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北佛罗里达大学的新闻教育●钱峰

   期次:第5期      查看:122   

  在美国短期学习期间,我主要在北佛罗里达大学传播系学习,同时到100公里外的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察和听课。3个月下来,我深刻感受到了美国新闻教育不同于国内的一些独特之处。在此以北佛罗里达大学的新闻教育为例,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师资强大 学科多和细
北佛罗里达大学传播系隶属于该校文理学院,共开设广告学、多媒体新闻制作、公共关系学三个本科教学,同时开设传播管理的研究生。虽然专业不多,但教授和博士有20多人。这其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学院派”,毕业于美国著名的新闻传播学院,从事理论研究为主;另一类是来自新闻机构的“实战派”,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讲授《多媒体讲故事》课程的Thomas担任过电视记者30年。而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能力则更强,排名全美高校前十强,分为传播系和新闻媒体系。学院教授共有60人,在公共关系研究、传播学方面走在美国前列。
  雄厚的师资条件,为学生也开出了可供选择的课程。2017年春季,北佛罗里达大学传播系的课程就有20多门,如广告专业有广告的原则、广告创意策略、广告传媒制图、媒体计划、广告调查的手段、市场调查、广告活动;在传播学方面,有谎话和欺骗、组织的传播、听的学问、社会媒体;新闻方面有多媒体报道、多媒体讲故事、新闻应用、媒体文化、先进的媒体写作(三名教授开设课程)、传播的法律和伦理、媒体理论和影响、大众传播调查、大众传播的历史、理解新兴媒体、独立研究、社会媒体管理、媒体管理的基础、战略传播理论;在公共关系学方面,有公共关系的原则、公共关系写作、危机传播、公关活动、公共关系危机等。
  从课程上看,美国新闻传播学的门类划多且细。一位华人教授告诉笔者,在美国,一些看似很平常的事情,但却能开设出一门专业来,有理论支撑,并与社会紧密结合,具有前瞻性和应用性,这就是美国的研究精神。另外,美国的新闻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能力,如学生既学报纸的新闻写作,也学电视短片的制作,既学新闻摄影,也学新闻播报。
  二、注重实践 在做中学
美国的教育深受教育家杜威的影响,大学课程更讲实用性,特别提倡在做中学。新闻学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在美国大学的新闻教育中较好的体现。
  在美国求学期间,我参加了Amcy教授开设的媒体写作课程(Advanced Writing for the media),她首先阐述了新闻写作的四条原则:写作前先问问自己,这是新的信息吗?这会影响读者吗?这信息有意义或重要吗?这信息有趣或不寻常吗?
  然后又推出了导语写作的几个要求:1.不要用时间来做引导,而应该从事情最重要的内容(What)开始。2.如果你在导语中写明“谁”(Who),那这个人名必须是众所周知的。3.使用您的AP手册,这是你的朋友。4.修改时不要改变句子的意义,理解并传递正确的意思是你的工作。5.太多的废话要大量裁减。6.导语中主要交代两个: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和怎样抓住读者的注意,然后才是“谁”和“何时”,保持简短约30字以内。随后在课堂中,Amcy教授又提供给学生一些材料,要求学生当场进行导语的写作训练,写完后对学生的导语进行评价和讲解。
  当然,美国大学的新闻训练并非紧紧停留在课堂,许多大学都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广告公司等。北佛罗里达大学有自己的报纸《Spinnaker》,并且与当地的报纸和网络有紧密的合作,学生调查和写作的内容在媒体上发表。学生每月还制作新闻短片,在杰克逊维尔Amonthly新闻节目和其他电视节目中播出。
  三、自由讨论 培养独立思考精神
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一个明显的体现是课堂互动性特别强,非常自由,这在新闻的教学中有很好的体现。
  如北佛罗里达大学传播系Nam教授开设的媒体文化(Media Literacy),大家在课堂上非常自由,学生的提问不断,有的还滔滔不绝。而Nam教授也鼓励学生提问,并借助现代通信的手段来开展互动。如他在课堂上抛出“是什么推动媒体的运作?”这一议题,让学生通过手机发信息的形式来展开讨论,有的认为是金钱,有的认为是政治,有的认为是用户的兴趣,有的认为是性别平等。最后学生的观点通过Facebook汇集到大屏幕上,并统计出各观点的百分比。
  又如Booker教授开设的媒体写作一课,她让学生讨论特朗普总统最新推出的移民政策,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也可以打断老师,课堂的气氛很是活跃,经常伴有笑声。
  美国课堂的自由,首先是选课的自由。大学采用的是选修制,开学初两周内学生可以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如果不符合的可以再更换。在课堂上,没有标准答案,师生自己平等交流,体现了“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理念。另外,因为美国大学的国际化和多样性,这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考。
  (作者系绍兴日报首席记者,中文2002届校友)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0635次访问,全刊已有717338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