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陆游笔下的鉴湖村落

摘要:陆游晚年长期生活在鉴湖畔的三山村,经常步行湖畔,或乘舟游览鉴湖及湖畔各地,因而写了不少鉴湖村落、市集诗。本文只选部分,作一简单的介绍。鉴湖风光以壶觞、仁让堰和湖塘三段为最佳...

不同装烧模式下的越瓷残留印痕分析

摘要:不同装烧模式下的越瓷残留印痕分析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越窑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制瓷作坊,东汉起生产成熟青瓷,至北宋末南宋初期停烧,前后连续生产青瓷千余年。浙东宁绍地区是越窑的核心分布处,唐宋时期曾生产“秘色瓷”上贡朝廷,一度成为国内青瓷的宗师。越窑自晚唐起通过海运向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大规模出口青瓷,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早期贸易的重要商品。通过大规模的越瓷输出把中国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渐确立了中国制瓷技术的高势能地位,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沿海国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窑消失至今已经过去八百余年,然而,越窑手工制瓷工艺却给我们留下丰富的精神文化,每一件越瓷都是不可多得的手工艺孤品,从越瓷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浙东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目前市场上存世越瓷并不多,而仿品很多,要鉴定越窑青瓷器的真伪的话,区别器物表面留下的窑具装烧印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固定托珠间隔叠烧的东汉越瓷印痕 越窑装烧在不同时代使用不同窑具,早期印纹硬陶、原始瓷装烧只有间隔窑具,没有窑床垫具,坯件都贴床而烧。考古发掘显示,商代发现的时间最早越窑——上虞严村龙窑,“窑内的器物是直接置于窑底的”,春秋时期,绍兴富盛长竹园窑发现“还没有创制垫底窑具”,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萧山前山窑址才发现有简单垫具存在。因此,商周时期越窑装烧的瓷器底部总有沙粒粘结,瓷器的下半部分因火焰难以到达,总是出现生烧现象。春秋后期,以不规整圆珠作为间隔的窑具开始出现,越窑进入垫具、间隔窑具相结合的叠装裸烧时代,这一装烧方法可极大地提高了窑炉的空间利用率。从已发掘的春秋战国窑址中,发现位于上层叠烧的小件器物内底有不规则的泥点痕迹,且釉层剥落比较严重。   秦汉间延续春秋时的装烧方法,器物间使用托珠作为间隔叠烧,由于几个坯件在装烧时出现重力挤压的缘故,存世器物常在内、外底均可以发现有不规则的泥团状印痕;东汉中晚期起,托珠仍然是越窑主要的间隔窑具,但越窑装烧时广泛使用圆型垫饼,这个时期窑址中发现盘、碗等器物内有泥点痕,也有圆形垫圈痕迹;由于托珠作为间隔窑其稳定性很差,在窑炉火焰的冲击下经常发生叠装瓷坯倾倒粘连现象,到东汉后期,窑匠创新开发出一种能固定托珠的方法,即生产出三足支钉间隔窑具。最早的三足支钉是匠窑直接用手捏成的,在三足支钉上常常会留下窑匠手指的罗纹(见图1),考虑到支钉与瓷坯直接相接触,窑具必须用没有经过淘洗和练泥瓷土制作,确保支钉与瓷坯膨胀率、收缩率一致,因此,窑具的用料颗粒相对较粗,质地也较疏松。这类间隔窑具使用时三足朝下,顶住坯底,托面朝上叠压同类其它坯件,烧成后,器物内底会有足痕存在,越下面的瓷器承压物越重,瓷器内底的足痕会陷得越深,有的器物烧成后甚至会发现器面与三足支钉相粘连,需要窑匠敲断窑具足尖。窑匠在手工捏制三足支钉时,往往无法精确控制三足的高低、足腿的粗细及足间的长短,所以,东汉时越瓷内底留下的三个支钉痕并不规则,这也是后人判定东汉越瓷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盂形间隔窑具装烧的六朝越瓷印痕 东汉末期至三国时期,三足支钉窑具制作逐渐采用模制方式完成,这时窑具上的支钉不仅大小一致,而且位置均衡,每个支钉相对于圆心的张角均为60度,窑具较以前变得更为矮胖,这对窑具提高承压性大有好处。装烧时为了区别同窑制品的差异,抑或计件的需要,常常会在支钉面上模印姓氏(见图2)。用这类三足支钉进行叠烧,只要瓷坯是平底,瓷坯在垫具上水平放置,三个支钉就一定都能同时触底,在明火裸烧时能确保整摞叠装瓷坯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废品率。这个时期,由于垫具的大规模出现,装烧时一改早期贴床而烧的模式,在存世青瓷中不见内、外底烧制不均或粘沙现象,但由于间隔窑具的三足支撑点面积既小又尖,位于最下层的瓷坯所要承受上层堆叠瓷坯和间隔窑具的重量较大,与东汉越窑装烧一样,叠在下层的瓷坯窑具足尖还是容易陷入坯件内,并在瓷器内底留下三个很深的支钉痕。与东汉越瓷印痕不同,三国越瓷器底的三个支钉痕排列十分规则,大小也比较均匀。   为了防止三足支钉陷入瓷器内底破坏青瓷美观度,三国末西晋初,窑匠们创新出一种有锯齿口的盂形间隔窑具。这类窑具既有上底成整块状的,也有中间雕空的,雕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窑具重量,装烧时起到火焰通透的效果。使用这类间隔窑具时,齿口朝下,顶住下面瓷坯的底,上面与叠装同类瓷坯的底相接触(见图3)。盂形间隔窑具较三足支钉虽然增加了自身重量,但成倍增加支撑足,而且向下的支撑部位由原先的尖足变成平足,提高了间隔时的承载力,既确保装烧时的稳定性,同时增加窑炉的利用效率。用这种间隔窑具装烧,在器物内底会形成5至8个不等支钉痕,且器物内底的支钉痕较以前相对变小,下陷也不深。   东晋时,为了缩短间隔窑具高度,减轻窑具自身重量,窑场开始用泥质托珠来代替盂形间隔窑具,但托珠的数量却比盂形间隔窑具的锯齿要多,这个时期器物内底常常有十余个支烧痕,说明托珠数量有十个以上。西晋时器物上的齿口印痕不仅形状规整,且分布均匀;但到东晋时泥点留下的大多分布随意、不均。从西晋到东晋器物托珠痕表现出由少到多的发展趋势,这是用窑具断代青瓷的一种方法。   东晋后期起,齿口盂形间隔窑具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椭圆形中空环形间隔具、口沿齐平的盂形间隔窑具,有些器物底部会留有垫环印记,环形间隔具的出现和应用,为唐代匣钵叠烧时瓷质环状间隔窑具出现打下基础。需要强调,在使用明火叠烧法制瓷的时代,瓷器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釉不及底”,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烧瓷时流釉而造成瓷坯和窑具相粘连,降低制瓷的废品率。   总之,六朝时期越窑间隔窑具发生了明显变化,三国时瓷坯叠装采用模制三足支钉间隔,到了晚期,开始出现齿口盂形窑具与三足支钉并行使用状态;西晋时三足支钉逐渐减少,齿口盂形间隔具不断增多,到西晋末期三足支钉间隔装烧完全消失,越窑全部采用齿口盂形间隔窑具装烧;东晋起环形、平底间隔窑具逐渐取代齿口盂形窑具;到了南朝,齿口窑具完全被平底间隔窑具所替代,同时广泛使用泥珠间隔装烧。   三、使用匣钵窑具套装的唐宋越瓷印痕 从南朝到唐初一段时间,属于越窑装烧的低谷时期,制瓷技术没有大的进步。虽然这个时期的越窑已经完成由单一火膛向“火膛移位”的多火膛装烧转变,但窑址数量和生产规模都没有明显增加。到了唐代,间隔窑具反而比南朝时显得更加粗糙和笨重,中唐时,越窑装烧甚至还省去了南朝时常用的扁圆形间隔窑具,直接使用较为原始托珠作间隔叠烧,而且泥珠硕大、不规整,烧成后会在器物底内留下6—12个较大的泥珠印痕,使得器物变得不光滑而影响整体美观性。   唐代中后期,随着越窑装烧工艺的不断改进,垫具、间隔窑具不断创新发展,窑具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至迟在唐元和朝(806-820年),越窑开始使用匣钵窑具装烧。匣钵窑具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瓷坯在明火裸烧中的缺陷,实现瓷坯在烧成过程中始终与窑炉中烟火相隔绝,使得瓷坯形成稳定的还原气氛。比较形象地说,越窑原先的裸烧法向唐宋时期匣钵窑具装烧转变,实际上是瓷坯在窑炉中由“烤坯”向“蒸坯”方式改进。“蒸瓷”装烧,坯件既不需要直接面对火焰,不会出现阴阳面,也不会有落灰的危险,同时匣钵内的空气在高温下不易与外界对流,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还原环境,这样烧成的瓷器表面釉色显得十分青莹均一。   用匣钵窑具装烧,每次都需要破匣取瓷,制瓷成本极高。越窑早期匣钵是采用夹砂耐火土制成,窑具组成物颗粒坚硬、质地疏松,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匣钵壁厚质重,抗压力强,装烧时可以把一个个匣钵在窑炉内堆叠成匣钵柱形式,一些敞口器物如碗、盘类可采用叠装摞烧,增加坯件的装烧量,提高窑炉的使用效率。早期采用匣钵窑具装烧的越窑,装烧的对象是用量大,形制结构简单,器物小的碗、盘之类,这个时期烧成的瓷器,其内、外底往往都有托珠间隔窑具的印痕存在。晚唐起,越窑开始运用瓷土制作匣钵,装烧方法一改中唐时一匣多件叠烧的方法,采用一匣单件装烧。与坯件同质的匣钵,在装好瓷坯后需要在匣钵接口处涂釉封口,用这种匣钵烧成的瓷器只有在坯件底部与匣钵接触的地方才会有托珠印痕存在,即使单件烧的壶、罐之类,器底与匣钵底之间也有间隔窑具,也会留下托珠印痕。用瓷土制作匣钵,原料成本成倍增加,越窑肯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到了唐代末期越窑重新启用夹砂耐火土制作匣钵,但在匣钵底部与瓷坯相接触的地方采用瓷质垫圈,确保垫圈与瓷坯同质。垫圈与瓷坯采用相同瓷土制成,可确保在装烧过程中两者产生膨胀、冷缩率一致,这样既可降低制瓷成本,又能使坯件不会在匣钵中发生弯曲,甚至爆裂。在唐末到北宋时期,越窑装烧基本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这个时期的越瓷只有在器物底部留下圆弧状、环状的垫圈印痕。若窑匠在瓷坯施釉未干时直接把它装入匣钵,烧成后匣钵底部间隔窑具垫圈就与坯件底部粘住,使得垫圈无法从瓷器中分开,成为废品(见图4)。   在唐代无论是明火叠烧时期,还是匣钵装烧时期,很长一段时间托珠一直作为间隔窑具使用,虽然中唐起已广泛采用模印制作托珠,托珠形状较以往更加精细、规范,装烧时托珠摆放也相当规整,但由于不同时期窑匠制作托珠的方法不同,托珠的形状、大小、摆放数量还是有明显差异。特别是越窑采用明火叠烧的初唐、中唐时期,以及运用匣钵叠烧法的中晚唐时期,器物内、外底都会留下一圈托珠印痕。器物内底,因为施釉均匀,花纹整体完整,若留下一圈托珠印痕,看上去色调上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会破坏瓷器的整体美观和光洁度。至于残留在器面上的托珠形状,初唐到中唐时期多呈蚕豆形,中唐到晚唐则呈松子形,晚唐至五代为豌豆形。图5为中唐越瓷内底的托珠印痕,碗的内底面积小,托珠数量只有12-13个,盘的内底面积大,托珠数量就达19个。五代起瓷土垫圈替代6珠,这个时期越窑采用匣钵装烧的器物内底就没有托珠痕,只有狭窄的长条形或者圆形瓷条痕。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3789次访问,全刊已有724671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