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读周作人钞本《杨大瓢日记》

   期次:第7期   作者:●娄仲安   查看:54   

(上接第6版)泣受命,不敢忘”(《晞发堂文集·〈晞发堂诗稿〉自序》),故一生未应举出仕,包括不应博学鸿词之荐,宁终身为人佐幕。而《杨大瓢日记》是愚陋所见的最早一部绍兴师爷日记。业幕之人自谓“晞笔依人”“砚食四方”,然握管终身为人捉刀,自己留下的文字并不多,流传下来更为不易。离乡背井漂泊不定,其人其著往往在故家中也多有不知。举例来说,今传世较广的龚未斋《雪鸿轩尺牍》和许思湄《秋水轩尺牍》,汪辉祖的《病榻梦痕录》和幕学著作《佐治药言》等,都已是清代中期乾嘉时的文献,至于《绍兴丛书》第二辑出版才得公之于世的入左宗棠平捻戎幕的潘敦田《西征日记》、光绪乙酉科浙江乡试解元陈陔的《旅粤日记》等,则更是晚清时的史料了。因此,时在清代早期康熙四十六年的《杨大瓢日记》,无疑弥足珍贵。

杨宾有幸,今人柯愈春先生为主编的《杨宾集》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于2012年5月出版,内含《晞发堂诗集》《晞发堂文集》各八卷,《柳边纪略》四卷,《大瓢偶笔》八卷,《铁函斋书跋》六卷,《杨大瓢日记》,《附录》有传记、序跋、年表、评论,编辑严谨,注释详尽,品质之上乘近年偶见,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史料。遗憾的是编者未能搜集到记录杨宾游幕生涯的重要著作《糊口编》,只有《晞发堂文集·〈糊口编〉序》一文留下了若干信息。此序对清代业幕者的身份、地位、职司有着比他人更为清醒准确的认知:

士之挟笔墨以游者,运筹于仕宦者帷幄之中,以代其机务、奏记、刑名、钱谷之司,受其糈以糊口,而没其姓名于世。此皆士之怀才负智,而甚不得志于时者之所为也。世多不察,以其职近于藩翰宾客,而谬以入幕之郗超当之,可谓失其伦矣。夫藩翰宾客,虽自行辟召,拜趋揖让,不得与藩翰者为分庭之礼,然列名于朝,而食其禄,久之,皆得抽擢为天子用,而展其才智,不可谓不得志于时。若今之挟笔墨以游者,则在师友之间,平居与仕宦者分庭抗礼,名其糈曰束晞。其所代之机务、奏记、刑名、钱谷之事,有功不居,有过不受,不合则拂手而去。其阳为尊礼,而便其去来如此。然其名不挂于吏部之籍,苟不舍是而他图,则终其身不得见知于天子。故士之怀才负智,非甚不得志于时者,则不屑为之。

序文对著者四十余年的游幕生涯作了全面概括的叙述:

余自幼遭家难,受先君子命,不习仕进之业而争其途,虽才智浅陋,而贫无所得食,则挟笔墨以游,为人所不屑为者。得糈以为仰事俯育之资,不以不得见知于天子为抑郁,而乐居其师友之空名,盖四十余年于兹矣。其职则自机务、奏记,以至刑名、钱谷之司,其所与游者,则自州佐,而县而州,而按察布政使,而督学御史,以至于总督巡抚。其地则自无锡、太仓、丹阳、吴、嘉兴、肥城、秀水、大成、新泰,以至浙闽、齐鲁、皖黔、豫章、中州之行中书省。……回思三十余年之中,北渡江淮汶济漳卫,南逾岭并海,西由彭蠡浮湘,涉洞庭之杪,溯辰沅,历晞夜郎,冻于碣石,饥饿于七级三台,胼胝于永定、清河之间,危于惊风骇浪、断冰崩雪、蛮烟晞雨之国,而酬接于辫发椎髻、黥面贯鼻、卉服鱼衣、雕题晞舌之夫。往往百务纷投,五官并用,恍然若梦中事,有不能一一记忆者。

对《糊口编》的内容序文有如下表述:

其施诸笔墨者,虽用以糊口,不可以文言,然上自朝堂,下至草野,内而四民百艺,外而梯山航海之徒,举凡事几张弛,利病兴除,以及生杀予夺之事,亦往往因世之仕宦者而见焉。

由此可见《糊口编》的史料价值不可低估,值得我们加以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053次访问,全刊已有716375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