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忆我的恩师——陈桥驿先生

   期次:第3期   作者:●孙伟良   查看:156   


陈桥驿先生像


  惊闻我的恩师陈桥驿先生于2015年2月11日上午辞世的噩耗,我内心的悲恸难以言状。悲痛之余,我沉思书斋,将收藏的二十余种先生的著作罗列桌台,又将先生写给我的十数封信件逐一诵读,往事历历,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就读绍兴县齐贤中学,《中国历史》课本里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兵变的历史故事深深吸引着我,而对“陈桥驿”的印象尤其深刻。1984年春节前夕,我参观大禹陵时,在祭厅买得署名“陈桥驿著”的《绍兴史话》,极为惊讶把历史地名作为人名,书的内容又关乎绍兴……我捧读数过,由此对地方文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说陈桥驿先生是给我第一锹泥土、浇下第一桶水的园丁并不为过。
  十年后的一个秋日,我骑自行车去杭州拜访了仰慕已久的陈桥驿教授。陈先生对我的冒昧登门拜访并未责怪,在知道一个小老乡喜好文史后陈桥驿先生显得十分高兴。我坦陈自己仅仅初中文化恐怕学文史会有难度,不料陈先生说他也不是大学毕业,全靠自学,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成就。并举例绍兴有个农民胡世庆,也是靠自学,成了一名出色的红学家。临别时,送我一本《会稽方志集成》。得先生鼓励,我信心倍增。
  再次见到陈先生,是1997年国庆节后。时值召开绍兴越文化研究年会,陈先生偕夫人莅会,先生演讲了越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我在台下聆听,获益良多。会议间隙,我请陈先生在会议赠书《鉴湖与绍兴水利》扉页题词,因有“伟良君:欲穷千里目,更上楼上楼。陈桥驿,97.10”字样,并与先生合影留念,成为美好的记忆。
  1999年元旦过后不久,陈先生致信于我,说他在人民路酒务桥边凤仪路有房子,“决定10日返绍小住”,“实在是因为杭州干扰太多,回绍赶一点工作”,“您若上城,可来聊聊”。再次能与先生零距离接触,给我单独“授课”,我深感荣幸。
  这次先生和我讲的内容,现在回想起来,他是具有针对性的,套用一句“量身定做”似乎更为恰当。先生说越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它包含越族、越国、越地三个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内涵元素。学海浩瀚,人非万能,只要关注一个点,研究透彻,就足够了,“何况你是业余时间搞研究”。言毕,提到了他编著的《绍兴地方文献考录》,告“可以此入手,关注脚下的越地,做些研究工作”。
  我每有习作发表,会复印一份寄陈先生。先生总会在百忙中回信予以鼓励:“读到剪报,对你的勤奋和成绩,作为桑梓一员,我感到不胜欣慰,绍兴的确后继有人,你就是其中之一,希望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知道您的抱负和已经做出的成绩,我非常高兴。我是绍兴人,家乡的任何一点好消息,总会使我感到愉快的”;“来信及大作收悉,您能勤于研究乡土文献和写作,实为一难得之才,特别是当今潮流,您能逆流而上,坚持做学问,我很佩服,希坚持到底”。
  先生给我的诸多信件中,有一封信的内容充分反映了老一辈史学家对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提携与帮助。那是2004年,我参与了齐贤镇“村落文化”普查,对镇境遗存之明朝崇祯元年(1628)大台风灾害的《潮灾记》碑,我经过研究撰成文章,将初稿寄给陈先生,先生很快回信,就我点校的碑文“龙飞崇祯戊辰秋孟贰拾叁日酉,汐正微,飓风飞扬……会首:……成福、俞明邻、俞继欲。徐元刻石。大明崇祯叁年季春立”,认为标点欠妥。复信如下:
伟良乡友:
  信件均悉,欣知正在从事村落文化普查,这是一件大好事,值得提倡。
  你写的《潮灾记碑考录》很有价值,但碑文标点有两处还可商榷。第一处是“汐正微”,古人记潮汐,往往注意时辰,所以按你标点,意思并不错,但或以把上句“酉”字移到下句,作“酉汐正微”为好。第二处是碑文末尾,我意,徐元也是“会首”之一,并非“刻石”者,故“俞继欲”下仍以用顿号为妥,到“徐元刻石”下才用句号。
  供参考。祝好!
                            陈桥驿
                           2004.9.27
  经过先生校正的文章发表在当年的《绍兴史志》第4期上。先生何其之忙,能为一个失土农民、无关乎利益的“编外学生”这样改作业,恐怕当下的硕、博士也难有如此待遇吧!
  陈师著作等身,郦学研究蜚声国际,更兼方志学、地名学、历史地理等学科,伟良拜读《陈桥驿方志论集》、《吴越文化论丛》、《绍兴历史地理》已获益匪浅。习作能登载《浙江方志》、《图书馆研究与工作》,以及《绍兴文理学院报·越文化研究》,感恩的是陈先生一路对我的培育。而与先生一起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更是学界对我的首肯。
  2008年3月中旬在萧山金马饭店举行了“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在大会宣读的论文是《绍兴〈羊山韩氏宗谱>及其文献价值》,陈先生以《〈萧山丛书>刍议》参会。会议间隙,我将复制本《羊山韩氏宗谱》递呈陈先生,请他在家谱上题词,先生欣然写道:“家谱族谱,既是中国传统,又是中国之宝。伟良君对此重若家珍,值得称道。陈桥驿 二○○八.三”。先生肯定了家谱作为地方文献的研究价值,为我研究越文化开阔了视野。
  个人以为,谋生是职业,而乐此不疲的业余爱好属于事业,每个人应当平衡一下职业与事业,从而享受多彩的人生。“读书是福,学以致用”是我发自肺腑的心声。2012年11月5日晚8时,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百集系列《中国古镇》播出《齐贤镇———石城石缘》,我作为嘉宾客串了节目,将学到的文史知识向世人宣传家乡的美景,那种成就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这成功的背后,要感谢陈桥驿先生,是他改变了我的人生追求,使我尝到了学习文史的甜头,体现了自身价值。我很幸运,也很知足,因为有陈桥驿先生在一路提携我、鞭策我……先生遽归道山,骇惋莫名。但我并不孤独,凝视先生为寒斋所题“羊石山房”额,镌刻有“陈桥驿先生九十华诞纪念”的镇纸随伺书桌,先生的教诲言犹在耳。伟良将继续越文化的研究,我深信,也很自信———“陈门手下无弱兵”!
  陈先生,您是我永远的导师!

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814次访问,全刊已有7248394次访问