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五洩禅风与浙东唐诗之路

摘要:五 洩飞瀑走白龙寿崇德作贯休罗汉图灵默祖师德相贯休罗汉图诸暨为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向有“婺越通衢,浙东巨邑”之称。在唐代这个充满诗意的国度,山清水秀的诸暨产生了很多优秀的诗篇,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早在1991年,唐诗之路首倡者竺岳兵先生在提出唐诗之路概念时就界定:“唐诗中的浙东范围,指浦阳江流域以东,括苍山脉以北至东海这一地区。”将诸暨县城、西施浣纱之苎萝及五 这三个唐诗相对集中的地方,作为重要节点列入浙东唐诗之路中。“征夫怀远路,夙驾上危峦。薄烟横绝,轻冻涩回湍。”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在《早发诸暨》中的诗句。诗人们路经诸暨,看着沿途的高山流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地吟诵着新得的诗句,这样的场景不知凡几!来诸暨县城走马上任的一些官员,也是怀揣着诗人们的祝福,走上充满期待的新征途!卢纶、李益、李端、刘长卿、皇甫冉、秦系、严维等诗人也从不吝啬他们的笔墨,对赴诸暨任职的亲友赠诗送别,并寄予厚望。专程前来诸暨苎萝山凭吊西施这位“千古佳人”的唐代诗人也是大有人在。他们徘徊于苎萝浣溪之间,发思古之幽情,这从他们的诗句中就可得见,比如宋之问的“西施旧石在,苔藓日于滋”;李白的“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施肩吾的“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僧皎然、胡幽贞、鱼玄机、罗隐、楼颖、崔道融、陆龟蒙、元稹、司空曙、于、冷朝光等一大批诗人都有歌诵西施的佳作。更令人叫绝的是唐进士王轩的题诗,竟感得“西施现身”三番唱和,传为千古佳话!“越中五洩古名山”,五洩与苎萝是诸暨最为世人称道的“胜迹”了。苎萝以西施为代表,而五洩则以瀑布见长,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云:“浙江又东合浦阳江,江水导源乌伤县,东迳诸暨县,与 溪合,溪广数丈,中道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凡有五 。下悬三十余丈,广十丈;中三 不可得至,登山远望,乃得见之,悬百余丈,水势高急,声震水外;上 悬二百余丈,望若云垂。此是瀑布,土人号为‘ '也。”据《诸暨县志》记载,南朝齐会稽(今绍兴)人谢元卿“好呼吸延年之术。年近百岁,精力不衰。采药至五溪,忽遇仙女数人,被服纤丽,相视而笑曰:‘子非谢元卿乎?’引之登峻岭,至一处,豁然平敞,玉堂朱阁。女曰:‘此东华夫人所居也。’”一如刘阮天台遇仙故事。所谓“天山名山僧占尽”,五洩闻名虽早,然僻居深山,直至唐代高僧灵默禅师开山驻锡,始大放异彩!十方禅僧闻风而来,他们参禅问道,徜徉于山水之间;苦思冥想,趺坐于岩石之上。一有所悟,作诗呈偈,以期印可。这些收录在《全唐诗》 《全唐诗补编》 《全唐诗续拾》等史籍中的诗句,成为了五洩“浙东唐诗之路”的无尽宝藏。笔者试从“禅诗”的角度,以灵默弟子圈、贯休师友圈为主体来梳理五 的唐诗,彰显五洩是浙东唐诗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不揣鄙陋,敷衍成文,并求教于方家。灵默高弟“寂寂不持律,滔滔不坐禅。酽茶两三 ,意在 头边。”这是五开山灵默祖师在越州观察使派人问其“以禅住持”还是“依律住持”时,随口所作的诗偈,被收入 《全唐诗续拾》中。观察使听得灵默回话,即命送锄头百柄,灵默才见送来,便拿棒赶出,却云:“我有一柄锄头,平生受用不尽,谁要你送来!”越州观察使闻报,心悦诚服,便朝着灵默所居五洩山的方向遥致礼拜。灵默(747—818)是毗陵(今江苏常州)人,俗姓宣,依马祖道一出家,后以石头希迁为师,集青原、南岳两派禅学之大成,为禅宗第九世高僧。初居天台白沙道场,后沿剡溪(浙东唐诗之路主线)而下,居诸暨东白山。唐贞元五年(789)应阳灵戍将李望之敦请,来五 山驻锡,住山三十年,世称五 和尚。禅风高峻,有降龙伏虎之异,法门隆兴,有三十六房之多。是以临济宗二世高僧克符道者有感于五洩之飞泉,赞叹灵默禅师之法缘,而作《五 泉》诗:“发意当初问石头,江河心渺分流。唤回指出毗卢印,便得如山万事休。”唐末诗人周镛在游览五洩山后,专门拜谒了供奉灵默的祖师堂,感叹之余,作《诸暨五山》诗:“路入苍烟九过溪,九穿岩曲到招提。天分五溜寒倾北,地涌诸峰翠插西。凿径破崖来木杪,驾泉鸣竹落榱题。当年默老无消息,犹有祠堂一杖藜。”明永乐皇帝将灵默事迹录入《御制神僧传》,清雍正皇帝将灵默开悟因缘编入《御选语录》。灵默禅师座下有六大弟子:良价、苏溪、藏奂、正原、晓方、元遂,皆一时龙象。良价禅师(807—869),中国佛教曹洞宗开宗之祖。越州诸暨人,俗姓俞,入五洩依灵默禅师披剃。唐宣宗大中末年,在江西宜丰洞山建“普利禅寺”,创立曹洞宗,接引后学,弘扬禅道,世称“洞山良价”。首倡五位君臣之说,著有《宝镜三昧歌》等。唐懿宗赐“悟本禅师”谥号,敕建“慧觉宝塔”。良价在五洩得灵默禅师及众师兄之教导,为他一生佛学修为奠定了根基。在此期间,良价给母亲写信,附有《辞北堂颂》诗两首,其一曰:“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漫逡巡。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其二曰:“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为邻。免干世上名与利,永别人间爱与憎。祖意直教言下晓,玄微须透句中真。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表明了自己在五 与岩下之白云为伴,与峰前之碧障为邻,抱着“一子出家,九族升天”的佛家思想,以明了佛法来报答父母,再与合门亲戚相见的心愿。之后良价年满二十,远赴嵩山少林寺受具足戒而离开五 ,在外游历。母亲再度写信,良价在给诸暨母亲的回信中表明心迹:“良价自离甘旨,杖锡南游,星霜已换于十秋,岐路俄经于万里。伏惟娘子(母亲)收心慕道,摄意归空,休怀离别之情,莫作倚门之望。家中家事,但且随时,转有转多,日增烦恼。阿兄勤行孝顺,须求水里之鱼;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夫人居世上,修己行孝,以合天心;僧有空门,慕道参禅,而报慈德。今则千山万水,杳隔二途。一纸八行,聊伸寸意。”信末又附《后寄北堂颂》诗:“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为报北堂休怅望,譬言死了譬如无。”之后良价遍谒名师,终明心见性,成为一宗祖师,留传至今之诗偈甚多,今录其借“吾家”“还乡”等思念故乡的诗作二首,其一《缺题》:“吾家本住在何方,鸟道无人到处乡。君若出家为释子,能行此路万相当。”其二《新丰吟(节录)》中:“古路坦然谁措足,无人解唱还乡曲。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春草绿。”虽借家乡之名作佛学比喻,但作为一千多年后的良价故里的乡人们读来仍感亲切。克符道者亦为良价作过一诗“深沉分派异,方外一轮孤。海底清天镜,潭中碧眼珠。千重排雪岸,半偈彻冰壶。递印宗门后,人天作楷模。”评价之高,无以复加。苏溪和尚(?-875),法名重云,诸暨陈氏子。年九岁依灵默禅师出家于五洩山寺,深得灵默禅师法要,人称“五洩小师”。有《牧护歌》一首,诗见《全唐诗续拾》:“听说衲僧牧护,任运逍遥无住。一条百纳瓶盂,便是生涯调度。为求至理参寻,不惮寒暑辛苦。还曾四海周游,山水风云满肚。内除戒律精严,不学威仪行步。三乘笑我无能,我笑三乘谩做。智人权立阶梯,大道本无迷悟。达者不假修治,不在能言能语。披麻目视云霄,遮莫王侯不顾。道人本体如然,不是知佛去处。生也犹如著衫,死也还同脱裤。生也无喜无忧,八风岂能惊怖。外相犹似痴人,肚里非常峭措。活计原无一钱,敢与君王斗富。愚人摆手憎嫌,智者点头相许。那知傀儡牵抽,歌舞尽由行主。一言为报诸人,打破画瓶归去。”之后在东阳创建华阳寺、法云寺,大中二年(848)建崇福寺于义乌苏溪之东岩,为三寺开山祖师。师振锡而坐,晨夕不寐,肋不至席者四十年,因名其岩曰睡魔。圆寂后肉身不坏,敕谥“法轮大师”,建塔供奉。正原禅师(792-869),宣州南陵蔡氏子。年八岁于本州籍山寺落发。唐元和十二年(817),于建州乾元寺受具足戒。寻造五 山灵默禅师之室,决择玄微,得付心印。作诗偈三首,其一曰:“沧溟几度变桑田。唯有虚空独湛然。已到岸人休恋筏。未曾度者要须舡。”其二曰:“寻师认得本心源。两岸俱玄一不全。是佛不须更觅佛。只因如此更忘缘。”其三曰:“刘民周续岂颠痴,弃世犹求远大师。今日幸逢玄旨在,须将心地种禅枝。”长庆二年(822)遵灵默遗命,与智真同游建阳。后住福建宁德龟山禅院,为开山祖师,世称龟山和尚。咸通十年终于本山,寿七十八,腊五十四。敕谥“性空大师”,塔曰“慧观”。天?二年(905)八月,闽王重建其塔,与智真同号“龟山二真身”。智真禅师(782-865),俗姓柳,扬州(今属江苏)人。初于本州出家,唐元和元年(806),润州丹徒天香寺受戒。不习佛教经论,却对参禅悟道情有独钟,为章敬怀恽禅师法嗣。来住五 山,与正原禅伯探讨禅修体会。曾作一诗:“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镜高悬未照时。”长庆二年(822),与正原禅伯同游建阳,住东禅院。开成元年往福州长溪龟山开禅,与正元同为龟山寺开山。武宗会昌间被迫还俗。咸通六年终于本山,敕谥“归寂禅师”,塔号“秘真”。元遂禅师,落发于长安,住五 山参灵默禅师,得悟心要,蒙师印可,许为法嗣。后从五 来到越州,主持妙喜寺。开成二年(837),白居易发心修建苏州南禅寺千佛堂转轮经藏后,延请元遂住持。白居易在文中写道:“师既来,教行如流,僧至如归。供施达衬,随日而集,堂有羡食,路无饥僧,游者学者得以安给,惠利饶益,不可思量。师又日与絆刍(比丘)众升堂,焚香合十,指礼千佛,然后启藏发函,鸣犍椎,唱伽陀,授持读讽十二部经。经声洋洋,充满虚空,上下近远,有情识者,法音所及,无不蒙福,法力所摄,鲜不归心。佻然巽风,一变至道,所得功德,不自觉知。”咸通间(860-871)再游长安,皇帝赐紫衣,住大慈恩寺,与诗人李频、许棠交游甚密。许棠有《题慈恩寺元遂上人院》诗:“竹槛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开作片,枝鸟立成行。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天台频去说,谁占最高房。”在元遂南归时,李频、许棠皆作诗相送。李频是浙江建德人,时官侍御史,其《送元遂上人归钱唐》诗曰:“白衣游帝乡,已得事空王。却返湖山寺,高禅水月房。雨中过岳黑,秋后宿船凉。回顾秦人语,他生会别方。”许棠是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曾任江宁丞,为“咸通十哲”之一。其《送元遂上人归吴中》诗曰:“落发在王畿,承恩著紫衣。印心谁受请,讲疏自携归。泛浦龙惊锡,禅云虎绕扉。吴中知久别,庵树想成围。”据《浦阳戴氏宗谱》记载,许棠为诸暨灵泉乡史昭之女婿,或在诸暨时,就与住在灵泉乡五 山寺的元遂上人有往来了。贯休师友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下旨拆毁天下佛寺四千六百余所,招提、兰若四万余所。勒令僧尼还俗达二十六万余人,史称“会昌法难”。婺州(今浙江金华)兰溪和安寺圆贞和尚不愿还俗,携徒贯休辗转来到五洩山寺避难。五地处婺、杭、越三州交界,属三不管地区,政令执行力较弱,相对安全。十五、六岁的贯休在五 一住就是十余年。这段修学生涯,在贯休《送僧入五 》一诗中可见端倪。“五 江山寺,禅林境最奇。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伊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虽然长年在外游历,但对于吃了九年菜粥的五 充满着怀念,发出了“不去更何之”的感叹!诗僧贯休的到来,让五 在浙东唐诗之路上更加绚烂、更加夺目!贯休(832-912)是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唐末著名的诗僧、画僧。天复年间入蜀,授“禅月大师”号,赐紫衣。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著有《禅月集》。擅画罗汉,状貌古野,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有《十六罗汉图》存世。贯休居五洩不久,其师圆贞和尚即圆寂。复师无相禅师。无相禅师,精研戒律,有“解虎”之称。“会昌法难”时驻锡五 山。后游长安,得唐皇“紫服之赐”。贯休依止无相禅师参禅问道,“造化太茫茫,端居紫石房。心遗无句句,顶处有霜霜。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寄言疑未决,须道雪溪旁。”这首《书无相道人庵》描画了当时端坐在紫石房中,心无挂碍,参究疑情的场面。诗中雪溪,即 溪,五 溪也,一如宁波雪窦山,实“ 头山”之雅化。多年以后,贯休闲居桐庐,追忆在五 的修学经历,在《桐江闲居》诗中写道:“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从来多自省,不学拟何为。”不管天寒地冻,经常一坐到天明,深自反省,勇猛精进,表明了他勤奋修学的状态。除追随无相禅师、道旷禅师参禅之外,贯休还转益多师,学习经教,五 有天台教观传习的渊源,这与灵默禅师在天台山白沙道场修习有关。贯休幼年曾随圆贞和尚学《法华经》,到五 后向灵默的弟子们继续学习天台宗教典,厚积薄发,为他日后在豫章(今江西南昌)灵默禅师出家的开元寺讲经时的“一鸣惊人”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由于桐庐与五 近在咫尺,贯休想回五 ,却被“殷勤”的谢公留下了。这在《桐江闲居》组诗中可见:“木落雨 ,桐江古岸头。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诗中的拟归的仙掌,即是五 仙掌峰,峰顶有会仙台,无相道人庵应在其附近。笔者以为,贯休最终应该还是回过五 的,毕竟桐庐至五 跟贯休的万里云程相比,简直就是抬脚就到的距离!无相禅师持戒精严,声名远播,与诗人罗隐、章孝标等多有交往。罗隐有《寄无相禅师》诗:“老住西峰第几层,为师回首忆南能。有缘有相应非佛,无我无人始是僧。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兼憎。何如一衲尘埃外,日日香烟夜夜灯。”无相禅师以一领衲衣远离尘俗,在五 山中青灯黄卷,日夜用功,达到无人无我之境界。罗隐(833-910)是富阳新登人,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大中年间,无相禅师声名已达天听,宣宗皇帝崇兴佛教,诏无相禅师入内殿谒见,并赐紫衣。章孝标所作《送无相禅师入关》诗即记此胜事,“九衢车马尘,不染了空人。暂舍中峰雪,应看内殿春。斋心无外事,定力见前身。圣主方崇教,深宜谒紫宸。”章孝标(791—873),是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诗人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官终秘书正字。罗隐亦作《赠无相禅师》诗:“人人尽道事空王,心里忙于市井忙。惟有马当山上客,死门生路两相忘。”光启四年(888)稍后,无相禅师入灭。时贯休在外游历,闻得消息,特作《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对他在五 时期追随的无相禅师表达了深深地缅怀。其一曰:“一事不经营,孤峰长老情。惟餐橡子饼,爱说道吾兄。池藕香狸掘,山神白日行。又闻行脚也,何处化群生。”其二曰:“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庭树雪摧残,上有白 猴。大哉法中龙,去去不可留。”其三曰:“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迂谈无世味,夜深山木僵。下山遭离乱,多病惟深藏。一别三十年,烟水空茫茫。”其四曰:“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莫比优昙花,斯人更难遇。”其五曰:“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吾师得此法,不论劫不劫。去矣不可留,无踪若为蹑。”这样一位大名鼎鼎,得皇帝召(下转第7版)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141次访问,全刊已有721885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