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校园“梦工厂”

——我校以微电影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次:第20期   作者:张颖   查看:116   

本文介绍了绍兴文理学院“文理视界”微电影品牌的发展历程和影响,通过创作一系列微电影作品,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作品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多项专业赛事奖项。

   继去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垃圾街”》荣获“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纪实类唯一最高奖——纪实类大奖之后,我校“文理视界”微电影作品每每刚一亮相,便在微信朋友圈、微博里引起一股转发热潮。我校以“文理视界”微电影为载体,依托新型传播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微视界”中的“广角”校园

  在2013年的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上,“文理视界”微电影创作团队的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垃圾街”》,荣获“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纪实类唯一最高奖——纪实类大奖。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新闻、北京卫视等20多家国内知名媒体对此进行报道,撰文称赏:“经过评委会初评、终评,绍兴文理学院《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垃圾街’》,以独特的叙事角度、精彩的拍摄技巧力压群雄,摘得大奖。”指导老师吕志伟也受到绍兴多家媒体的采访。“文理视界”微电影品牌自此开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历时半年拍摄的纪录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垃圾街”》,记录学校周边一条“垃圾街”从“辉煌”到“终将逝去”的变迁历程。主创团队不仅表现出对底层民众生存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更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事实上,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垃圾街”》之前,“文理视界”微电影创作团队已制作完成多部微电影。主创团队把握并汇总师生时下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结合校园文化生活,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微电影创作。《舞动青春》以“最难就业年”为背景,讲诉了一名舞蹈系毕业生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而选择回乡支教的故事,引发当代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深度思考;2013年开学季微视频《新文理制造》,通过“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拍摄手法,将全校128个社团的特色跃然于银幕之上;《万米长跑》真实记录了第十九届校运会万米长跑运动员陈鉴清的训练、比赛历程,传递了坚持不懈、战胜自我的信念……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垃圾街”》之后,“文理视界”又分别聚焦新生报到和运动会,创作微电影《感恩》和《驰》等。《驰》借一位跑动中的阳光女生之眼,扫描了校园体育文化和群众性体育运动,校党委书记周达军、校长叶飞帆和普通师生同片参演,学生社团、特色校园文化跃然镜头。  

   这些微电影,缩影着文理学子学习生活情感的方方面面,入学与毕业,大学生活与理想追求,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亲情、友情与感情,校园之内与校门之外……视界开阔,剪辑灵活,内容丰富。师生们从熟悉的身影和角落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些作品在微信、微博、贴吧等互联网公众平台“面世”后,受到一致好评。20136月,绍兴文理学院2013毕业季视频在优酷网发布,周转评论2万余次;20139月,绍兴文理学院2013级开学季视频在优酷网发布,一周内点击率突破10万次。《驰》一经上传网络,也在短短一个晚上点击量便已过万。

  作品也在各项专业赛事中获奖累累。除《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垃圾街”》荣获“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纪实类大奖外,2011年,微电影《硬币》荣获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多媒体竞赛一等奖;2012年,微电影《春天里》荣获浙江省第十一届大学生多媒体竞赛二等奖、绍兴市第五届大学生多媒体竞赛一等奖;2013年,微电影《舞动青春》荣获浙江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多媒体竞赛二等奖,微电影《邂逅》荣获浙江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多媒体竞赛三等奖、绍兴市第六届大学生多媒体竞赛一等奖。在2013年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上,微电影《舞动青春》、《再见象牙塔》又分别获得剧情类一等奖和短片类三等奖。

文理学子的筑梦平台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结合师生的文化需求,从2011年开始,我校鼓励并支持在校大学生进行微电影创作,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思想引导,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理视界”创作团队由该校党委宣传部创建、领导。专门聘请了相关领域骨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媒体机构,交流心得体会。把关、确定中心主旨,精心设计主题阐释方式,然后开始剧本撰写。通过遴选演员、统筹分工、现场拍摄等工作,实现了“人人皆主演,处处皆片场”。通过后期剪辑制作、艺术加工,深化微电影主题。

  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成长。扎扎实实的基础培训、与时俱进的理念构思、事半功倍的创作拍摄、精益求精的后期制作,“文理视界”在培养出一批批专业技能过硬的学生团队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多彩的筑梦平台,传播了个性发展的成才理念。

  创作团队前任负责人、法学院2010级学生金春德,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垃圾街”》等微电影,荣获学校学生最高荣誉——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夫妇设立的“卓越奖学金”。他在获奖感言中表示:“从青涩到成熟,一路走来,今天终于站在了卓越的舞台上,我要特别感谢‘文理视界’这个育人平台,这个大学的‘第二课堂’让我受益良多。”今年6月,金春德大学一毕业,马上和“文理视界”创作团队的其他3位毕业生一起,创立了“心之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利用他们在影视创作、文化创意方面的积累和特长,开始了他们激情飞扬的创业之路。

  创作团队现任学生负责人、法学院公管121班学生曾磊,高中时因为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痴迷上电影,立志要做一名电影导演。2011年底,他瞒着父母偷偷在网上报名上海戏剧学院的考试,因为高考在即,母亲知道后,断然拒绝他在人生重要节点去赌梦。来到绍兴文理学院后,他在一个平常的中午,偶然看到创作团队的招聘启事,如获至宝。“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学到了专业的影视制作技术,制作了许多微电影作品,很开心我的作品有很多人喜欢,有很多人称赞!希望以后我能以此为业,更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制作院线影片,将自己的作品搬上IMAX荧幕。”曾磊说。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文理视界”微电影以丰富而积极的主题,以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始业教育、作品展映等方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电影《感恩》以三位主人公为主线,记录了2014级新生入学画面,记录下万千父母对升入大学的孩子们的期望与嘱托,引导新生们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拼搏进取。主人公之一、来自法学院的金圣林观看了五六次影片《感恩》,每每看到父亲语重心长的嘱托与细致入微的关心,都会热泪盈眶,“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观看到这部影片,一起心怀感恩,努力奋斗。

  今年514日晚上,经过前期的火爆抢票,“绍兴文理学院2013年微电影获奖作品展映会”在学子们的期待中如期举行。近700名师生齐聚铁城科教馆观看文理人自己的电影,反响热烈。工学院学生刘剑飞观影后表示:“观影活动荡涤了我的心灵,让我对青春和人生有了更明确的定位。”人文学院学生蒋霖芳则激动地说:“这是我们身边的同学拍摄的文理人自己的电影,使我更加感受到学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丰富多彩、精品辈出,感受到学校育人环境的优异。”

  一直以来,我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打造了“卓越奖学金”评选、“风则江大讲堂”、“爱心承诺”等多个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文理视界”微电影也于2013年被评为绍兴市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品牌。

  “我们会继续致力于强化如‘文理视界’微电影这样的载体的思想性、教育性、文化性、艺术性,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微落小落实,让教育既有深度和内涵,又能让师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从而切实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校党委书记周达军表示。

(张颖)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在线投稿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625次访问,全刊已有739725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