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文学与科学

   期次:第18期      查看:39   

  鲁迅参加“医学同志会”,准备出版《医学海潮》杂志,目的在于把我国不合理的旧医学、迷信旧观念、积病旧社会打破、推翻、解放、改造,以达到救济全人类社会的目的。在校学习期间,他常常踞在楼上,读一些有关文学和哲学的书籍,想与这些书靠近,旺盛的创作欲激励着他创立新文学。另一方面,鲁迅得益于医学学习。在杭州、绍兴教书时,他讲授的课程虽然不是专门的医学,但编写讲义如《人生象教》时,运用了在医学校习得的知识。作为生理学教师,他一直关注医学进步,购买了不少相关书籍,如《生理学讲本》、《卫生学粹》、《人生遗传学》等。
  孙中山和鲁迅均学医出身。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在北京协和医院动手术,发现肝已经完全硬化,被诊断为肝癌晚期,无法切除,只好重新缝合,随即进行了45小时的放射治疗,但没有功效,只好出院。当西医已经束手无策时,有人主张用中药,可中山先生拒绝,他认为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效,但诊断知识缺如,不能诊断,如何用药?人当濒危之际,大抵是什么也肯尝试的,但他对于自己的生命,也仍有这样分明的理智和坚定的意志,这是值得鲁迅赞扬的。
  科学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人文精神含有科学精神才是合乎理性的、健康的;科学的发展必须以促进人的进步为目的,否则将是冷酷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文学家要有科学修养,科学家也要有人文修养。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指出,科学发展首先要造就科学家,也就是说,人既是出发点,又是目的。没有思想健全、道德高尚的科学家,科学的发展就是空话。假如只知道推崇科学技术,人类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美感逐渐丧失,最终科学也随之消失。在鲁迅看来,既要有牛顿,也应该有莎士比亚;既要有达尔文,也要有卡莱尔。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性达到全面,不至于偏颇。鲁迅年轻的时候就翻译了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地底旅行》。他因为想学科学,所以喜欢科学小说,但年轻时自作聪明,不肯直译,回想起来真是悔之已晚。后来又译过一部《北极探险记》,叙事用文言,对话用白话文。鲁迅还是个十分敏锐的人。他在日本时期偶然翻译美国路易斯·托伦的科幻小说《造人术》,它讲述了美国波士顿理化大学兼职教授伊尼托尔有一处秘密研究室,专门从事人工胚胎研制。他耗尽了一半的资产,花了6年2190天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一个圆形大口的玻璃杯里,出现了一粒小玄珠。它开始蠕动、膨胀,继而出现婴儿的头颅、手腕、两足、眼睛……我想鲁迅在翻译小说时是把它作为科学幻想,但100年后的今天,这不是幻想。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4763次访问,全刊已有724795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