舱,临时改建的医院,硬件设施相对差一些,但是,三区两通道,进舱前程序严格的防护穿戴,出舱时规范脱下防护装备,队员们相互检查,还会追着感控员希望她能多多监督我们,这些,如果能做到,感染的风险会明显下降。下班回酒店各自在房间,联系靠微信,开会靠钉钉,身上一直备着一次性棉签,养成了不拿手摸脸揉眼睛的习惯。我们都知道,我的安全是队友的安全,我们的安全,是患者康复战役胜利的保证。  主持人:医者=仁心+仁术。你们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这次战“疫”中是怎样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救助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的?  钱:医者首先要有颗仁爱之心,但光有一颗仁爱之心还不够,你的专业素养一定要强,要能解除或减轻患者的病痛,获得患者信任,给患者信心和安慰。我们也是不断学习,相互沟通、总结经验,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患者。当患者病情改善、康复出院,也就是我们最大收获和的快乐源泉。  主持人:孙医生,您是瞒着父母去的吗?  孙:是的,我父母在安徽农村,哥哥倒是在绍兴,父母年纪大了,怕他们担心,还得劝他们居家隔离,所以一直瞒着他们。我爸给我打电话问我有没有看这个病,我告诉他我们医院是定点收治医院,但我是不看这病的。其实在说这话的时候我正在武汉天佑医院。  主持人:钱护士长,您也是瞒着父母的吗?  钱:是的,我也没告诉我爸妈,年纪大了毕竟会担心自己女儿。但到30多天的时候实在瞒不下去了,我找不出理由了,而且那时候浙江的疫情也得到控制了,所以我就在电话里告诉了我妈。我妈得知后,在电话里整整骂了我一个小时,她太担心了,担心我回不去,等她骂完,我们俩又在电话里整整哭了一个小时。  主持人:护理工作需要十分的耐心和细致,您觉得在方舱医院做护理工作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钱: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足以见得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护理岗位分预检分诊、责任护理、舱内舱外物资管理、舱内舱外的院感感控。方舱虽然收治的是轻症患者,除了我们要做好自我防护,还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尤其是呼吸、血氧饱和度和体温。责任护士要跟医生一起查房,特别注意那些肺部病变明显的患者,还要做好心理疏导,一般患者都会有焦虑烦躁绝望等心理状态,平时跟患者多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那时我们设立了“爱心小屋”,我们采集患者需求,根据爱心菜单放置患者所需的物品,有些是酒店捐赠的如剃须刀、梳子等,有些是我们队员捐赠的如牛奶、巧克力、水果、一次性内裤等。我们的感控员除了负责医护的防护措施,还要负责保洁和保安的防护措施,因为他们是非专业人员,在穿脱防护服时需要我们感控员监督和帮助,尽量减少暴露。对于物资管理员,我们要做好登记,及时和总队联系所缺物品。各个岗位的压力都是很大的。  主持人:胡医生,您平时还在承担教学工作,战疫过程中的实战经验对教学工作有没有促进作用?  胡:今天上午给医学院16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上了一堂网课。课上我提到了这次新冠疫情,如果没有国家英明决策没有举国之力齐心协力,也许历史会因这个疫情而改变。武汉封城学生停课,从传染病管理的角度,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最有效的手段。讲到腹泻补液纠正缺钾的时候,我分析了这次广西援鄂护士在缓冲间心跳骤停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缺钾,提到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的重要性。按上海张教授的玩笑的说法,平常感染科医生是贴着墙角走路的那位,而传染病学在众多学科中属于不太起眼学生也不是很重视的那一门课程,今天虽然看不到学生的表情,但我相信这次课留给学生的印象可能会深一些。  主持人:在这救治过程中让你最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钱:在救治过程中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我们要去测生命体征,当时发现患者不在,想着可能去卫生间了,但等到半小时后再去看时发现他还不在,这时我们就开始着急了,找遍了卫生间,找遍了走廊,找遍了浴室都不在,最后在一个角落发现他在为手机充电并跟家人报平安。我连忙跑过去打算扶他时,他朝我挥挥手,示意我停下来,不要靠近他,并告诉我:他是病人,具有传染性,会把病毒传染给我的。当时真的非常感动,告诉他我穿着防护服,不用担心我。其实武汉人民真的很善良!  胡:印象比较深的事情很多。19岁的大学生,瘦瘦的,进入方舱做义务护工,曾经问他为什么进来,他说和我们奔赴武汉同样的目的。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深深体会了少年强则国强的欣慰感。  主持人:奔赴武汉抗疫过程中得到家人、单位、社会或普通人哪些方面的支持?  钱:这次奔赴武汉得到了家人,单位领导同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我的家人尤其是我女儿,她平时很黏我,有事没事就喜欢给我打电话,其中最高纪录是一天36个电话,但自从我去了武汉,我就没有接到过她的电话,他爸爸上班后我给她打了个电话,她在电话那头很兴奋地说“妈妈给我打电话了”当时真的很心酸,问她为社么不给妈妈打电话,她说会打扰妈妈休息的。我告诉她,想妈妈了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但这之后她还是很少给我电话,只有碰到事情了才会等到中午打过来。自己也学会了洗衣服,晒衣服,叠被子等家务。忽然之间发现我的女儿长大了。  单位领导很同事也很支持我们。校领导慰问我们家属,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那时我们缺隔离衣,我们领导把仅有的几件隔离衣全部寄给我们,说一定要先保证我们的物资。同事们经常会来问候我们,记得出发那天我们科的组长说“钱老师!武汉那边很辛苦,我们给你准备了两包糖,你觉得苦就吃颗糖,等那些糖吃完了,你们就要回来了。  我们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是浙商协会,给我们捐生活物品,咸亨给我们寄家乡菜,妇联给我们寄紫外灯等等,其实不是我们在战斗,而是整个社会整个中国在战斗。  主持人:我国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你觉得原因有哪些?  孙:要归功于我们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我们的体制优势,政府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和我们广大人民的奉献精神。从专业角度,我觉得方舱医院的建设,是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之举,也为落实“应收尽收”的方针提供可能。  主持人:3月15日,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信中说“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胡医生,您的孩子今年上大一,作为亲身经历者,您对大学生们有没有更多的话想说?  胡:大家肯定有关注过方舱读书哥的事情,在疫情之下,仍然能沉静下来完成一件事情,内心世界的强大和安宁更显得难能可贵;我所经管的患者中有一个年轻男患者,为爱逆行,体现了年轻人该有的勇气和担当。在武汉的很多感想,都有跟我已经上大一的儿子分享过。我们不主张做无谓的牺牲,在灾难面前,光有一颗爱心不够,更需要有专业铺就的底气,所以,沉下心来,学好你的专业,才能临危不乱。尤其是医学生,从踏上工作的第一刻起就在检验你的专业水平。我希望大家在能学习的时候不要放弃了学习的权利。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高校“课程思政”

摘要: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要求,许多高校从2月17日开始陆续实施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在新冠疫情防控战“疫”中彰显的“中国精神”如何在高校课程思政中加以充分体现,是我们亟需思考,而且是非常值得实践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其核心就是要求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各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有专门的课程开发,而更普遍的是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从一批批奋不顾身的“逆行”者、无私无畏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闻令而动勇挑重担的人民军队、捧出爱心慷慨捐助的普通民众、勇于担当的广大共产党员,到兄弟省市的守望相助、民众之间的互帮互助、企业的不遗余力、为恢复生产的金融财政支持,以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等等,充分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舟共济、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力量源泉。  各高校应主动作为,进行新冠疫情防控“课程思政”工作的专项布置,“点醒梦中人”。各任课教师应根据各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寻找新冠疫情防控“课程思政”的切入点,通过适合的教学设计积极实践“课程思政”。  有的课程,运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通过同学们对新冠疫情防控中彰显的“中国精神”深入思考与领悟,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有的课程,如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专业,让同学们通过感受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广大医护工作者的救死扶伤精神,全面加强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让同学们通过了解中医中药以及高超诊疗水平、远程专家会诊等在治疗新冠病毒的作用,更加重视中医传承、更加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  有的课程,如计算机类、自动化类、智能制造类、建筑类专业等,通过让同学们通过感受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广泛运用,体会“中国制造与创造”的发展成就,更进一步把握未来经济社会数字经济与技术发展趋势。  有的课程,如商科类、管理类、法律类专业等,让同学们通过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问题,更进一步增强“经世济民”意识,增强法律意识等。  而作为任课教师,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网络教学行为,则本身就是“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全面网络教学,无论是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同学,还是对于各家在线平台,均是极大的挑战。作为教师,“身正为范”,就得为学生做好榜样。不仅不应该因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的问题影响教学,把负面情绪带给学生;相反,教师为“停课不停学”而付出的超常努力、“面临突变”仍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更加积极的线上指导与答疑等行为,能够给学生带去正能量。同时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履行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维护学生在线学习秩序、注重网络安全教育,在与学生的线上沟通中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缓解疫情防控不安情绪等,均是任课教师的“育人”职责。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214次访问,全刊已有721516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