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鲁迅刻印的柯桥籍篆刻家吴德光

摘要:鲁迅很喜欢篆刻,非常讲究印章。现在保存下来的鲁迅印章有57方之多。这些印章,有的是鲁迅请人刻的,也有的是别人主动赠送的,大多是当时一些篆刻名家的作品。其中早期西泠印人、绍兴柯桥籍篆刻家吴德光就曾为鲁迅刻过印章。1933年11月11日,鲁迅在致著名作家郑振铎的信中说:“居上海久,眼睛也渐渐市侩化,不辨好坏起来,这里的印人,竟用楷书改成篆体,还说什么汉派浙派,我也随便刻来应用的。至于在书上的那一方,那是西泠印社中人所刻,比较的好。”民国三十五年(1946)10月由鲁迅全集出版社初版的《鲁迅书简》 (许广平编纂)的版权页内贴有一枚鲁迅的版权票,在一方四周有齿的白纸上钤盖有仿汉篆体白文“鲁迅”二字,此印采用双刀刻法,印文圆转大方,篆势舒展明快,气势浑厚质朴,此即为鲁迅信中所说“西泠印社中人所刻,比较的好”的那方印,篆刻者是当时正在上海开办西泠印社上海分社的吴德光。又据《藏家鲁迅》 (王锡荣、乔丽华选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版)记述,该印系石章,10毫米见方,高38毫米,顶款有“德光”二字,内行人看得出印文字体为“缪篆”,此字体是汉定“六书”之一,介于篆隶之间,“平正方直,庄严雅健”,“外貌若拙而无一笔不巧”,专为摹印之用。“鲁迅”白文印虽常用作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鲁迅著作的“版权印花”,但由于鲁迅对此印十分欣赏和喜爱,鲁迅在自己的一些书法条幅上也是经常用的,如鲁迅书赠许寿裳(题款中称“季 兄”)的“惯于长夜过春时”七言律诗条幅上就钤上了此印,还有“万家墨面没蒿莱”“曾惊秋肃临天下”等自书诗稿亦是如此。(参阅《鲁迅自书诗十首》,北京鲁迅博物馆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71年9月版)。鲁迅致信宋庆龄、蔡元培等,在署名后也常常钤上此印。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珍藏的鲁迅遗物中,甚至还发现了许多他未来得及使用的“鲁迅”印章印花。为鲁迅篆刻“鲁迅”白文印事,1936年6月7日鲁迅日记有记载:“同三弟往西泠印社买石章二,托吴德元、顾寿伯各刻其一,共用泉四元五角。”这是吴德光在鲁迅作品中唯一出现的一次,那时鲁迅与其三弟建人均居上海。在日记里,鲁迅将“吴德光”误植“吴德元”,将“陶寿伯”张冠李戴,写成“顾寿伯”了。吴德光(1902—1971),又名熊,字蟠蜚,号幼潜,又号持华,晚年号右旋居士,浙江山阴州山(今属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民国时期著名的金石书画家。吴德光出身于书画篆刻世家,其父吴隐是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吴隐(1867—1922),原名金泉,后改石潜,号潜泉,又号 ,今作遁 。斋称纂籀 、松竹堂。工书画,精篆刻,精通金石碑版,兼及陶、玺、封泥、古泉之类,是近代书画篆刻大家。1904年与丁仁、叶铭、王 创设西泠印社于杭州西湖孤山,又在上海福建路归仁里(后迁五马路,即今广东路)开设西泠印社分社,经营书画篆刻用品,编辑出版印谱,是西泠印社“创社四英”之一。吴隐生有三子,吴德光是其次子,他继承父业,喜金石书画,并加入了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志稿》中记载:“吴熊,一名德光,一字蟠蜚,号持华。后学佛,因号右旋居士。隐次子,能刻印,擅镌碑。曾为鲁迅篆刻‘鲁迅’白文印。”笔者曾见过西泠印社编印的1932年版《西泠印社第三十期书目》,内有《山阴吴德光篆刻润格》一篇,惜当时未及时抄录,现在《书目》遗失,已记不得具体内容了。1934年,吴德光与其弟吴振平析分家产后,在上海继续经营西泠印社书店,不久又在南京开设分店。两地生意十分兴隆。可是好景不长,抗战爆发后,南京分店惨遭炸毁,损失惨重。他本人亦沦为难民。遭此重大的人生打击后,吴德光万念俱灰,看破红尘,皈依佛门,改号右旋居士,茹素信佛,枯灯余生。吴德光一生著述宏富,编著有《封泥汇编》 《现代篆刻》 (第六集) 《名人篆隶书条幅》等数十种书画篆刻书籍。

诸暨唐代墓志铭五种概述

摘要:(上接第5版)因开馆尚早,见导路牌图示中有“碑廊”在焉,好古之心陡起,即抽暇浏览。碑廊中有帖石、御书题刻、墓志铭等石刻,总计不下数十种。初不及细览,仅对碑刻刻工等做了拍照存录,另见有墓志铭三种,前两种大约为杭州附近出土的明代墓志铭,后一种为唐代墓志铭,有志盖,纹饰古朴可爱,首题“唐故婺州东阳县主簿王府君墓志铭”。即以为是邻县东阳文物,遂逐行详览一遍,令人惊喜的是,这竟然是一通出土于诸暨的墓志铭,在编纂《诸暨摩崖碑刻集成》时因疏忽未予收录。该志、盖完整,因已经嵌入碑廊,志与壁平,故厚度不详,石质不明,然应是目前诸暨唐代墓志铭中志、盖完整的唯一一种佳刻。志盖作覆斗形,左右两侧各刻铺首一,满刻牡丹花纹,内作斜曲形栏,栏内作方胜形,有中州风。首题“唐故婺州东阳县主簿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盖篆书题“京兆王府君墓志”。正书27行,行24字,盖1行,行7字。谨录碑文如下:唐故婺州东阳县主簿王府君墓志铭并序乡贡进士何得一述府君讳 ,字仙之,其先京兆人也。曾祖,皇任冀州枣强令,赠魏州都督。祖择从,皇京兆府士曹、云阳县令,兼丽正殿学士。父宣,皇郑州原武县令。在官能事,备于考籍,故略而不书。府君即原武第二子也。府君平生雅好儒术,尤多博识。门承素业,代习簪裾,实谓世上良材,人间茂器。弱冠之岁,浪迹江表。常自放旷,不受羁束,笑傲轩冕,贱慢荣禄。中外亲戚,多在省闼。讶公沉静,或时诮之。年近壮室,尚未有求宦之意,后因游公卿之间,或是姻好。睹朱门赫赫,绯紫煌煌。目视心惊,忽然大悟。乃曰:丈夫在世,不践名位,徒自汨没,篾然无闻,实曰浪生,岂为男也?繇是奋衣西迈,历抵京国。当年用品荫获壹子出身,初选朝请郎,授洪州丰城县主簿。时务当剧要,颇有声听。属郡寮吏,靡不叹伏。再选授婺州东阳县主簿,美誉嘉耗,不异前闻。三考居官,一金不畜。所请俸禄,悉以应赡宾侣,遍恤孤孀。恩义既敷,人所咸重。呜呼!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本期福善,反歼令人。开成五年(840)十一月二日遘疾,奄终于越州诸暨县之里第,享年六十三。以开成六年(841)二月十九日卜宅习吉,窆于陶朱山之原,礼也。娶荥阳毛氏。夫人早知妇道,淑有令仪,居丧尽哀,抚幼多惠。有子四人:长曰 夫,次曰蹯夫,曰幼元,曰敬夫。女二人:长女适雁门茹氏,前温州上曹;少女未适。并夙承训导,颇知义方。泣血茹荼,以存礼制。惧年代 远,陵谷迁毁。咸备贞石,志于冢阴。其词曰:阴阳相扇兮,洪炉炽焚;万物变化兮,各归其根。惟我府君兮,寿不永存;荣禄虽及兮,名未显闻。神道茫茫兮,天不可扪;欲穷斯理兮,谁可与论?悲风飒起兮,愁云在原;玄台杳默兮,白日长昏。寒松青青兮,闭此幽魂;千秋万古兮,夫复何言。志主东阳县主簿王 ,“其先京兆人也”,乃官宦世家,辗转迁徙定居诸暨。卒葬陶朱山,即诸暨城区长山,也叫县龙山。夫人“荥阳毛氏”,是其夫人毛姓的郡望,并非实指河南荥阳人士。该墓志铭拓片信息《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已有收录,志文存《全唐文新编》 《全唐文补遗》。墓志铭的其他信息一概不详,也无从在《越中金石记》、光绪《诸暨县志·金石志》之类的金石文献中可稽索,当为后时出土之物。“乡贡进士何得一”,其迹略志书无载,惟光绪《诸暨县志·金石志》“阙访”部录有“《开元观夏尊师季昌墓志》,何得一撰,正书,无姓名。会昌元年二月立。在诸暨陶朱山。见《复斋碑录》。”会昌元年即841年,两墓志铭撰者都为何得一,同地同时代,又同名同姓,当为同一人。《复斋碑录》已佚,著者王厚之,诸暨人。查相关资料,知该志旧为杭州西泠印社藏石,然不知何故录为“宁波鄞县出土”,又是如何流转到一墙之隔的浙江图书馆孤山分馆?近百年来诸暨地方文献也未有记载,让人莫可究诘。三、唐故刘府君(简)墓志2017年12月,有位名叫姚海锋的年轻人,辗转通过诸暨在线网站打听到我的联系方式,告知其手上有多年前在诸暨城西詹家山找到的石刻一种,意欲让我经眼下,看有无史料价值,并想捐赠给官方收藏。想起前年编撰《诸暨摩崖碑刻集成》时,文友陶老曾告我在该网站有人发帖,内容是有关诸暨城关附近发现的一块墓志铭的信息,当时只是局部图片,且较模糊,释文分析隐约是一方唐朝墓志铭。我随即留言在线,结果一直未有音信,终以未能采录入编为憾事。后经通话后核实信息,果不其然。志高38cm,宽43.5cm,厚5cm,局部缺边漫漶。首题“唐故刘府君墓志并序”,正书17行,行字不等。现据姚海锋发来的墓志铭拓片图片,释文如下:唐故刘府君(简)墓志并序公讳简,字弘质,元望彭城人也。皇父讳朝。先君讳恒,仁义蕴德,乡党恂恂,以元和(806—820,唐宪宗李纯年号)之中积处乡尹,举止豪逸,英雄一邦。公自幼知书,长而不仕,主家主乡,不眢湫隘。暇则老农老圃,适则杯觞吟咏,非不邀人。事有不敏,公则敏之,问曰无不剖判乎?呜呼,命矣!夫天夺其寿世,不终遐龄,丧乎,谁不痛惜?□以贞元八年(792)生,春秋六十有一,以大中六年(852)十一月四日终于陶朱山西北隅旧里溪上之私第,卜得八年(854)十一月十一日,葬于县西郊石羊村北,原朱校书祖墓邻也。其地以故皇父先于刘兵□买得,积有年月,保识分明,略而备述。公娶义阳郡朱氏。生子有三:长曰文□,师训早严,粗识名字;次曰文膺, 角未至于学;次曰文 ,髫年孤□,未解俯仰。虑他日云远,不测坟茔,故书其墓志并铭云:高青青,深冥冥。波山春秋,日月死生。此无高低,是法是平。老人幼人,前行后行。从墓志铭释文可知,这位名叫刘简的墓主,其父亲刘恒是一名乡尹。在唐代,“乡尹”即是乡长的意思,别称乡正,是唐代乡里制下作为里正的别称之一。乡设置乡正(乡长),见《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开皇九年春二月……丙申,制五百家为乡,正一人,百家为里,长一人。“元望彭城人也”,是指刘姓的郡望,刘姓有“姓启刘国,望出彭城”之出典。此处“义阳郡”也即是指其夫人朱氏的郡望。按唐代墓志铭的撰文风格,彭城人、义阳郡人是指刘姓、朱姓郡望而已,夫妇俩实际应该是诸暨本土人士。“陶朱山西北隅旧里溪上之私第”和“西郊石羊村”,应和墓志铭发现地点城西詹家山属同一方位,此地附近一带曾经出土过多种唐宋墓志铭,是诸暨城区该时期墓葬集中地。惜石羊村村名今已不可考辨。墓志铭刊石于854年,即唐宣宗大中八年。姚海锋先生爱惜乡邦文物,不为一己之好而私藏,毅然将该墓志铭捐赠诸暨市博物馆,此举可嘉,特记以表之。四、唐张处士故亡妻倪氏墓志铭该墓志铭由诸暨文史专家杨士安先生于1996年4月在诸暨市区城南海越公司液化气仓库花圃发现,后捐赠诸暨市博物馆入藏。志高44cm,宽44cm,厚9.5cm。麻砂石质。首题“唐张处士故亡妻倪氏墓志铭并序”,正书18行,行20字。志曰:唐张处士故亡妻倪氏墓志铭并序布衣鲁存古撰昔有张氏者,即承晋以来分派,望出清河。高祖讳□□,曾祖讳□,皇祖讳兰,皇父讳明。处士即承嗣子,芳名曰行简。立性冲和,于家履孝。义有断金,纵心南北。好乐琴樽,过于瓯越。振起早岁,辞亲出吴。年冠之初,娶琅邪倪氏,下居此邑立籍,则为暨阳人也。倪氏,皇考讳伦□□之女也。夫人适于君子,则为处士之妻。夫人内穆外和,夙规礼则,何期修幸不长,以咸通八年(867)岁在丁亥九月四日终于郊亭坊私第也,享年四十有六。育一女曰宝娘,泣血何申?五情贯烈,勤勤孝道,粉身何逮?卜期先远,当祀十月十九日甲申之晨,窆于陶峰之东原,长山之里,礼也。买陈、裴二姓之地。处士达知浮世,名有归期,自易致建造双坟,□后永为长归之宅,丙首之向是也。恐年深代久,陵谷改异,固以刊石,作于铭志。词曰:白玉沉泉,红芳坠土;逝流何速?□宫掩户。松门一闭,风悲月苦;永镇幽冥,千秋万古。该墓主葬于867年,即唐懿宗咸通八年。杨士安先生不但捐赠该志,并撰写《一篇改变“暨阳”历史的唐代墓志铭》一文对该志予以考证。五、唐故北海戚处士墓志据光绪《诸暨县志》载,该墓志铭“石径二尺一寸八分,横二尺五分。……旧在诸暨灵泉乡,后移藏萧山县治西河王兰陔中丞家。”在编撰《诸暨摩崖碑刻集成》过程中,通过搜找,终在《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一书中找到了该墓志铭的详细流转信息和拓片图片。墓志铭宽47cm,长51cm。20行,现存366字,志石左上角已崩失。首题“唐故北海戚处士墓志并序布衣赵 ”,正书20行,行23字不等。该墓志铭一度“移藏萧山县治西河王兰陔中丞家”,后又从萧山流出,辗转归晚清名臣端方和张之洞之子张仁蠡收藏。数易其手后,又为北京大学文研所收藏,1956年又转入故宫博物院收藏。志文入录《唐代墓志汇编》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和端方所著《陶斋藏石记》等编。王兰陔,萧山人,富藏书。录志文如下:唐故北海戚处士(高)墓志并序 布衣赵处士讳高,字崇景。其先北海郡人,枝派清 ,不可殚言。上因官从职,迁为越州诸暨灵泉之里人也。曾皇父讳朝,皇父讳霞,皇考讳防。清崇道德,风月 情,皆没迹云端,世推之上也。处士才锋 锐,仁海疑波。不重百辟之荣,而嗜寸阴之道。见一善而忘百非,洞施恩而不念报。滔滔为冠世媒阶,荡荡作后来梁橹。何期覆覆载兴否,三清晦明,淑人君子,胡不万龄?处士芳寿,不或之岁未升,壮室之年有五。以中和三年岁次癸卯(883)秋九月甲子朔十九日壬午之辰,天降深祟,魂沉逝流,遂奄终于后流私第。嗣子三男二女。孟曰崔婆,仲曰()啉,皆当龀岁,礼义未分。扶柩呕哑,孰不伤悯,痛哉!季子董婆,襁负怀抱。倚庐之门,运业何因,终天之苦。长女娉受周氏,礼未及归;幼女齿未及笄。遽遭酷罚。夫人清河张氏,孀情惨裂,涕泗交凝,笄 无光,蓬鬓 首。泣青萍之去迹,哭绿绮之断弦。夫人遂抑哀整容,咸告儿女曰:“礼难可逾,吉择日月,善卜名原。”以年冬十月甲午朔廿七日庚申,将窆于石蟹皇父之茔右壬首之坟,原之礼也。虞以日居月诸,山谷渝变,哀告请铭。 宿契金石,敢惭琐才,掩涕握管,而为铭曰:之华,蜉之蝣。石之火,水之沤。四之质,难久留。(其一)尊道德,洞仁义。望长材,成大器。孰知天,兴祸至。醴泉竭,德星坠。女未归,男尚稚。孀妻房,冷秋水。睹遗踪,逗双泪。宿何缘,无终始。泣告余,请铭志。墓主葬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文中“诸暨灵泉”“石蟹”,宋施宿《嘉泰会稽志》有记云:“诸暨县西三十里为灵泉乡,有石蟹里。”即今草塔镇灵水村属地。对于此地名和墓志铭的流向,光绪《诸暨县志·山水志》也有记载:“里有唐戚处士墓,有碑铭。原石归萧山王氏。文载《金石志》。”六、“暨阳”释关于唐代墓志铭的避讳问题,光绪《诸暨县志》撰者在《唐戚处士墓志》一节中有专门论及:“‘世’字不讳,唐碑间亦有之。然‘暨’作‘暨’(注:旦之日为口字),则又以避睿宗讳‘旦’而然也”。即避唐睿宗李旦名讳。从这几种志文可见,暨阳之“暨”下部首为旦中间缺一,为典型的唐代缺笔讳。在上述五种墓志铭中,仅《唐故刘府君墓志》文中无“暨”字,其余四种志中“暨阳”之“暨”字都是缺笔讳。《唐故诸暨县邵府君吴夫人墓志铭》云“吴氏,暨阳族之望”,对诸暨古称“暨阳”的说法,参照通行的起始于唐光启中约886年前后之说,起码提前了50年,坐实了至少在唐开成元年(836)就已经有“暨阳”的实证,也充分说明了石刻文献是石头上的志书的重要性。另一种光绪《诸暨县志·金石志》存目的唐代《王府君(士伦)墓志铭》,从《古刻丛钞》查阅到其志全文(《全唐文补遗》也存文),文曰“公春秋五十有七,以大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终于暨阳之私第”,早于《唐故诸暨县邵府君吴夫人墓志铭》一年,可互为佐证。相信随着地下文物的出土和史籍文献的检索,对“暨阳”年代的考订会有更早的时间确证。该志首题“唐故诸暨县邵府君吴夫人墓志铭并序”,可见其时已经通行称为“诸暨”。另如刊石于唐乾符五年(878)的《唐军库使团练衙前散将吴君墓铭并序》,其文曰“祖宝,考严,因避地寓居诸暨”,也然。其他几种志文也有此例,可见其时“诸暨”“暨阳”根据时人撰文习惯,皆有书写入墓志铭,非为某个时期特指。如今人也有书诸暨为“暨阳”,古今同理。七、结语1996年4月杨士安捐赠的《唐张处士故亡妻倪氏墓志铭》、2017年12月姚海锋捐赠的《唐故刘府君墓志》和2020年8月笔者在浙图孤山分馆发现的《唐故婺州东阳县主簿王府君墓志铭》,是目前诸暨志石尚存世的三种唐代墓志铭,和其他二种仅有拓片留存的墓志铭一起,构成了诸暨唐代的重要历史文献,可以为《全唐文》新编和补遗所采择。通过对其墓志铭文字的考释,对我们了解诸暨唐代墓葬制度、书写源流风格、姓氏迁徙分布、地理域名变迁、墓铭行文风格、避讳制度、暨阳的称谓演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文中□为缺失字)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075次访问,全刊已有716956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