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王 畿 此 人

   期次:第10期   作者:●何信恩   查看:602   

这篇文章介绍了明朝哲学家王守仁的弟子王畿,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讲学著书立说,使王学成为明中晚期代替朱学而兴的思潮,开启了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先河,在晚明的哲学、文学、经学乃至史学上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明朝哲学家王守仁(1472—1528,号阳明子)门生众多,号称“门下七派“。但就与王阳明的关系和对后世的影响而言,首推王畿(1498—1583)与钱德洪(1496—1574)两大弟子。钱氏为余姚人,而王畿在明孝宗弘治十一年五月六日生于绍兴府山阴县,属于地地道道的绍兴人。按其个人品德和学术成就,完全当得起“越中名贤”的称号。可是,长期以来,学界对王畿的研究却不够重视,只是把他作为阳明研究的一个附带品而涉及到,对这位王门学派的核心人物的分析与把握也常常失之偏颇。绍兴民间对其人其事更是鲜为人知,其名气与地位远不如他的弟子与传人徐渭、陶望龄、王骥德等人,这是很不公正的。
  纵观王畿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受学于阳明时期(1521—1531);两京居官讲学时期(1532—1542);林下讲学时期(1543—1566);晚年讲学时期(1567—1583)。
  正如王畿的师兄王艮(1483—1541)拜阳明为师有一个反复过程一样,王畿对阳明之学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了解过程。
  明正德十六年(1521)九月,王阳明以南京兵部尚书任归里省祖墓,此后长期居留绍兴,讲致良知之说。王畿是阳明“同郡宗人”,中举后会试不第,而个性又落魄不羁,对阳明讲学,颇不以为然:“每见方巾中衣往来讲学者窃骂之,居与阳明邻,不见也。先生(魏良器)多方诱之。一日,先生与同门友投壶雅歌,龙溪(王畿字)过而见之曰:‘腐儒亦为是耶!’先生答曰:‘吾等为学,未尝担板(呆板),汝自不知耳。’龙溪於是稍相就,己而有味乎其言,遂北面阳明。”当时王畿年仅24岁。所谓方巾中衣讲学者,指当那些时应付科举,道貌岸然的程朱学者。王畿既是一位不拘礼法的任侠狂士,对此自然要骂之为“腐儒”。然而,新兴的阳明学派,其教学方法却并不呆板,师生之间有时不妨“投壶雅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正是王阳明教育的特点之一。王畿先由教学形式上对阳明之学感到兴趣,继之听了阳明的几次讲学后,体会到王学与朱学不同,进一步从教学内容上“有味乎其言”,于是,从北都回来后,他终于“请终身受业于文成”。王畿聪明好学,悟性极高,很快从哲理上彻底领会了阳明心学的宗旨。这是一生重大的转机,决定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从此,他不再以仕途为念,而一意于良知之学了。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深山之宝,得于无心。”虽然他和同郡好友钱德洪同时考中进士,但由于当时朝廷的权贵不喜阳明之学,且他临行时已向恩师表示过不参加廷试,故偕钱德洪等同门友人同舟回到绍兴。王阳明听说他的得意门生自京城弃考回来,非常高兴,亲自前往迎接,还笑着对他们说:“吾设教以待四方英贤,比之店主开行以集四方之货,奇货既归,百货将日积,主人可无乏行之叹矣。”此时王阳明的心目中,王、钱已成为他的“奇货可居”的谪传大弟子。自此,凡四方求学之人初入王门,均由王、钱等高足分头先教之,他俩因此被称为“教授师”。
  王畿的可贵之处,是他一方面全面继承了其师的基本学说,尤其是不以孔孟之道的是非为是非的反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自已的独立见解,而且得到了老师的谅解与认可。
  嘉靖六年(1527)九月初七,王畿与钱德洪在舟中讨论为学宗旨,钱德洪认为阳明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是定论,这就是所谓的“四句教”,或“四有说”。王畿则认为:“心体既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这就是著名的“四无说”。二人争持不下,当晚即至阳明住处就正。阳明遂在天泉桥上作了解答,主张两者应相互取益,以“四句教”为本,这就是著名的天泉证道。
  对王畿来说,天泉证道的意义在于他从此在王门中独树一帜,后来有人讥笑他“称祖师爷三十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天泉证道次日,王阳明即奉命赴两广平乱,王畿与钱德洪送阳明渡钱江,游杭州,然后溯江而上,过钓台。冬初,至严滩而别。在严滩,王阳明与两位大弟子有严滩问答,再申有无、实幻、工夫本体合一的究极之说。这是天泉证道的继续。离开严滩,途经江西南昌时,有王门江右弟子邹守益、魏良弼、黄弘纲、何廷仁等率同门学子百余人前来请教。王阳明对他们说:“军旅匆匆,从何处说起?”并向他们介绍了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的主要内容,明确表示:今后有关学问方面的问题可多与德洪、汝中(王畿字)讨论。这样,王畿的“四无”通过师说而广传于王门弟子中间,王畿在王门的地位也因之大为提高。时年,王畿刚至而立之年。
  嘉靖七年(1528)十一月二十九月,王阳明卒于安南(今江西大余县),王、钱闻讯后大为惊骇,匆匆奔丧至江西广信(上饶),仆告同门,提出花3年时间收录阳明遗言。次日至贵溪,遇阳明棺木,扶柩至玉山,检收先师遗书。王畿在先师灵前痛哭流涕,并服斩衰以从(衰为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麻布做成)。
  王阳明去世后,王家外侮内讧并作,外侮,指朝廷尽革阳明封爵和赠谥等。内讧指阳明养子正宪与嗣子正亿争夺家财与爵荫。为保阳明年幼嗣子,王畿与钱德洪共同筑室于阳明墓旁,约同门弟子数人,互相轮守,以备不虞。
  嘉靖九年(1530),王门学子为纪念王阳明而集资兴建的天真精舍在杭州落成。王畿与钱德洪轮流居守,王并在西湖旁建造金波园住下来,其对先师的一片赤诚可见一斑。
  由于当权者对王学的排斥,王畿中进士后,仅担任了南京兵部主事、南京武选 中等有名无实的职务,故把其主要时间与精力都放在钻研学问与讲学上。
  王畿在两京讲学期间,门庭若市,车马塞途,主会场无法容纳,不得不设立分会场。以往开会时,一直以官位与资历排座位,王畿与钱德洪提出座位以年龄高低排列,后来就成为王门讲学的惯例。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从侧面反映了阳明学派自由活泼的学风,也反映了王畿本人不以名利为念,平和近人的性格。不久钱德洪因父母年老需照顾,离京返乡。讲学中凡有分歧,都请王畿折衷,王遂成为阳明学派事实上的盟主。当时主持国政的夏言(1482—1548)拟选庶吉士辅佐太子。夏婿吴春是王畿门生,吴首荐王畿,夏言摆架子要王畿亲至相府向他求官。被看世事若浮云的王畿谢绝了。夏言大怒,从此处处排斥王畿,斥其为“伪学”,而王畿也从此结束了他的居官讲学时期,时年四十五岁。
  王畿归回民间,成为一介平民以后,即成为东南西北人,马不停蹄,席不 暖,四处讲学,正如黄宗羲说:“先生林下四十余年,无日不讲学,自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皆有讲舍,莫不以先生为宗盟,自嘉靖二十二年至四十五年,即从46岁至69岁,共23年,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他的思想逐渐丰富,形成了自已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解释何谓修身与格物等问题上,王畿的观点,比王阳明显得更为精确。
  王畿在晚年多次说:“师门晚年宗说,非敢谓已有所得,幸有所闻,心之精微,口不能宣,常年出游,虽以求益于四方,亦思得二三法器真能以性命相许者,相与证明领受,衍此一脉如线之传。”(《自讼长语示儿辈》),黄宗羲说:“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王艮)、龙溪而风行天下。”可能受黄宗羲此说影响,有些学者认为王畿重在讲述,而对门派经营不甚关注,故无明确的学谱,弟子多散于诸支脉之中。其实,阳明弟子中对学派经营的用心,莫过于王畿了。清人万斯同编有《儒林宗派》,其卷十五列有王畿学派表。归纳如下:
  李贽———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王畿、周汝登———陶望龄、陶龄、刘、沈国模徐渭———王骥德从嘉靖中期到万历前期,出现了两个具有明显叛逆色彩的和异端精神的先驱者,在思想界,是李贽(1527—1602),在文学艺术界,则是徐渭(1521—1593)。他们的出现,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一次冲击,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末期涂上了一层新异的色彩。而李、徐两人受王畿的影响都很深。
  李贽稍后,王畿学派的传人为周汝登(1547—1629),周为嵊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博学多才,毕生研究阳明心学,曾在绍兴阳明祠讲学。总纂过万历《嵊县志》,其弟子陶氏兄弟皆为文学家,陶望龄(1562—1609)还是发现徐渭这一奇才的伯乐。刘(1566—1626),字冲傅,号静重,乃周汝登众多弟子中较为出色的一位,其弟刘 (1568—1629)、刘垸(1574—1638)等皆为周的弟子。
  沈国模(1575—1656),余姚人,明诸生,王派传人,曾参与刘宗周的证人讲会。而“三袁”是公安派的领军人物,其中尤以袁宏道的声望最高。
  王畿是徐渭父亲徐 的表侄,徐渭正式的老师是王门学子季本(1485—1563),会稽人。徐在自已所作的年谱中说他28岁时师季长沙公,但他在年谱后面的“师类”中,位列第一的就是王畿。第三位才是季本。足见王畿在徐渭心目中的地位。当然,弟子不一定是传人,但徐渭在两位老师季本与王畿关于龙惕与自然的辩论中,在观点上明显倾向于王畿。至于王骥德(1540—1623)这一明代戏曲大家,则不但是绍兴人,更是徐渭的弟子。而对于王畿来说,则属于徒子徒孙了。
  在中国思想史上,王阳明的影响虽然远大于王畿,但阳明先生毕竟只活了56岁。其晚年的精力主要用于军事斗争和镇压农民与少数民族起义上。而王畿比其师多活了30年,历经明朝自孝宗至神宗共5代皇帝,见多识广,一生重要精力皆专注于学术研究与讲学著书立说,桃李满天下,使王学成为明中晚期代替朱学而兴的思潮,开启了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先河,在晚明的哲学、文学、经学乃至史学上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八月十五日,王畿去世,下葬于绍兴娄家坞。其亲戚与好友,隆庆状元张元忭(1538—1588)作《祭王龙溪先生文》,对王畿作出如下评价:
  “惟先生早事门墙,微言密授,神解心承,直窥阃奥,何止升堂。”“数十年来,总持三教,狎主宗盟,江之左右, 之东西,或一聆其謦 ,辄兴叹于望洋,俾文成之脉绵延不绝者,实先生之表章也。”甚至说:“先生未死,文成犹生;先生死矣,文成其不复生也。”
  这是对王畿一生事功与伟业的精确概括。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在线投稿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889次访问,全刊已有735646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